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芝諾提出的悖論有很多個,比較出名的有兩分法悖論,阿喀琉斯悖論,飛矢不動悖論,以及遊行隊伍悖論等等。
關於阿喀琉斯悖論描述大概是這樣的:阿喀琉斯是乙個跑得非常快的人,但是可以證明他追不上烏龜,證明方法是:每當阿喀琉斯追到烏龜剛才在的地方時,烏龜又往前挪動了一點距離,因此阿喀琉斯一直是在烏龜後面的永遠超不過它。
在introduction to mathematical philosophy當中有如下的通過數學證明的方法
1:假設剛開始的時候烏龜在x_1位置,阿喀琉斯在x_0位置,此時假設x_0是位於x_1後面的。
2:對於i>=1的狀態,每當阿喀琉斯到位置x_i時,烏龜便會移動到x_(i+1),這時候x_i是在x_(i+1)後面,所以阿喀琉斯在x_i到x_(i+1)之間是沒有機會超過烏龜的。
3:由1,2得,阿喀琉斯在x_0到x_1,之間,x_1到x_2之間,……是沒有機會超過烏龜的。
4:對於所有的i,假設乙個正數t_i表示阿喀琉斯從x_i追到x_(i+1)所用的時間。
5:由4得,對於所有的i,阿喀琉斯從x_0追到x_(i+1)使用了t_0+t_1+...+t_(i+1)的時間,這裡面的t都是正數。
6:由5得,所以t_0+t_1+...+t_(i+1)是無限長的時間
7:由6得,所以阿喀琉斯沒有機會運動通過所有的x_0,x_1,x_2,...
8:所以阿喀琉斯一定在某乙個x_i的後面
9:由3和8得,既然阿喀琉斯沒有機會在x_i到x_(i+1)之間超過烏龜,而且阿喀琉斯永遠在某乙個x_i的後面,因此,阿喀琉斯沒有辦法超過烏龜。
所以得出結論:阿喀琉斯沒有辦法超過烏龜。
對於演繹推理來說,一般是如下的方法:
(p1) a
(p2) if a, then b
(c) b
那麼如果前提條件都是成立的,那麼結論一定會是成立的,但是,在有時候,結論很明顯是錯的,這時候悖論就產生了,這種情況下,基本上是因為乙個細微的前提條件出現了錯誤,才導致了結論的錯誤。
在這個問題上,步驟6是有問題的。
假設t_0=1/2,t_1=1/4,t_2=1/8……t_n=1/(2^(n+1))
那麼此時t_0+t_1+....+t_(n)=1/2+1/4+1/8+...+1/(2^(n+1))<1
其實我們可以知道,1/2+1/4+1/8+.......=1
如何證明呢?
假設 s=1/2+1/4+1/8+....
那麼有(1/2)s= 1/4+1/8+....
那麼兩個式子相減,得到
1/2s=1/2
所以s=1
但是看下乙個例子
假設我們要求s=2+4+8+16+32....呢?
s= 2+4+8+16+32+....
(1/2)s=1+2+4+8+16+32+.....
兩個式子相減,得到
(1/2)s=-1
s=-2
這肯定有問題,可以看一下分解
當我們都取5個數時
式子1:
s=1/2+1/4+1/8+1/16+1/32
s/2= 1/4+1/8+1/16+1/32+1/64
此時相減得s/2=1/2-1/64。
當項數增大時,1/64這一項會越來越小,一直到可以忽略。
對於式子2來說
s= 2+4+8+16+32
s/2=1+2+4+8+16
s/2=32-1
當項數越來越多時,32這一項也會越來越大,所以這是不能夠被忽略的。
唔,跑題了,回來。
一般的,既然阿喀琉斯跑的比烏龜快,所以假設阿喀琉斯的速度是烏龜的x倍,那麼t_i與t_(i+1)的關係就是x倍的關係。
所以,這時候t_0+t_1+....+t_n也會逐漸逼近乙個數,這個數就是阿喀琉斯追上烏龜的時間。
辛普森悖論
辛普森悖論 simpson s paradox 亦有人譯為辛普森詭論,為英國統計學家e.h.辛普森 e.h.simpson 於1951年提出的悖論,即在某個條件下的兩組資料,分別討論時都會滿足某種性質,可是一旦合併考慮,卻可能導致相反的結論。當人們嘗試 兩種變數是否具有相關性的時候,比如新生錄取率與...
辛普森悖論
定義 在某個條件下的兩組資料,分別討論時都會滿足某種性質,可是一旦合併考慮,卻可能導致相反的結論。辛普森悖論就是當你把資料拆開細看的時候,細節和整體趨勢完全不同的現象。措施 斟酌個別分組的權重,以一定的係數去消除以分組資料基數差異所造成的影響,同時必需了解該情境是否存在其他潛在要因而綜合考慮。如何才...
認識的悖論
我們總認為認識的最高境界是認識到事物的本質。但是越明晰的認識意味著越明晰的區分,而區分意味著認識到事物的獨特性,割裂了它與普遍事實之間的聯絡。我 們是否會說這一本質和那一本質是本質上不同的?本質最根本的意義在於內在的規律,在於內在的協調而不是和普遍事物的對立。我們對本質的認識是如何成為可能 的?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