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個境界

2022-09-18 22:15:12 字數 1111 閱讀 2344

宋代的青原行思大禪師說過這樣一段話:"老僧三十年前來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體歇處,依然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由此得來人生三個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世間萬物都是客觀存在的,而人的認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認識的主體是人,是跟著心走的。認識的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實踐決定認識。也就是說,人對世間萬物的認識,是在實踐的過程中逐步深刻化的。

乙個人剛開始來到這個世界,內心是純潔無暇的,對待任何接觸的新鮮事物都很好奇。別人告訴你,眼前靜止的叫做山,你就認識了山;遠處流動的叫做水,你就認識了水。你就會不假思索地以為」眼見為實「,認為眼睛看到的東西就是真實的。

隨著你年齡漸長,經歷的世事也漸多,遇到無數的困難和挫折之後,你會發現這個世界越來越複雜,根本不是你想象中的那麼簡單,經常是黑白顛倒,是非混淆,你開始逐漸了解到人生的深意,這時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嘆息,不願意再輕易地相信什麼。

山不再是單純的山,水也不再是單純的水。乙個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這一階段,你就會這山望了那山高,喜歡爭強好勝,愛出風頭,好打抱不平,看什麼都不順眼,你的人生將陷入永無休止和滿足的一天。

大多數人都只達到了第二境界,就迎來了人生的終點。傾盡其一生的時間,忙忙碌碌一輩子,最後發現都沒能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只得抱憾終身。而有些人通過自己的苦苦修行,把人生的高度提公升到了第三重境界,返璞歸真,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這個時候,你就要專心致力於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而不被外界和旁人所干擾,無求無欲,與世無爭,面對世間俗事,一笑置之,不予理睬。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何必苦苦糾纏,浪費大把光陰,與其這樣,不如豁達和坦然面對。人活的是一種心態,大智若愚,難得糊塗。

人生,無非是笑笑別人,再讓別人笑笑而已。看盡人生百態,嚐遍世間冷暖,方能活得瀟灑自如。

人生三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業 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王國維 人間詞話 第一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出自北宋晏殊 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

人生三境界

人生三境界是有王國維先生從古代幾位大詞人的詞作中摘引出這幾段名句來講做學問的三境界。第一境 對人生的迷茫,孤獨而不知前路幾何。排除干擾,不為暫時的煙霧所迷惑。可以從短暫的困惑中掙脫出來,尋求目標。想起了剛入社會找工作的時候,也是很迷茫的,不過大方向還是確定了。經過了半年的工作,也體會到了很多,目標也...

讀史的三個境界

讀史的三個境界 絕大多數人對於歷史的愛好僅限於聽故事圖個熱鬧好看,拿評書和歷史劇當歷史,熱衷於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之類的演義八卦,這不叫讀史。高階一點的認為真實歷史比 有意思,比如說喜歡看二戰史,對德軍高階將領如數家珍,這也僅僅能算對歷史的入門而已。就好比喝酒不是為了解渴一樣,讀不是看,要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