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獻,對於開題期間的研究生和寫**期間的研究生是很重要的功課,不可忽視,這種能力是需要訓練的。
如何選擇和閱讀文獻?
1.2.
要有意識閱讀大家的文獻,閱讀某個領域或專題中程碑式的文獻或文獻綜述。這些文獻對於初學者了解乙個學科或領域的發展很有幫助,對於某個階段的重要文獻提供了乙個查詢的捷徑。從中可以很快了解一些相關理論和學說、重要結果的進展。
3.要善於分析自己研究領域中一些國內外代表性實驗室的**,通過分析乙個實驗室的**目錄,可以了解這個實驗室的發展過程和研究興趣的發展、拓展。
4.要善於分析本領域一些代表性學者的**,通過分析這些引領學科或領域發展的科學家的**目錄,同樣可以看到他(她)個人研究興趣和研究生涯的發展,以及他(她)所領導的研究團隊的發展過程。
如何做閱讀筆記呢?
5.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要善於總結和整合,類似
minireview
的方式。如果能將類似相近的一些重要文獻(如
10-20
篇),進行整合和歸納,理出最新的幾個專題的進展,無疑會加深對所閱讀的文獻的理解。那麼筆記記什麼?記錄新進展。哪些是新進展?需要廣泛閱讀才能知曉。
6.閱讀任何文獻或專著,一定要記錄清楚文獻題目、出處、作者、發表年代、期卷、頁碼等等資訊,這些資訊是以後引文時必須的,不要嫌麻煩,如作者欄目是需要將所有作者都要記錄全的。
7.有些重要文獻需要精讀,讀幾遍是不行的,要很熟悉。這類文獻在不同時期讀有不同時期的理解,如開題階段,可能比較理論和觀點、實驗方法和技術手段;在實驗階段,可能比較注意進行結果之間的比較,根據文獻結果和變化規律,對自己的結果進行一些趨勢**;在**寫作階段,可能會比較關注結果分析、理論學說的驗證等等。與之相應,多數文獻是需要泛讀的,可能只讀讀題目,可能只看看摘要,也可能只瀏覽一下圖表等等。
8.要重視**的題目和摘要,這是很重要和簡潔、精煉的資訊。一篇**的精華部分都在這裡了。同樣文章中的一些重要資訊也是需要特別關注的,如生態生理學特別關注物種對環境的適應,那麼環境條件就是很重要的資訊了,如物種的分類地位、生物學習性、地理分布,以及分布區的海拔、氣候和植被等等。
9.閱讀文獻和專著是需要積累的,要堅持不懈,多研究和教學工作恐怕一生都要堅持閱讀新文獻和著作。讀文獻有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閱讀量大了,積累多了,需要總結的方面就多了。這樣日久天長,通過知識的整合,知識框架會逐漸完善,自己肚子裡的「貨」就會感覺逐漸充實起來了,用和取的時候就會很自如。
10.從初學者到專家的轉變,只是乙個時間問題。資訊就是資源,知識就是資訊的積累和過濾、整合。無論參加學術會議,還是討論會,有些人說了很多,占用很多時間,但你會感覺沒有多少新的資訊或知識,但有些人一開口,話不多,你馬上就會感覺到人家肚子裡知識的儲存量,激烈爭論的氛圍,會立即安靜下來,聽眾會被吸引,這就是所謂的專家了。專家不是萬金油。博士畢業後,都應該成為乙個領域的專家。再磨練積累幾年,就一定會是名副其實的專家了。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該記的就要記,做學問,捷徑不多。勤能補拙,書山有路勤為徑嘛。還要記住「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道理,如果興趣太廣,面面俱到,在資訊時代,成為萬金油是可能的,但要成為專家可就難了。
(王德華
2008.12.9, 12.12
晚補充)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
王德華的部落格
研究興趣:動物生理生態學
研究生要注意閱讀本領域主流期刊的** (王德華 2008.12.4)
我的研究生有些閱讀興趣過於廣泛,平時不是很注意閱讀本領域的**。我留意很久了,終於在上週的組會上很認真地給研究生們提出來了:希望他們要熟悉本領域的主流學術期刊,注意閱讀本領域主流期刊的相關**。
但是很快問題就出現了,有些研究生們都畢業了,還不了解自己專業的主流期刊,不熟悉本領域國際上的主流實驗室,主流的科學家,自然對於自己的領域沒有完整的知識結構。懵懵懂懂發表了幾篇**,糊里糊塗畢業了,走出去了,才發現前面一片茫然。看來,條件太優越了,如果不妥善利用這些條件,不但不會促進工作,反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
研究生教育就是專業教育,是各種能力的技能培訓,肯定不是萬金油教育,蜻蜓點水要不得,一知半解更不可取。當今的文獻真的是浩如煙海了,自己頭腦要是再不清楚點,在大海浬蹬達那麼幾下子,沒有沉底就是很幸運的,但是你還是沒有看到邊啊,甭說游到邊了。在遼闊深邃的大海浬,很容易迷失方向的,當然迷失方向也是很可怕的。科學研究迷失了方向,很吃虧的,等你回來的時候,時間也已經過去了。有些起步晚的,已經跑在你前面去了。迎頭追上去不很容易,仰天長嘆也無濟於事。只有苦惱啊。誰造成的?自己造成的。雖說不是苦酒,自己釀造的只有自己喝啊。
我希望我們組的研究生們,不管畢業的,還是在學的,要想辦法完善自己,熟悉自己的專業領域。廣泛獵取知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自己專業領域的基礎上,發展拓延研究領域是比較容易的。研究生生活也是很短暫的,不知不覺就「出徒」了。
建議我的學生們除了google 外,還是直接到這些期刊的**上,瀏覽每一期的**。時間長了,哪些是本領域的「牛人」你就會熟悉了,哪些**是新的內容(領域),也會有個判斷。
導師如何給研究生分配題目?
