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講到離開了外企,對職業方向看不清楚也就沒找工作。多年之後,我成為職業規劃師幫別人做諮詢時,總能想起2023年的自己,也總能從別人身上看到當時的自己。今天講講備考mba的事。
為什麼要考mba?
之前提過,缺什麼補什麼。很多人感覺學歷是自己乙個不足,所以總希望找機會提高一下。表面上是追求進步,其實多少有些自卑,想在工作之外證明下自己的能力。心理學家阿德勒說過:「自卑感有時是人進步的動力。」
有人說讀mba是為了學習知識,這話我從來就不信。不上學也能學知識,看你自己願意不願意。非要給自己找個課上學習知識,並不是因為自己有多麼知上進,多半是因為比較懶,感覺自學無力堅持而已。
到底考哪種mba?
2023年我備考mba時,清華、北大、人大是乙個類別,其他學校是乙個類別,現在應該也這個樣子。我談的是普通人國內備考,哈佛、沃頓,以及富人才上得起的中歐不要此範圍內。
國內mba當時是兩種考試,一種是有學位沒學歷的,10月份入學;一種是參加1月研究生統考,有學位有學歷,就是所謂的雙證班。其實還有個核心區別,雙證班能轉戶口。我2023年落的北京戶口就得益於2023年的選擇,不過這是另乙個曲折的故事,回頭慢慢講。
我是天津人,所以戶口是其次考慮的。沒考單證班是因為考那個需要本科學歷,而我沒有。這裡就提到備考mba人的基礎背景了,相當部分人是大專畢業,超過三年工作經驗,想靠上學提公升下自己的學歷。如果成功了,就是專科到研究生的**跳。至少我當年備考時是這樣。
三大名校具傳各種難、各種黑(也是藉口)
,於是我決定考這清華、北大、人大之外的,最後選了北京郵電大學。
我是怎麼備考的?
答案是全職備考。考兩門,英語和綜合(語文、數學、邏輯、寫作)。2023年在國企時開始重新學英語,一直沒撂下。2023年左右開始看綜合科目的內容,2023年初參加了「新起點mba培訓班」,下半年辭職2023年1月12日進入考場。
至今影響我的兩件事。
乙個是「缺什麼補什麼」,乙個是「陳國定培訓班」。
估計大部分學歷不高的人都用「自己學課本上的東西不行」給自己找不學的藉口,大專畢業時我也是這樣。直到跟個同樣是大專生的人聊天,提到自己想讀研又感覺能力不行的事,對方一句「看下相資料,缺什麼補什麼,多投入點兒時間就成了!」看似平常的一句話,對我而言是醍醐灌頂。從那之後,從心理上再沒認為學習這件事兒很難,缺什麼補什麼吧。
「陳國定培訓班」是做mba備考培訓,早就不幹了,所以談不上做廣告。陳國定就是培訓辦的創始人,人很聰明看明白了考試的一些門道,出來做培訓,主要是英語、邏輯和寫作。時間短(前後一周左右),費用高(頂別的培訓班半年的費用),有效果(教材我至今留著,至少成功輔導過兩個後來人考上mba)。
這個培訓給我帶遠非常長遠的影響,大的方向有三個:
1、培訓別看時間長短,要看內容是不是有效。別的班半年才能講完的知識 和技藝,你能想明白半天就能講明白。至於練習是每個人自己的事兒。
2、尊重知識和專業。備考是願意花1年的時間在普通班(然後可能考不上),還是願意花比較多的錢讓自己快速入門,這個自己選,結果自己擔。好的東西就是貴,很多時候是能省錢,浪費的是時間和生命。
3、活明白,比學明白重要一千倍。陳國定這哥們就是活的很明白,能看透問題的本質,能講清楚,有方法應對這個世界。每個人面對世界的方法也許都不一樣,找到那個適合自己性格和背景的就挺好。我則一直走在尋找的路上。
今天就先講到這兒,具體mba的知識書上都有,本文只講那些書裡一般不講的。
能開竅,比學什麼更重要!
論人不地道,我只佩服TT 北漂18年(68)
在北漂18年第67期裡提過 古今中外,論世間能裝的我只佩服馬雲 這貨說他最後悔的事就是創立了阿里巴巴 論人不地道,我只佩服tt。tt就是我的前前前前老闆,國內知名大學mba畢業的,一手創立了某公司,在出版行業還是很有名的。跟前同事八卦過tt的種 種往事,得到反饋是 這也沒啥丫?你是不是對人要求太高了...
國企離職!到了放手的時候! 北漂18年(30)
連續看本系列的朋友應該能感覺到,我對國企這段經歷總是有些放不下,始終想繼續寫。確實是這樣,一來寫下一段記憶從某種程度上它就會離我遠去 15年前的事兒本來記得也不多 二來國企給我的幸福感很強,我想再複習複習。但是這段經歷裡有趣的東西都已寫的差不多了,本期是到了放手的時候,該走的總還是要走 從國企離職。...
正確的健身是啥意思 北漂18年(79)
本人自小身體不是太好,經常得些小病。後來經過鍛鍊,身體很棒!很遺憾,上面加粗這句不是真的,事情都得慢慢來。今天,說說我的健身觀。2000年至2002年的國企生涯,食堂管飯,班車接送,吃了不到兩年指標兒就比較高了,有脂肪肝的趨勢。後來注意到問題,加之去了外企越來越忙,指標相對正常了,開始往過勞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