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工程第三次作業

2022-09-03 12:48:10 字數 1468 閱讀 9842

(1)對教材與參考資料閱讀後關於軟體質量保障你的體會是什麼?(40分)

首先,軟體=程式+軟體工程,那麼軟體質量=程式質量+軟體工程質量。

程式的質量體現在軟體外在功能的質量。軟體工程的質量則體現在以下方面:

軟體開發過程的可見性、軟體開發過程的風險控制、軟體內部模組、中間階段的交付質量,專案管理工具的因素、軟體開發成本的控制和內部質量指標的完成情況。

軟體工程的質量衡量方法則使用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整合)理論。cmmi分為五個等級,初始級、管理級、明確級、量化管理級和優化級。每個級別都是更高一級別的基石。

對於某些「無需獨立測試人員」的極端言論,在絕大部分情況下並不適用。除非團隊裡都是天才或者專案非常小。

而有了獨立測試人員之後,也要避免以下情況:

1、有專人負責之後其他人員對質量不負責;

2、盲目信任「專業人士」扮演的角色;

3、為了自己的角色而做績效優化,導致區域性最優但全域性不是最優;

4、分工畫地為牢,將一些不該分的工作分開;

5、分工責任不明確。

(2)如果你是乙個專案的qa,那麼你認為你的工作職責範圍是什麼?(30分)

. qa必須懂開發

乙個不懂開發的qa只能做黑盒測試,而有些bug往往是黑盒測試不出來的。

2.  qa必須了解需求

專案中,qa的參與從需求開始。乙個不了解需求的qa必然不是一名合格的qa.

3.  qa必須了解專案的上下游的結構

乙個不了解上游的qa, 必然無法確定dev對上游的呼叫是否可靠;

乙個不了解下游的qa 必然無法確定專案的實現是否符合下游的呼叫場景,專案對下游影響的範圍有多大。

4.    qa為整個專案的質量負責

qa在專案中不是為找bug而存在的。專案中找到的bug越多,只能說專案的質量越接近需求要求的質量,但並不能保證真正的質量。

如果一開始需求本身是有問題的,或上下游的銜接是有問題的,那麼即便整個專案中沒有bug, 那麼上線後質量也是不合格的。

qa存在的價值不是來找更多地bug, 而是監督和保證從需求一直到專案上線的質量。也就是說,qa不是證明專案實現的錯誤性,而是確認實現的正確性。

(3)如果你是乙個專案經理,那麼你認為這你的專案中需要專職的qa麼?還是只需有test即可?如果一旦出現問題,你如何界定由誰擔責?(30分)

我認為專案中需要專職的qa,因為qa與test並不是你存我亡的關係。

首先,我們要明確2個概念,軟體測試:運用一定的流程和工具,驗證軟體能實現預先設計的功能和特性,工作的流程和結果通常是可量化。例如,測試用例、bug

、**覆蓋率、mttf、軟體效能的引數,等等。正因為流程和結果是明確定義的、可量化的,很多測試工作可以自動化。

軟體質量保障工作:軟體團隊為了軟軟體到達事先定義的質量標準而進行的所有活動,包括測試工作。

首先,分工是好事,所有人都可以參與qa的工作(報告bug什麼的)但是最後要有乙個角色對qa這件事負責。如果程式質量出現了問題應該找程式設計師來負責,軟體工程的質量出了問題就有qa來負責。

軟體工程第三次作業

影印機的工作過程大致如下 未接到影印命令時處於 閒置 狀態,一旦接到 影印命令 則進入 影印 狀態,完成乙個影印命令 規定的工作後又回到閒置狀態,等待下乙個影印命令 如果執行影印命令時 發現沒紙 則進入 缺紙 狀態,發出警告,等待裝紙,裝滿紙 後進入閒置狀態,準備接收影印命令 如果影印時發生 卡紙故...

軟體工程第三次作業

最大連續子陣列和 最大子段和 問題 給定n個整數 可能為負數 組成的序列a 1 a 2 a 3 a n 求該序列如a i a i 1 a j 的子段和的最大值。當所給的整數均為負數時定義子段和為0,依此定義,所求的最優值為 max,1 i j n 例如,當 a 1 a 2 a 3 a 4 a 5 a...

軟體工程第三次作業

這個作業屬於哪個課程 這個作業要求在 這個作業的目標 1 對比原型設計工具 2 需求分析 3 原型設計 因為之前對原型設計一點了解都沒有,所以我選擇通過對這三款軟體的第一印象以及後面的深入了解的方式來對比這三款原型設計工具的不同之處 外鏈轉存失敗,源站可能有防盜煉機制,建議將儲存下來直接上傳 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