半年的自由選題時間主要是培訓研究生查閱文獻、閱讀文獻、把握文獻等方面的能力,是培訓他們發揮個人的獨立性和創造力過程。這段時間,他們隨著文獻的逐漸積累,對研究組工作的逐漸理解,火花也越來越多,有時候一天乙個想法。文獻讀得越多,思考越多,對科學問題的把握和理解就越到位。有些悟性好的同學,逐漸就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思路,有些動作快的同學很快就抓住自己感興趣的科學問題,並設計好了實驗,進入了實驗收集資料的階段。
如果半年開題時間過去了,有些研究生還沒有自己找出乙個清晰的研究思路,還是模糊著的話,那麼這個時候導師將早就考慮好的幾個研究領域(或者比較具體的題目)提供給他們,讓他們進行選擇。有時候出於研究組的工作計畫和安排,可能就沒有多少選擇的餘地了。導師定向安排課題任務,然後讓學生針對具體的題目,縮小文獻閱讀範圍,盡快確定實驗方案,開始資料收集。邊實驗,邊思考。實際上就是再給學生一段時間,讓他們獨立設計實驗,目的還是培養實驗設計(開題)的能力。
經過一段時間的煎熬,每個實驗設計成形後,都需要在組會上進行報告和討論,有時候我們會邀請相關的老師參加。如果每年的中期考核時間寬裕的話,通過考核,與相關老師進行交流是個好機會。
至於課題的難易程度如何把握?這也是跟很棘手的問題。但是研究生的主要目的是掌握技能,通過完成相應的課題,完成自己的學業。因此科學問題主要依賴於理論和實際意義。但從題目的難易程度上看,一般碩士和博士生不是很明顯區分開。但工作量和具體要求是要不同的。碩士生的課題量要小,目的性要明確,可預見性要強。博士生的課題深度需要再進一步,有時候還不能很好地能預料實驗的結果。另外在日常指導過程中,導師的指導方式對於不同的學生也是不同的。碩士生要有很具體的指導,博士生主要加強討論,自由的空間會大一些。至於工作量的設定,也是根據學生的學習和實驗時間來確定的。
那麼是否會遇到**延遲的事情呢?一定會遇到的。科學研究不是每個步驟都**得很好的,設計和實施還是有距離的。有時候不可預料的事情很多,實驗條件的變數也很多,因此不能按照課題設計的時間進度完成研究計畫是可以理解的。要及時根據情況做出計畫調整。如果需要延期,則要提前安排。實際上,所謂的延期一般是根據學籍和助學金而言的,嚴格說起來,研究生的研究和學習時間應該取決於研究課題的實施和進展。如果進展順利,則會按照原計畫完成課題,要是不順利,則應該調整方案後,繼續工作,直到完成設計的課題任務。當然在實際中,這一步很難做。
簡而言之,有幾個步驟:
1。熟悉研究組的工作基礎和相關研究進展,發現尚存在的問題。
2。熟悉文獻,了解國內外相關研究進展,學科方向趨勢和關注的重要問題。
3。根據研究組承擔的科研專案,結合自己的興趣和背景,確定方向,完成開題報告。
4。完善開題報告,廣泛徵求意見,在研究組和考核小組會議上報告和交流。
5。(碩士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時間,確定適合自己的題目,但也應該是學科領域關注的學術問題。
6。制訂切實可行的研究計畫,一旦確定時間和計畫表,嚴格遵守實施,完成研究計畫。
不知道是否回答了劉老師的問題。感覺邏輯性還需要進一步整理。今天有點累了,先放在這裡,供大家討論,提出建議。謝謝各位了。
(王德華 2008.11.9)
關於閱讀文獻
準研一剛入學的時候,師兄曾教過一些閱讀文獻的注意事項,我覺得非常有用,因此總結並記錄下來。一.這個 研究什麼問題 三點 第一 本文要解決的問題 problem 第二 目前面臨的挑戰 challenge 第三 寫作動機 motivation 這三點一定要仔細深究一下。1.要解決的問題 problem ...
如何閱讀文獻
文獻分類 文章全名 作者 刊物縮寫 出版年給文章命名,用多級目錄分類對文章進行分類,文獻累計到一定程式就分類採用硬拷貝的方式進行集中整理。當一篇文章涉及多個主題的時候,多級目錄分類就不太靈光了,我目前的做法是部分兩邊都放 部分只放最重要的主題。將我的博士 分成6個小方向。然後將資料分成6個部分。每個...
如何閱讀文獻
閱讀文獻應該是乙個由點到面再到點的過程。選取當下研究中的乙個熱點話題,檢索較全的文獻。知道目前對這個問題的共同看法和分歧。然後,擴充套件開,逐步擴充套件自己的視野,構建個人的專業知識結構和看法。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以後,對於繁雜的文獻,要有個人的判斷。追蹤某個專題 某個專家的研究進展,比較對於同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