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6 浪潮之巔(part1)

2022-04-05 14:33:03 字數 2523 閱讀 1394

——對於乙個人來講,一生能夠趕上一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也就足夠了

近一百多年來,總有一些公司很幸運地站在了技術革命的浪尖上。而一旦處在那個位置,就算只用隨著潮流的發展而前行,也能安安穩穩地發展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直到下一次浪潮的逼近。

雖然我現在沒有任何就業經驗,但是淺淺了解了一百年來那些偉大的公司的歷史,和科技浪潮對它們的影響之後,我對自己以後的專業選擇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我的大學,a是最為青睞的專業,當然我也幾乎已經決定選擇它,但我讀完之後在思考:我為什麼想要選擇a?因為得益於我國的體制,a仍屬於國家壟斷的範圍,進入了這個領域就像占領了一塊很少有強敵競爭的領地。如果a在技術革新當中受到衝擊,行業不斷萎縮該當如何?我知道這樣的概率很小,我也知道很大概率地國家會予以保護,我只是想要找到乙個理由離開:因為我深知正在發生的技術革命:人工智慧。其實在20世紀50年代開始計算機領域便有了對人工智慧的研究,然而正如短命的蘋果總裁斯庫利的高階記事本想法生不逢時,受限於計算量、儲存量,一直難以有所運用。而我預感到十年後抑或是數十年後即將發生的計算機硬體革命(採用非半導體的底層實現(可能是量子也可能是生物蛋白))將會把人工智慧的研究推向浪尖。而我,應該把握住這一次機會,並且盡情享受它。

at&t的前身是貝爾**公司,在**行業的壟斷讓它立於不敗之地。一百年裡它都在浪尖不緊不慢地發展,而最後的無線通訊和網際網路讓這個通訊領域的老字型大小分崩離析,也葬送了家喻戶曉的貝爾實驗室。

就算在新的浪潮中做不到領航者,像這樣的乙個大公司,後發制人也足以分一杯羹,然而為什麼at&t會在巨變中喪命?

1)  內因:

at&t的總裁們並不真正擁有公司。在以前,美國的反壟斷司法部緊跟著它並起訴要求它拆分,而20實際末,它卻不斷地拆分自己,只是為了華爾街投資者們的**能在短期內飆公升。它們之中不乏遠見者,但是根本左右不了董事會,更何況公司的長期利益和他們沒有太大關係(至少在那裡的財務管理中)。而作為華爾街的投資者們,他們關心的是手中的**何時能夠翻番。

2)  外因:

如果說內因是華爾街和at&t自己的貪婪和短視,那麼網際網路的興起從外界徹底擊垮了這個帝國。很簡單,當人們有了乙個不要錢的實時通訊方式之後,就沒有人再為一分鐘三美元的國際長途買單了,從如今全美所有的**業務也不過幾億美元就可以看出這個行業的沒落。

不同於at&t,ibm如今在計算機服務、軟體、資料庫領域仍是當之無愧的佼佼者。ibm公司可能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成功地逃過歷次經濟危機,並且在歷次技術革命中成功轉型的公司。

ibm能成為科技界的常青樹,要歸功於它的二字秘訣:保守。毫無疑問,保守使得ibm失去了無數發展的機會,但是也讓它能專注於最重要的事情,並因此立於不敗之地。

ibm是乙個成功的公司,在兩次革命中都選擇了至少不能稱之為錯誤的選擇:

1)電子技術革命:

可以說17世紀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絕大多數的研究都集中於機械領域。在戰後電子管引發的革命當中,ibm的創始者老華生戲劇性地與他的孩子爭鋒相對,老華生認為電子的東西不可靠,而小華生認為電子產品才是未來的趨勢。而這在當時以及後來數十年間,計算機僅僅用於科學計算、統計製表的年代,已經是很敏銳的判斷了,當然也有另一方面的原因:企業的專業性。因為ibm長期製造**處理機械,它了解這方面的需求,由此也洞察到了未來的走向。

