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畫像的概念大熱,眾多企業都希望通過「使用者畫像」實現資料驅動產品智慧型,但什麼才是使用者畫像呢?
通過這篇文章,我們介紹我們理解的兩種使用者畫像(user persona 和 user profile),以及如何構建使用者畫像(user profile)的標籤體系並驅動產品智慧型。
第一種使用者畫像(user persona)是產品設計、運營人員從使用者群體中抽象出來的典型使用者:
例如某招聘類產品在調研階段構建的使用者畫像(user persona):
(引用自
所以,這類使用者畫像(userpersona),本質是乙個用以描述使用者需求的工具,它幫助不同角色在產品研發過程中,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思考問題。
在產品設計階段和原型開發階段,產品經理會較多地借助使用者畫像(user persona)理解使用者的需求,想象使用者使用的場景。隨著產品上線後不斷迭代,積累真實使用者,僅通過使用者畫像(user persona)難以量化地評估使用者需求,也很難通過資料證偽,不確定使用者畫像(user persona)虛構的人物是不是真的目標群體。同時,真實使用者群體也隨時間推移變化,在設計階段虛構的使用者畫像(user persona)需要重新調研、設想。
與此同時,我們也希望通過產品積累的使用者行為資料,為產品運營提供更好的支撐,例如根據使用者瀏覽記錄向使用者提供個性化服務。這就是本文著重介紹的第二種使用者畫像(user profile)——根據每個人在產品中的使用者行為資料,產出描述使用者的標籤的集合。例如猜他是男是女,生活工作所在地,乃至喜歡哪個明星,要買什麼東西等。
隨著「千人千面」等理念深入人心,在與許多企業客戶的溝通中,我們希望客戶更加清楚兩種使用者畫像的差異。與第一種使用者畫像(user persona)不同的是,使用者畫像(user profile)的建設更加關注:
時效性:使用者的興趣偏好隨時都在發生變化,需要及時更新使用者標籤;
設計使用者畫像的標籤體系
(源自
標籤體系的建設一要便於使用,二要區分度明顯。結合具體產品而言,在不同的場景下,對這兩點的要求重點是不同的。最終在產品中選擇哪些標籤並沒有明確的依據,還是需要充分了解到底是什麼驅動使用者使用產品。有效的標籤體系,要能反應使用者決定買什麼、不買什麼的邏輯與依據。例如電商產品中,以新聞頻道的方法,為使用者構建「財經、體育、旅遊、…」這樣的標籤,雖然並不難,但也沒多大意義。
使用者畫像行業實踐
使用者畫像
而對於老使用者,運營目標是提公升使用者體驗,向使用者推薦感興趣的內容,能提高觀影時長;結合場景推薦使用者可能感興趣的新鮮內容,能提高使用者留存率。除常規資訊、場景資訊外,構建老使用者的使用者畫像還會考慮:
通過使用者興趣標籤,我們可以將使用者興趣融入前文描述的場景推薦中,例如在工作日的 7:00-10:00,我們根據使用者興趣,從熱點新聞中篩選使用者感興趣的軍事、財經等品類;在週末的 19:00-23:00,我們根據使用者上週的觀影記錄,重複推薦相同的新一期的綜藝類節目。
對於第二類「使用者新鮮度需求標籤」,我們通過衡量使用者觀影記錄中,各影片之間的相似度得到。影片分類覆蓋越多,或影片之間的向量距離越遠,說明使用者越喜歡探索新內容。
現在網際網路產品的獲客成本很高,神策分析可以通過多維分析的方式尋找使用者流失的原因,同時我們也通過統計方法**使用者流失風險。
小結
千人千面 多型(一)
就像人一樣,我們從前代繼承下來的技能可能不是最完善的,但是後代通過不斷的改良 公升級,如此反覆迴圈人類社會才能發展至如今的地步。程式也驗證了這一點,沒有人的程式可以一步到位,一下子就寫出乙個無可挑剔的程式,都是在原先的基礎上反覆改進 公升級 版本迭代。所以程式只有更完美沒有最完美!多型的出現幫我們更...
千人千面後流量下降,賣家該怎麼辦?
千人千面之後,流量分配方式有所變化,賣家們該如何去理解和適應這種變化?文 庖丁的刀 千人千面上線後,很多賣家感覺流量減少了。原因是什麼?仔細看下,無外乎這幾點 1.同樣的關鍵詞投放,得到的流量進入變少,銷售額下降。2.不知道如何設定關鍵詞 3.千人千面的人群到底是如何的?當然,這些都是引流方面,如果...
千人千面之3D立體個人資料營銷
目的解決懶人買衣服難得問題。根據現實中的我如何建立乙個虛擬立體的我 這個有什麼技術可以實現嗎 這個應該就是把現在流行的3d立體列印進行逆向處理,完成資料採集。結合京東目前推行的千人千面計畫,在個人登入後的某個區域內展示個人的穿衣著裝,根據京東現有的資料,和季節進行資料模式匹配。講明白點就是將王者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