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開咖啡館這件事
沈嘉柯關於開咖啡館這件事
沈嘉柯
有人統計過,愛好文藝的人士,都有兩大夢想,乙個是書店,乙個是咖啡館。書店的事就不說了,數字出版時代,實在是大勢所趨,已經談不上賺錢了,開書店讓人退避三舍。更多人掛嘴邊的,是咖啡館這種夢想。甚至是,咖啡館和書店合併,一起開。
你想擁有一家自己的咖啡館嗎?可是你沒什麼錢,那就一起集資,大家都來當老闆。這個時候往往有個人站出來帶頭號召:咱們聯合開個咖啡館。
於是很多人合夥砸錢,開始做白日夢。募集資金的時候,會在豆瓣或者聊天群裡,用最動聽的口號抒情:大家不為了賺錢,只是為了圓心中的夢,這麼多股東,每人帶幾個喜好咖啡的文藝圈的朋友來,營業額都不少了,至少不會賠錢。
可惜事實似乎不如想象中好。這樣的咖啡館,倒騰著,開了。開出來後,生意清淡,門可羅雀。就在我住的城市,倒閉了不少家充滿「夢想」的咖啡館。
不想賠錢,只想圓夢,看上去真的很美。我很想問一句,那些一心想賺錢又認真經營的咖啡館,都不一定賺很多錢,維持起來很困難呢,真難想象,只是不想賠錢的咖啡館,能活得下去嗎?
據說從來不談文藝夢想的星巴克賣一杯咖啡,利潤才兩三塊錢。而且還是賺的那些外賣打包的。點一杯咖啡,坐在店子裡大半天的人,耗費成本最多,貢獻利潤最少。越是文藝青年和知識分子,越沒法供養起咖啡館的生存。咖啡館真正需要的,反而是那些要提神、要打包的商業白領人士。
茨威格**《乙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裡,那個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後時刻,飽蘸著一生的痴情,寫下了一封淒婉動人的長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絕望的愛慕之情。**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經歷,寫出了愛的深沉與奉獻。
看,到最後還是要有個回音。表面上騙自己我不要,我真的不要……其實我要,真的想要。幻想和理想,就這樣被當事人自己搞得撲朔迷離。
不想賺錢的咖啡館,不求回報的暗戀狂,我覺得這些人演的都是同一種戲碼。他們並沒有認真準備去做一件事,所以也不打算去接受糟糕的結果:咖啡館不賺錢就會倒閉,合夥人也會反目成仇;痴迷暗戀的人容易孤獨終老,同時虐待自己一輩子。
這種人在咖啡店倒閉之後,在自己無愛孤獨到死之時,才肯接受真相:做生意和談戀愛都不是慈善事業,不求回報是一種病態。
夢想人人都有,所以,其實夢想本身沒什麼了不起的。不能誠實面對自己最世俗的慾望,那就無法到達天真無邪,認真賺錢,開花結果的境地。那些把夢想種成無花果的人,最後只能寫一封陌生人的告白信,唱一首傷心的咖啡館之歌。唯有貨真價實的夢想,才能照進現實。
位於盒子咖啡館
位於盒子咖啡館 北京冬日午後的斜陽,讓我不由憶起兒時北牆邊懶洋洋的暖。在快落地的木製櫥窗邊,品味著咖啡帶來的濃香,悠閒地做著自己喜歡的事兒。這一切,位於盒子咖啡館。坐落在雙清路的盒子咖啡館,就像是乙個巨大的盒子,大盒子裡套著小盒子。推開那扇木質的小門,這裡彷彿就是乙個木盒子裡的童話,圓錐形的吊燈從屋...
在家學習VS在咖啡館學習
我為什麼要去咖啡店學習?為什麼在家學習就易懈怠?學習環境太重要了!你覺得在家 咖啡廳 圖書館或者休閒書店 學習效率高?以上是搜尋到的一些文章。學習的東西一定是不喜歡不能讓自己興奮的,在這個前提下討論。要實現學習,需要滿足兩個條件,大腦的興奮程度和思維的活躍範圍。大腦的興奮程度必須是無侵入式的興奮,即...
關於孤獨這件事
我就奇怪,我為什麼這麼擔心乙個人走在路上,我乙個人呆又不覺得有什麼,我乙個人呆宿舍,呆 一點都不覺得有什麼孤單或者什麼啊!為什麼我走在路上或乙個人去吃飯就覺得有點孤單呢?我怕遇到熟人,怕人家覺得我孤單,哎我就奇怪我都不在乎路人是否是乙個人是不是乙個人,而是路人關我什麼事啊,再說我怎麼可能那麼在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