2)全球資訊化:

並不是公司沒有意識到資訊的全球化,事實上直到今天,ibm pc仍然是個人電腦的代名詞,但這一廣闊的領域卻是ibm自己放棄的,最主要的原因有三:

a)         ibm的基因:無論是在機械時代,還是在電子時代,它的客戶群基本上都是**部門、軍隊、銀行、大企業和科研院校,因為一單的利潤就可以達到數十萬單pc的利潤,況且服務終端客戶相比而言就費勁多了。

b)         反壟斷的後遺症:當時的反壟斷調查(當然也有對待pc的心態的影響)讓它無意於阻止compaq、dell的在pc領域的模仿和做大。

c)         微軟的崛起:可以說,蓋茨是一名奸商,他曾利用合同的漏洞、拖字訣的合作坑過ibm兩次,也是因此,ibm在pc的浪潮之中落在了隊伍的後面。

因為pc的效能不斷提公升,它曾險些在第三次浪潮中喪生,凡物窮則思變,幸有郭士納將它大力轉型到服務領域,ibm才能仍屹立於世界之巔。上個世紀九十年代,ibm和at&t走了兩條截然相反的路。at&t是將乙個好好的公司拆散賣掉,而ibm則是將分出去的公司整合回來,打造了乙個從硬體到軟體再到服務一條龍的航空母艦。今天看來,毫無疑問郭士納是對的,他雖已經不再擔任ceo了,但是,ibm依然沿著他確立的方向發展。

at&t曾是**業的代名詞,而它的貝爾實驗室曾是創新的代名詞,現在這一切已成為歷史。雖然其中不乏遠見者,但它所做出的每乙個重大決定在當時的情況下都是很難避免的,即使知道這樣做事錯的,因為沒有人對它的十年百年後的發展著想。

ibm也曾險些擁有at&t一樣的命運,它也曾經歷過分家,不過ibm有郭士納而at&t沒有那麼幸運了而已,當然郭士納能力挽狂瀾也是因為ibm在仍有巨大需求的領域裡有深厚的技術積澱,否則這頭大象再難以起舞了。

從兩家公司的一盛一衰之間我學會了很多東西,也深刻感受到大學生活和企業生活的巨大差異,在開放的市場之中,沒有一家公司能安然地享用巨大的蛋糕。另外,一種新技術代替舊技術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人生最幸運之事就是發現並順應這個潮流。而在新的浪潮到來之際,可能它是虛假的,但是如果你不理睬它們,它們必定會吞沒掉你的產業。

《浪潮之巔》讀書筆記1

考試周將近,課餘時間也不是太多。今天晚上抽空看了看 浪潮之巔 一看就瞅見了第二章 水果 公司的復興,於是我就跳過了前兩章,直接看的第三章。無疑,賈伯斯是個傳奇的人,他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我曾經看過關於喬幫主的書籍和兩部電影。其中有一本書印象比較深刻,講的是蘋果產品和專利之間的事情的。談到科技創新就繞...

《浪潮之巔》讀書筆記

下面引用亞馬遜的推薦語 浪潮之巔 不只是一本歷史書,除了講述科技頂尖企業的發展規律,對於華爾街如何左右科技公司,以及金融風暴對科技產業的衝擊,也多有著墨。此外,浪潮之巔 第2版 套裝上下冊 也著力講述很多尚在普及或將要發生的,比如微博和雲計算,以及對下一代網際網路科技產業浪潮的判斷和 因為在極度商業...

讀書筆記 浪潮之巔

偶然間在豆瓣看到了這本書 發現國人寫的書評分竟然有那麼高就開始看了 在我看完後印象裡,這本書是一本it史書 也是一本教程 可能對業界牛人來說裡面講的幾種基本原理,什麼摩爾定律 安迪 比爾定律 反摩爾定律,還有作者總結的70 20 10律 諾威格定律之類的都很熟悉 但這的確減少了我不少一直以來對it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