題目:
古代數學巨著《九章算數》中有這麼一道題叫「五家共井,甲二綆(汲水用的井繩)不足,如(接上)乙一綆;乙三綆不足,如丙一綆;
丙四綆不足,如丁一綆;丁五綆不足,如戊一綆;戊六綆不足,如甲一綆,皆及。
意思就是說五家人共用一口井,甲家的繩子用兩條不夠,還要再用乙家的繩子一條才能打到井水;乙家的繩子用三條不夠,還要再用丙家的繩子
一條才能打到井水;丙家的繩子用四條不夠,還要再用丁家的繩子一條才能打到井水;丁家的繩子用五條不夠,還要再用戊家的繩子一條才能打
到井水;戊家的繩子用六條不夠,還要再用甲家的繩子一條才能打到井水。
最後問:井有多深?每家的繩子各有多長?
看了遍題目,發現還是一道方程題目,想到百雞百錢問題,便想讓他歸一化,設定乙個中間變數,讓這個中間變數去表示所有的其他變數,簡化計算機計算次數。從而做到優化。
**如下:
/**結果如下:* @author
peter_s
* @date
2018/6/4
*/public class ces2 }}
}
甲265公尺;乙191公尺;丙148公尺;丁129公尺;戊76公尺
井深721公尺
甲530公尺;乙382公尺;丙296公尺;丁258公尺;戊152公尺
井深1442公尺
甲795公尺;乙573公尺;丙444公尺;丁387公尺;戊228公尺
井深2163公尺
甲1060公尺;乙764公尺;丙592公尺;丁516公尺;戊304公尺
井深2884公尺
原**上寫的更詳細一點
五家共井問題
五家共井 問題和 雞兔同籠 問題一樣,都是乙個著名的問題。具體的題目如下 現在有五家共用一口井,甲 乙 丙 丁 戊五家各有一條繩子汲水 下面用文字表示每一家的繩子 甲 2 乙 井深,乙 3 丙 井深,丙 4 丁 井深,丁 5 戌 井深,戌 6 甲 井深,求甲 乙 丙 丁 戊各家繩子的長度和井深。le...
五家共井 窮舉法 五家共井最早的不定方程
第 頁五家共井 最早的不定方程 九章算術 是我國一部很古老的數學書,它系統總結 了戰國 秦 漢時期的數學成就,它的寫成,一般認為是在 公元初年。該書方程章第十三題是有名的 五家共井 問題,它的內容 是 五戶人家合用一口井,若用甲家的繩 條,乙家的繩 條接長,從井口放下去,正好抵達水面 或用乙家的繩 ...
第二題 五家共井
古代數學巨著 九章算數 中有這麼一道題叫 五家共井,甲二綆 汲水用的井繩 不足,如 接上 乙一綆 乙三綆不足,如丙一綆 丙四綆不足,如丁一綆 丁五綆不足,如戊一綆 戊六綆不足,如甲一綆,皆及。意思就是說五家人共用一口井,甲家的繩子用兩條不夠,還要再用乙家的繩子一條才能打到井水 乙家的繩子用三條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