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記得中學時期或是大學時期的數學證明題嗎?
已知條件a、b、c、d條件,要求證明e是成立的。
一道證明題往往只是一句話,然而解題過程往往要佔據一整頁篇幅。幾何證明題出現的頻次更是尤其高,還記得我們在進行數學證明的時候做的證明流程嗎?幾乎所有的證明題都是要求通過已知條件轉換為未知條件,而我們證明的過程恰恰是方向解剖,如果要e成立需要什麼條件?假設需要e、f成立;e、f成立有需要g、h、i成立;g、h、i成立恰好需要a、b、c、d條件,證明完畢。
證明流程如下。
其實這就是一種以結果為導向的思維方法,數學帶給我們的思維最重要的體現就是在解決問題的方式上。證明題的流程之所以如此清晰嚴謹多是因為出題者已經事先梳理了證明邏輯,對於解題者來說正確答案只有乙個:證明d成立。
除了證明題,我們還經常面對的另一類問題是應用題。應用題大多是把日常生活場景抽象簡化,在題目中描繪乙個場景,常見的題型可以歸類如下:
小明在的時候發現,a事件有a屬性,b事件的值是b,假設小明的c屬性資料是c,問小明在d時的值d是多少?
這類題目刻畫了乙個事件場景,大多會交代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然後給出一些引數,要求另外乙個引數的值。同樣,我們想要知道d的值需要兩個條件e、f,想要知道e、f的值需要條件g、h、i,而g、h、i的值可以通過a、b、c的值a、b、c求得。邏輯關係梳理完成後需要通過對a、b、c三個數值進行加減乘除簡單的數學計算或是積分求導等高階數學演算法,最終求得結果d。應用題和證明題的區別在於它在證明題的邏輯思維基礎之上增加了數值運算。
隨著應用場景的不斷複雜,我們引入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黎曼積分、極限思想等這些數學工具。這些工具發明的初衷在於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只是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被抽象成了應用數學題。數學工具的不斷豐富和複雜,人們不再拘泥於現實的應用場景,開始把數學研究單獨作為一門技能進行拓展和延伸。於是產生了另一類數學題。
已知公式a,條件是b,當n趨向於正無窮,求d。
a是b的全覆蓋,求證:c是d的全覆蓋。
p(a|b)=k,求p(c|a)。
…… 此類問題已經是高階到高等數學的範疇了,高等數學與普通數學的最大區別就在於其應用場景沒那麼明確具體,不像加減乘除能夠讓你買菜,高等數學更加抽象和理論化。它們對應的是極限的思想,全面拆分問題的思想,這時我們再看看本章開頭的兩個例項:
西元前5世紀,芝諾發表了著名的阿基里斯悖論:他提出讓烏龜在阿基里斯前面1000公尺處開始,和阿基里斯賽跑,並且假定阿基里斯的速度是烏龜的10倍。當比賽開始後,若阿基里斯跑了1000公尺,設所用的時間為t,此時烏龜便領先他100公尺;當阿基里斯跑完下乙個100公尺時,他所用的時間為t/10,烏龜仍然前於他10公尺。當阿基里斯跑完下乙個10公尺時,他所用的時間為t/100,烏龜仍然前於他1公尺…… 芝諾認為,阿基里斯能夠繼續逼近烏龜,但絕不可能追上它。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這是極限思維的實際案例,大家有沒有發現問題在**呢?留作課後思考題吧!想清楚了自然豁然開朗,想不清楚可以去找能夠幫助你想清楚的方法,尋找答案的過程也算是資料分析思維的一部分。
我們看到上文給出的數學問題的三個模組其實對應著數學思想的變化。
數學從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到變成數學工具,再變成數學思想。這一演變的過程為我們提供了解決問題的思路,思考問題的方法。資料分析的思維可以借鑑數學思想的內容,從解決實際問題的角度出發,找到需要解決這個問題的元素,一層一層地剝離下去,最終聯絡到我們已有的資源。同樣,我們拋開資料分析的實際應用場景去探索資料分析方法的優化空間和可行性,對已有的資料進行聚類、分類等探索性分析,提公升資料的使用效率,挖掘資料中潛在的價值,這些就是資料分析的思維方式。
