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資訊的常見定義:
①資訊是表現事物特徵的一種普遍形式;
②資訊是資料加工的結果;
③資訊系統有序的度量;
④資訊是表現物質和能量在時間,空間上的不均勻分布;
⑤資訊是資料的含義,資料是資訊的載體;
⑥資訊是幫助人們作出決策的知識;
2.依照資訊產生方式可以分類:
①自然資訊:自然界的事物以及事物之間內在的聯絡的表徵;
②人工資訊:人們依據物質運動,利用一定手段,人為地進行表徵和描述;
③綜合資訊:是指在人類社會中,自然資訊和人工資訊的整合;
3.資訊與資料,知識的區別:
①資料是記錄下來的可以鑑別的符號和數字,是指客觀實體屬性的值;
②資訊是資料加工的結果,是對資料的解釋;資料成了資訊的載體;它更直接,明確的反映客觀事物的本質;
③知識是人類社會實踐經驗的總結,成為資訊的融合體;
**知識=事實+規則+概念;
**事實:事物的常識,屬性,狀態;是靜態的知識;
**規則:事物的行動或行動之間的相互依賴,相互觸發的因果關係;動態的知識;
**概念:分為控制和元知識;控制就是有關問題的求解步驟,技巧性的;元知識就是關於知識的知識,包括使用規則,解釋規則,檢驗規則;
④資料和資訊只有轉變為知識才能轉變為決策的力量;
4.資訊的基本特徵:
①資訊的客觀性;
②資訊的共享性;
③資訊的價值性;
④資訊的時效性;
⑤資訊的無限性;
5.管理資訊的定義:管理資訊是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收集的資料經過加工處理,給以分析解釋,明確定義後,對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產生影響的資料;
6.管理資訊的特點:
①原始資料**的離散性;
②資訊資源的非消耗性;
③資訊處理方法的多樣性;
④資訊量大;
⑤資訊的發生,加工和應用在時間,空間上的不一致性;
7.管理資訊的分類:
①按資訊的穩定性分類:
**固定資訊:具有相對穩定性,重複使用,不發生質的變化;是企業一切計畫和組織工作的重要依據;
**流動資訊:作業統計資訊,不斷更新,反映生產經營過程中實際程序和實際狀態的資訊;一次性使用價值;
**固定資訊約佔企業管理系統中周轉總資訊量的75%,整個企業管理系統中的工作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固定資訊的組織;
**固定資訊主要由以下三個部分組成:定額標準資訊,計畫合同資訊,查詢資訊;
②按決策層次分類:
**戰略資訊:提供給企業高階管理者,進行戰略決策使用;(外部資訊,非規範化,資訊量小)
**戰術資訊:提供給企業中層管理人員,供完成大量計畫編制,資金周轉,資源分配;(綜合性,具體性)
**業務資訊:提供給企業基層管理人員,供執行已制定的計畫,組織生產或服務活動使用;(資訊量大,規範化)
8.資訊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
①資訊是企業經營管理的決策基礎;
②資訊是企業在經營管理中有效控制的前提;
③資訊是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組織手段和協調工具;
④資訊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競爭力的手段;
⑤資訊是提高企業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
9.管理資訊系統的概念
(1)系統的概念:系統是由相互聯絡相互作用的諸要素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可以說,簡單的系統模型應該是輸入,處理,輸出的集合;
(2)構成系統必須的三個條件:
**具有兩個以上的要素;
**要素之間要相互聯絡,相互作用;
**要是之間的聯絡與作用必須產生整體功能;
(3)系統的分類(按照組成系統的要素的性質):
