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中秋節不少人可能都只有吃月餅的記憶。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而祭月的節期為農曆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又因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仲秋節」;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節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遺俗。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特色的風俗。
2008開始中秋節作為節假日,這一點非常好的,有利於保護和傳承我們的傳統文化,要不然我們的傳統節日都要被遺忘了。
當然吃月餅和家人團聚是最基本的。月餅象徵著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不過好多年都沒有父母一起過過中秋了。真是。。。。
《月下獨酌》(唐)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中秋》(唐)李朴
皓魄當空寶鏡公升,雲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淨,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髮晶英。
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
《水調歌頭》(宋)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月》(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太常引》(宋)辛棄疾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
把酒問姮娥:被白髮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彩雲追月/中秋》(當代) 劉周
花在此時落,月在此時圓
人間天上,歌起舞飛旋
鳳鳥還巢,更無狼煙
寂寞了美嬋娟。
波湧萬種纏綿,海底倒映天
不教浮雲將月蔽,心想太平萬萬年
我有霓裳風吹動,水起漣漪歌撫平
雲藏潛龍,月隱寒宮
雲須染彩,月灑光暈
彩雲追月,雲掩秋空
月沾涼意,雲載清風
才現歡欣,又惹愁生
此憂誰解?誰是知音?
且飲此杯,共語昇平
良辰易逝何如夢 。
——根據《彩雲追月》樂曲填詞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唐)劉禹錫
塵中見月心亦閒,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碧虛無雲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里。
少君引我公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雲拼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並,他年此日應惆悵。-- (《全唐詩》)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全唐詩》)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全唐詩》)
《中秋登樓望月》(宋)公尺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宋詩鈔》)
《中秋》(宋)戴石屏
把酒冰壺接勝遊,今年喜不負中秋。
故人心似中秋月,肯為狂夫照白頭。
《一剪梅》(宋)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中秋節快樂!
中秋節又稱月夕 秋節 仲秋節 八月節 八月會 追月節 玩月節 拜月節 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全國眾多民族中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 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據說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顯圓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 回娘家的媳婦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圓滿 吉慶之意。也有些地方將中...
中秋節與月餅
月餅象徵團圓,是中秋的必備食品。而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據說是由元末流傳下來的。相傳元朝時,中原廣大人民不甘受蒙古人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欲聯合反抗力量,但元官兵搜查嚴密,苦於無從傳遞訊息。所以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王昭光製造餅子,將寫有 八月十五夜起義 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使人分頭髮送到各...
中秋節「紀事」 燒烤
為了慶祝我們大學生活的最後乙個中秋節我們組織了一次全班大燒烤大行動,雖然組織過程有點令人難受,活動還有點意思,同樣的地點幾乎是同樣的人,可是我們的心態是截然不同的。大一的我們有幾分羞澀,也有幾分傲氣,心中充滿了對大學生活的憧憬。現在得麼我們有了多了幾分惆悵與無奈,對感情的無奈或者是對現實的無奈,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