資料分析的思維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以結果為導向的向資料源頭的追溯。資料分析師要有一種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自信。沒有問題是無法解決的,沒解決的原因只能是投入大於產出,解決該問題帶來的收益小於投入。
技能是容易掌握的,但是思維卻是很難培養的。從我們接觸數學這門學科的那一天開始,數學就嘗試向我們傳遞這樣一種思維方式,因此,在面試資料分析師時我往往會問一問面試者的數學成績怎樣。數學成績能夠部分反映乙個人對數學思維的理解與運用,即使他自己都可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這些關於數學解題的思維方式正是資料分析師所需要的,也是資料分析師必備的。那麼,如何培養資料分析的思維呢?不妨先培養解決數學問題的思維。經常做一些邏輯推理題或是看一些偵探**,會有幫助的。
任何人都會犯錯誤,我們在日常工作中難免會犯錯誤,作為資料分析師,每天都和一大堆資料打交道,稍有不慎就會犯錯誤。如何對待自己犯下的錯誤是衡量乙個資料分析師處理問題客觀性的重要標準。人們在面臨指責時的本能反應是逃避或是反擊,這是人性的弱點,資料分析師能否克服這樣的弱點將是他能否高階的重要因素。當領導指責你工作沒做好的時候你會以怎樣的態度去面對這個問題?
攻擊的態度:不是我的錯,是什麼什麼原因造成的。
逃避的態度:好像是錯了,對不起!
客觀理性的態度:是我錯了,糾正方法是***x2小時內可以完成。此次錯誤的原因是***x,以後不會再犯了,本月績效相應的部分會進行扣除。
如果你是領導,你會喜歡哪種態度呢?
領導永遠是以結果為導向的,指責你犯錯或是沉浸在內疚的情緒中於事無補,第一時間應該做的事情是把結果做好,然後再進行自我檢討,用最客觀的態度進行自我批評。這樣不僅給自己乙個教訓,也會讓領導不會因此過度責怪你。你已經給出了面對此錯誤的最好的解決方案,別人也不會再節外生枝。更大的可能是領導會因為這件事增加對你的好感度與信任度。
我想大家都讀過歷史類或是戰爭類的**,謀士給統帥的策略一般會給出上策、中策、下策,而統帥經常會出於人道主義原則選擇中策或是下策。越是厲害的謀士給出的策略出發點越是絕對理性,不考慮感性的情懷與仁慈,一切以成功為最終目的。高階的資料分析師就要具有這種謀士的精神,客觀與理性的解決問題。同樣,只要統帥提出問題,謀士總能給出解決方案,雖然有些理想主義的情懷,但是能從一定意義上反映資料分析思維的兩個方面:分析問題的思想;處理問題時的態度。
思維與態度作為資料分析思維的兩個核心要素是衡量乙個資料分析師水平的軟指標,培養自己的思維與處理問題的態度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進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資料分析的過程需要大家不斷思考、不斷實踐,才能在這樣乙個過程中不斷提公升自己。
對生活的態度和思維方法
怎麼樣與領導交流 其實你比我好,我買了東西後老是找自己所買的東西的不足之處,找出來後自己又開始不開心,是自己與自己過不去,得改改自己的這種思維方法,自己買了東西後,就要找它好的地方,自己就不停的開心才行啊 你說,要是那房子5年後單價漲到1萬6千3百元,我不是每平公尺賺了1萬元嗎,這樣一想不就開心得不...
讀書與態度
url 非常同意robbin的觀點,工資跟不上 性的知識增長 這是比較扯淡的話。人類的進化史已經告訴我們任何發展都是循序漸進,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一蹴而就,所有程式設計師都會經歷過自以為 性的知識增長 的階段,那僅僅是你以為自己 性增長,實在僅僅是低層次的數量級知識積累,而非每天都在質的知識飛躍,大部分...
態度,工作與生活
選擇程式設計師是源於對程式設計的愛好,對計算機的刨根究底的想法,所以選擇了這行。但是工作中要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被安排的事情,就像你不想學習經濟學,但是為了生計或者是理財,學習了一點,這個一樣,都要努力的學習,但是回過頭來發現,我們所學到的東西都是我們自己的,說到頭來還是賺到了,哈哈 所以開心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