**自然系統:由自然力而非人力所形成的系統,天體系統,氣象系統;
**人工系統:經過人的勞動建立而建立起來的系統(管理系統,人造物質系統,人造概念系統)
**復合系統:自然系統和人工系統相結合的系統,如農業系統,環境系統,水利工程;
(4)系統的特性:
**目的性;
**相關性;
**層次性;
**整體性;
**環境適應性;
10.資訊系統:
①以資訊現象和資訊過程為主導特徵的系統成為資訊系統;
②從技術上定義:資訊系統是一組由收集,處理,儲存和傳播資訊組成的相互關聯的部件,用以在組織中支援決策和控制;同時還可以幫助管理者和工作人員分析問題,解決複雜問題和創造新產品;
③資訊系統輸入的是資料,經過加工處理後輸出各種有用的資訊;
④資訊系統用以實現決策,控制,操作,分析問題和創造新產品及其服務所需資訊的收集和加工
⑤資訊系統還需要反饋,它將輸出資訊返送給組織的人員,以便他們評價或校正輸入;
11.管理資訊系統:
**管理資訊系統是資訊系統在管理領域應用發展起來的乙個重要分支,是繼電子資料處理系統之後資訊系統發展的乙個新階段;
**管理資訊系統是用系統的思想建立起來的,為乙個組織(企業)的各級領導提供管理決策服務的資訊系統;它由三種互不相同的系統構成,即管理系統,處理系統和傳輸系統;
**管理資訊系統的主要特點:
①在企業管理中全面使用計算機;
②應用資料庫技術和計算機網路;
③採用決策模型解決結構化的決策問題;
**總之,管理資訊系統的三要素是:系統的觀點,數學的方法和計算機的應用;
12.管理資訊系統的功能:
①資訊的收集;
②資訊的組織和儲存;
③資訊的處理;
④資訊的傳遞;
⑤資訊的提供;
13.管理資訊系統的結構:
**基本結構:
①資訊源:資訊的產生地;
②資訊處理器:能完成資訊的管理儲存,加工處理,傳遞,顯示及提**用等功能的計算機軟體和硬體裝置;
③資訊使用者:資訊的使用者,它利用資訊進行決策;
④資訊管理者:資訊系統的設計和實現,並負責資訊系統的執行,維護和協調的工作;
**基於管理層次的系統結構:
①最基層是業務處理層(dps):業務處理系統,處理企業的各種具體業務;
②第二層是執行管理控制層(mis):包括執行管理和中層管理層;在執行控制層主要有操作控制系統,它由支援日常執行和控制的資訊資源組成;在管理控制層,主要任務是管理控制和制定戰術計畫;結構化的決策,是戰術性的常規化決策;
③第三層是戰略管理層(dss):處理長期和全域性性的問題,決策是非結構化和半結構化的決策;
**基於組織功能的系統結構:具有相對獨立並與管理職能結構平行的資訊系統結構,適用於企業內部各個職能部門日益加強的經濟聯絡和各個部門對資訊日益增多的需求;有利於克服大企業中上層管理機構各個職能部門之間資訊重複和迂迴傳遞的現象;
①銷售管理子系統;
②生產管理子系統;
③財務管理子系統;
④ 物資管理子系統;
⑤人事管理子系統;
管理資訊系統
人 計算機組成的管理資訊的收集,傳遞,儲存,加工,維護和使用的系統。他是乙個以資訊科技為工具,具有資料處理,控制和輔助功能的資訊系統。他是乙個人機系統同時也是乙個一體化整合系統 資料一體化和系統開發一體化 以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軟體開發技術三大技術為基礎。1.按核心業務分類 電子業務,電子政務,電...
理解管理資訊系統
1.資訊與資料的區別是什麼?資料是客觀存在的可鑑別的符號,資訊以某種目的處理資料後產生的有組織的 結構化的資料。2.資訊與知識的區別是什麼?資訊是客觀層次的,是對客觀事物的整理。知識是人的主觀層次的,是對資訊進行加工和應用後得出的對事物的認識。3.舉乙個同一主題不同級別的資料 資訊 知識 智慧型的例...
理解管理資訊系統
1.資訊與資料的區別是什麼?答 資訊是具有關聯性和目的性的結構化 組織化的資料,而資料是記錄客觀事物的 可鑑別的符號。2.資訊與知識的區別是什麼?3.舉乙個同一主題不同級別的資料 資訊 知識 智慧型的例項。答 漢字的筆畫類似於資料,而漢字的個體如同資訊,把不同的筆畫進行整理則傳遞不一樣的資訊,詞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