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武與做人

2021-06-05 03:56:03 字數 1718 閱讀 4276

學武與做人,其實有很多、很多相似之處,甚至在本質上都是一致的。學武,講求功、技、藝;做人無非仁、智、禮。

任何一門中國武術,無論外家、內家,還是南派、北派,都講究功、技、藝;對於武術,日常能展示的、外行能看到的,往往是技,甚至是藝的層面。所謂技,即為技能、招式、技巧等外在可觀可感的那部分;所謂藝,往往是那些令人匪夷所思、嘆為觀止的高超展示效果;所謂功,才是真正的功夫的本質。【場上一分鐘,場下十年功】,一分鐘是藝,十年功就是這個功,這個錘百煉的苦功。功為技之基礎,技為功之應用,藝則是功通過技的終極展現。普通的學武之人,能夠將功夫展示到技法上;真正有智慧型、悟性高的人,才能夠將功夫展示到藝術層面。

功為本,技為體,藝為用。學武之人,真正的學武之人,絕大部分時間都用於功的練習;其餘時間才用於技巧的訓練與應用,在實戰過程中反覆訓練便掌握各種手法、身法、腿法的技巧,讓身體對各種情況形成無意識的本能反應,讓身體建立符合所學武術所要求的那套用力習慣;同時在訓練技巧的過程中不斷驗證功的練習是否正確性和精準性,並不斷修正功的練習方法。而絕對不是局外人看到的整天在弄外形上、動作上的東西。

無論我們在做什麼事情,從事何種行業,其本質都是在做人,只是在不同的領域做不同的人;做人本身而言無外乎仁、智、禮。個人淺見,仁為立身之本,智為人之支撐,禮為人之表象

克己復禮謂之仁。孔子講溫、良、恭、謙、讓,其實都也是在講仁,整部《論語》,都是在講仁。用現代的話說,仁,是個人自身道德、品行、修養等個人內在本質的總稱,包括每個人對社會現象、群體關係的價值體系。

禮,即恭儉莊敬。禮是人格的修養,人品的薰陶,是人在處世、交往、為人中言行舉止的展現;而遠遠不只是禮節、禮貌的那個禮。「克己復禮」是克服自己的妄想、情慾、**的思想、偏差的觀念,而完全走上正思,到達那個禮的境界才叫做仁。

很多時候,事業不成功、工作不順心、生活不幸福,當領導的不能帶領團隊走出泥濘,做下屬的不能盡心盡責,如此等等,都不完全是由於我們的專業知識不豐富、工作能力不夠強;而是我們自身的修養不夠好。離仁的標準相差太遠,溫、良、恭、謙、讓沒有做好,而這一切,都沒有得到良好的教導。

當面臨困境、遭遇挫折時,我們總習慣用理性思維去深思、去剖析問題的根源,企圖想用外科手術的方式去拔除這個病根,而期待一切的問題因此迎刃而解。在這個「科學萬能」的年代,似乎理性的科學方法、豐富的專業知識能夠解決一切問題,而不再需要去加強我們自身的修養。正如,只要拐杖足夠牢固,我不需要再考慮自己能夠站得多穩

面對事業的重挫,面對塵世的迷惑、面對前途的曲折,我們有太多的看不透,更有太多的放不下,也有太多的困惑與迷茫。何也??

真正學武之人常常將80%以上的時間和精力,用著苦練內功;而只將有限的時間用於研習各類技法。而如今,我們大部分人卻將幾乎畢生的精力用於對智力的提高與追求,而對自身的人品、才具、道德等為人之本視若罔聞。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或許,唯有不斷的解決自身的問題,持續地提公升內心的修養,去接近仁的標準和境界,從根本上釋放自己的胸懷、拓展自己的眼界。即若如此,無論生活的境遇如何,我們都能如沐春風、波瀾不禁。

學做事,先學做人

經理很關照我,我很感謝經理。其實,有乙個好的領導,只要好好幹,他是一定會知道的。但是,要改變客戶的看法,看來還真的很難。在客戶面前不可以太謙虛,太過謙虛,他們反覺得我們無能。做事先做人,一點都沒錯啊。感覺自己太嫩了,這一切還得慢慢磨練。希望多看數,多學習,多仔細觀察生活,觀察周圍成功的人,不斷提高自...

一生學做人

有位哲人說過 做人的極致是 平淡。做人需要我們窮盡一生的時間來學。在我們 成長的路上或是人生任何的時刻,都需要不斷地去校正自己的律行,讓自已以善美的心姿融入到 生活的舞台上,贏得社會 生活 他人的信賴。從我們來到這個世上的那一刻起,我們就已經用純淨的 心靈來感受 父母 的身傳言教,耳染目濡種種關於人...

一生學做人

有位哲人說過 做人的極致是平淡。做人需要我們窮盡一生的時間來學。在我們成長的路上或是人生任何的時刻,都需要不斷地去校正自己的律行,讓自已以善美的心姿融入到生活的舞台上,贏得社會 生活 他人的信賴。從我們來到這個世上的那一刻起,我們就已經用純淨的心靈來感受父母的身傳言教,耳染目濡種種關於人的行為。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