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審核的有效因素

2021-05-25 07:39:32 字數 3213 閱讀 6454

我們很多時候覺得 cmmi 跟我們的文化格格不入。其中qa的構想、意義更加是跟我們的思維模式不一樣,所以很不能理解。在這裡我希望通過解釋qa的意義、成功因素與實施,來增進大家對qa的理解。

首先,我們要知道,cmmi 是一系列的最佳實踐。就是說,成熟的企業,使用qa之後,將會收到有利的效果。這個不是說沒有qa 開發不了產品。很多一流的研發活動,未必一定需要qa。但是能夠有意識地開展qa工作,將會對研發專案有幫助。

qa是質量保證,qc 是質量控制。qc 是通過檢查已經拿到手的成品來控制質量。qa是通過檢查生產這個成品的過程來「保證」將來的產品質量是滿意的。qa是前瞻的活動,qc只能在事後發現問題,採取整改措施。qa要保證過程不會生產出不合標的產品。

為什麼qa很難理解?

qa的有效性本身就比較難理解。這個可能性,在於乙個「過程」理念:產品的質量,是由生產它的過程決定的。這個理念就不十分符合我們的習慣。我們使用同樣的「流程」,產品質量的差異還是非常大。我們很容易就覺得,產品質量跟團隊人員的水平關係更大。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這樣的理解有乙個問題,就是我們的緊迫心態,配合我們的管理水平,不能接受長遠的員工培養策劃,就把管理的意義,變成了找人才這麼乙個手法。但招聘之後,員工水平已經定了,產品質量不出來,就一定是員工的技能、態度等等的問題,很多追究員工責任的現象。領導們認為問題一定是員工的責任,一定不會是管理層的問題。這樣恰恰就是問題的核心:我們的管理理念,不能激發員工的潛能、幫助員工提公升,也無助於提高管理能力,比如執行力。

qa 的作用是基於乙個「產品的質量,是由生產它的過程決定的」的理念。要明白這個理念,就需要知道「過程」與「流程」的分別。在我的經驗裡,我們的流程管理,就是限於定義任務的步驟,然後監控流程的實施。我們很少考慮、也不很關注流程的效率。如此,就是符合性非常高的流程,也未必能達到高質量的產品,所以qa的作用是很難體現的。

qa的有效性的基礎是什麼?

流程只是一系列的步驟。很多時候,epg組按自己的想法,制定了流程步驟,就要求專案實施,讓後要求qa檢查實施的符合程度。比如同級評審,標準規程要求通知、預審、評審、紀要、審批等等,qa就關注是否有通知、有預審、評審會議是否舉辦了,並做好紀要、問題得到整改,得到審批通過。就是乙個100%符合的過程。但可惜這樣的過程,一點都保證不了評審的效果。

另一方面,「過程管理」的概念,不同於流程管理,是建立有效的規程。還是拿同級評審為例,要同級評審有效,就需要有充分的預備,大家都要清楚評審的重點,要有有經驗的協調員,以確保評審會議的討論是有建設性的,是相互啟發的,是圍繞著重點並覆蓋所有的重點的。標準規程的定義,在於明確所有這些成功的因素,都在同級評審的過程裡體現,這些都是過程的輸入與過程執行的要求。反而步驟不是這麼重要的。

這是兩種不同的標準規程的定義風格。qa依據這兩種定義,一定會有非常不一樣的效果。

如何從過程的符合性,達到保證質量的目標?

如果我們只有流程定義,qa的評審通常只能有乙個簡單的檢查單,因為規程就是幾個步驟而已。qa的評審,就只能夠在這個檢查單上打勾。這樣做,最多只能建立專案團隊按規程辦事的紀律,長遠來講,是必須的,但很難***質量的短期效果。這是我觀察到的大部分情況,所以qa不能產生太大的作用。

如果我們的標準規程是乙個過程定義,我們知道這個過程(同級評審)的目的是什麼,專案按自己的需要,明確了這個評審過程的重點(比如:設計是否符合需求、介面設計是否符合預立準則),同時明確了預審的要求,評審員與協調員的履歷要求,等等。那麼,qa審查的時候,就要觀察協調員的資歷,他是否在會議之前,確保評審員的預備的恰當的,是否有為這次評審的重點制定的檢查單,討論的時候,是否按檢查單進行,討論的過程是否受控、有序、沒有跑題,等等。這樣的評審,也是在檢查規程的符合性。但這些符合的因素,都是過程有效的因素,所以通過qa檢查,就可以保證了這個評審過程是有效的。

如何從過程的角度保證質量而不是從技術層面保證質量?

