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定義二叉樹的資料結構
typedef struct treenode *bintree;
struct treenode
;
二、基於dfs的遞迴遍歷
1. 先序遍歷(preorder)
void preorder(bintree t)
2. 中序遍歷(inorder)
void inorder(bintree t)
3. 後序遍歷(postorder)
void postorder(bintree t)
summarize: 這三種遍歷過程,經過結點的路線是一樣的,只是訪問各結點的時機不同。
三、利用堆疊實現非遞迴遍歷
借助堆疊實現實際上就是模擬遞迴函式呼叫時的入棧和出棧過程,先序遍歷是結點第一次入棧即訪問,然後分別對該結點的左右子樹遍歷;中序遍歷是當結點出棧時,表明剛完成對該結點左子樹的訪問,這時訪問該結點。
1. 先序非遞迴
1) 遇到乙個結點,訪問後入棧,並遍歷其左子樹;
2) 當左子樹遍歷完後,從棧頂彈出乙個結點;
3) 按該結點的右指標遍歷其右子樹;
4) 當p為null且棧空時,整個遍歷過程結束。
void preorder(bintree t)
if(!s.empty())
}}
2. 中序非遞迴
同先序基本一樣,不同之處在於訪問結點的時機,是在結點出棧後訪問。
void inorder(bintree t)
if(!s.empty())
}}
3. 後序非遞迴
與前兩個非遞迴的過程不同,後序遍歷必須在左右子樹均訪問後才訪問根結點,關鍵是要確定什麼時候右子樹遍歷結束。一種思路是在某一結點的左子樹遍歷完後將其再次入棧,等到再次出棧就說明其右子樹已經遍歷結束,這時候就可以訪問該結點了。也就是說,在整個後序非遞迴過程中,每個結點出入棧兩次,第一次出棧說明其左子樹遍歷完成,第二次出棧說明其右子樹也遍歷完成,而為了區分是第幾次出棧,每個結點需要新增乙個變數標記。
void postorder(bintree t)
else
else}}
}
四、基於bfs的層序遍歷
1. 層序遍歷用佇列實現,從根節點開始,首先將根節點入隊,然後執行迴圈:結點出隊並訪問,左右結點入隊,直到隊列為空,形成按廣度優先搜尋的遍歷方式。
基本過程:
1) 根節點入隊;
2) 從佇列中出隊乙個結點;
3) 訪問該結點;
4) 如果該結點左右子結點非空,依次入隊;
5) 隊列為空,遍歷結束。
void levelorder(bintree t)
}
2. 有意思的是,基於層序遍歷的思想也可以實現先序、中序和後序三種遍歷。只要將佇列改為棧,同時改變結點的的入棧順序即可。
1) 先序:入棧順序為右結點再左結點。
void levelpreorder(bintree t)
}
2) 中序:為了知道左右子樹什麼時候遍歷結束,結點需要出入棧兩次,第一次出棧後在左右結點間再次入棧,第二次出棧時即可訪問該結點。
入棧順序:右結點->當前結點->左結點
void levelinorder(bintree t)
else
}}
3) 後序:與中序類似,結點第一次出棧後在左右結點之前再次入棧,第二次出棧後訪問。入棧順序:當前結點->右結點->左結點
void levelpostorder(bintree t)
else
}}
二叉樹的遍歷 二叉樹遍歷與儲存
在資料結構中,二叉樹是非常重要的結構。例如 資料庫中經常用到b 樹結構。那麼資料庫是如何去單個查詢或者範圍查詢?首先得理解二叉樹的幾種遍歷順序 先序 中序 後序 層次遍歷。先序 根節點 左子樹 右子樹 中序 左子樹 根節點 右子樹 後序 左子樹 右子樹 根節點 按層級 class node if c...
構建二叉樹 遍歷二叉樹
陣列法構建二叉樹 public class 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用陣列的方式構建二叉樹 public static void createbintree 把linkedlist集合轉成二叉樹的形式 for int j 0 j 最後乙個父節...
玩轉二叉樹(二叉樹的遍歷)
時間限制 400 ms 記憶體限制 65536 kb 長度限制 8000 b 判題程式 standard 作者 陳越 給定一棵二叉樹的中序遍歷和前序遍歷,請你先將樹做個鏡面反轉,再輸出反轉後的層序遍歷的序列。所謂鏡面反轉,是指將所有非葉結點的左右孩子對換。這裡假設鍵值都是互不相等的正整數。輸入格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