可以從以上的案例看得出來,qa檢查的,都是標準過程的符合性。qa沒有需要參與評審,qa需要檢查評審的預備與執行,包括出席評審會議,觀察會議的符合性,但qa不需要參與評審。因為,評審的技術層面,是由評審員的資格、預備程度、投入態度(在評審會裡的觀察,比如是否每一位評審員都提供了有效的意見、交流是否積極、等等)來保證的。而這些技術層面所需要的因素如果不具備,就是乙個過程的不符合項,然後我們知道評審的質量是有風險的。這樣,qa就可以保證質量了。

希望大家可以了解為什麼qa可以單單從過程符合性的角度,保證過程的質量。由此繼續推論,如果我們知道某乙個工作產品有哪些關鍵過程的話,我們就可以保證這些關鍵過程的質量,從而保證了產品的質量了。

成熟的團隊是否不需要qa?

有乙個奇怪的現象:非常不成熟的團隊,qa的作用不大,因為規程定義不理想,100%符合也不一定有效,而且不符合的地方也太多太多了。成熟的團隊,規程已經制度化,大家也養成了基本遵守規程操作的習慣,也不一定需要qa了。

這個現象是可能的。一般來說,qa在非常成熟的團隊,還是可以提供價值的。同時,成熟的團隊,也的確不需要太多的qa活動。qa有點像警察,治安非常差的,警察的需求非常高,治安好的地方,警察的需要就低了。

有人認為,qa永遠都需要,因為員工不會主動按規程辦事。

這是乙個不信任員工的態度。如果我們這樣假設,我們的管治能力是不能提高的。人有乙個很奇怪的性格,人會往被領導期待的方向發展。就是說,如果領導不相信員工,員工就變成不可靠。如果領導相信員工,員工就變得可靠。這個現象不是100%對,但是一般來講是對的。大家可以好好思考思考這個問題。

cmmi的理念,qa的需要,不在於員工刻意不遵守規程,而是每乙個員工都不時會有不經意的疏忽。qa只是乙個觀察員,而不是乙個用來監視員工的密探。這樣,qa只是提供給專案經理和高層乙個專案的實際操作情況而已。基本上,專案最終是否應該承擔不符合項導致的風險,是專案經理和高層的決定。所以,跟所有其他的過程資料一樣,不應該用來考核員工個人的業績,因為這樣做讓員工產生恐懼和保護心態,不利與激勵創新和提高效率,並且會「歪曲過程」(以後再談這個詞吧)。

檢查符合性以外的qa價值

qa的工作是按規程檢查過程實施的符合性。這個符合性的有效程度,是很受標準規程的質量影響的。在檢查的過程中,qa有一定的判斷力,這個可以提高有效性。但如果規程本身有問題,質量不高,qa還是要檢查不符合項。但我鼓勵qa能夠觀察出來規程定義的不足,並向過程管理組提意見,進行不斷優化標準規程的活動。

這樣的乙個反饋和閉環的作用,是過程管理理念的乙個重要環節,可以在所有領域使用,不單單適用於qa的工作。請大家留意。

qa可以對專案提供有用的價值。但是需要高層、過程管理人員、與專案人員的配合,在適當的條件底下,才能有效。

有效建模的因素

1.模型與實現相互繫結。未經加工的原型建立了早期必需的聯絡,在隨後的迭代中始終對它進行維護和完善。2.基於模型生成了一種語言。隨著專案的進行,我們中的每個人都可以自如地使用來自模型的術語,將它們組織成與模型結構一致的句子,不需翻譯,也不會引起歧義。3.開發了乙個包含豐富知識的模型。物件都具有行為和一...

iOS審核馬甲包分析和過審因素

1.1 測試新功能 吸流量 1.2 做活動測試 1.3 買流量衝榜 2.1 包質量 產品質量 乙個好的產品是全新開發的,而不是各種舊 拼湊的 過包的前提因素就是包的濫用程度 和 處理程度 2.2 包的 優化 根據個人經驗,馬甲包要做到不同,是需要針對每乙個包都進行 混淆和篡改的,排除邏輯,要做到內容...

IFS認證 IFS首次審核與跟進審核的異同處

ifs認證審核型別 3.1 首次審核 首次審核是企業通過ifs food標準所接受的第一次審核。審核時間由企業與認證機構雙方商定。首次審核的內容包括整個企業的相關檔案及過程。在審核過程中,審核員將評估ifs food標準的全部條款要求。如果有預審核,負責預審核的審核員不能與進行首次審核的審核員是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