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有很多人討論過ilist和list的區別,恩,我也贊同其中的一些觀點,其實他們二者也是有優有劣的,看你著重用在哪個方面,先貼一下我贊同的意見,基本上也都是網友們總結的。
首先ilist 泛型介面是 icollection 泛型介面的子代,並且是所有泛型列表的基介面。它僅僅是所有泛型型別的介面,並沒有太多方法可以方便實用,如果僅僅是作為集合資料的承載體,確實,ilist可以勝任。其次, ilist <> 是在 .net framework 2.0裡面才支援的
1. 不過,更多的時候,我們要對集合資料進行處理,從中篩選資料或者排序。這個時候ilist就不太好使了。因為他的效率要慢。後面會一一講到。
2、ilist <>是個介面,定義了一些操作方法這些方法要你自己去實現,list <>是泛型類,它已經實現了ilist <>定義的那些方法
ilist ilist11 =new list ();
list list11 =new list ();
這兩行**,從操作上來看,實際上都是建立了乙個list物件的例項,也就是說,他們的操作沒有區別。只是用於儲存這個操作的返回值變數型別不一樣而已。
那麼,我們可以這麼理解,這兩行**的目的不一樣。
list list11 =new list ();
是想建立乙個list,而且需要使用到list的功能,進行相關操作。
而ilist ilist11 =new list ();
只是想建立乙個基於介面ilist的物件的例項,只是這個介面是由list實現的。所以它只是希望使用到ilist介面規定的功能而已。
3.介面實現松耦合...有利於系統的維護與重構...優化系統流程...鼓勵使用介面,這樣可以實現功能和具體實現的分離.
這些說的都是有道理的,那麼接剛才第一點的話題說,為什麼說用到資料處理,或者排序ilist就不太好使了呢。這個也是要根據資料量來的。我做了如下測試
public class testclass
public string name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private static void listtest()
int count = 0;
foreach (var tc in list1)
} => i.id);
timer.stop();
console.write("count:" + count + ", list time:");
console.writeline(timer.elapsed.ticks);
timer = new stopwatch();
timer.start();
ilistlist2 = new list();
for (int i = 0; i < 10000000; i++)
int count2 = 0;
foreach (var tc in list2)
} => i.id);
timer.stop();
console.write("count:" + count2 + ", ilist time:");
console.writeline(timer.elapsed.ticks);
console.read();
} 當我們都去遍歷ilist和list的時候,注意我取的資料是1~1000之間,經過反覆測試,ilist的效率確實是要低一些。那就更不用說資料量更大的時候,請看輸出框:
但是,當我取的資料是1~500的時候, ilist似乎效率還是要慢一些。
另外,可能有的朋友會說,你把前面的for迴圈放在外面比較呢,這個我也做過測試,結果還是一樣,list效率要好於ilist
同樣的方法,我測試了,ilist和list的orderby的效率,list均有勝面,高效一籌。所以,什麼時候用ilist和list自己去斟酌,當你用到設計的時候當然是ilist合理一些。用做資料容器遍歷或者排序,還是選擇list好一點。
歡迎批評
mysql redis mongodb效能比較
1 redis所有資料都是放在記憶體中的,持久化是使用rdb方式或者aof方式。2 mongodb的所有資料實際上是存放在硬碟的,所有要操作的資料通過mmap的方式對映到記憶體某個區域內。然後,mongodb就在這塊區域裡面進行資料修改,避免了零碎的硬碟操作。至於mmap上的內容flush到硬碟就是...
Mysql count 的多種使用方式效能比較
mysql的count函式用於統計符合條件的記錄數,常用的方式有 1 count 2 count 1 3 count id 4 count col 首先需要明確一點 count函式對於返回的結果集,一行行地判斷,不會統計null值。初學者經常會糾結到底應該使用哪種方式做計數,實際上這四種計數方式是有...
搭建效能比squid高很多的varnish伺服器
varnish是一款高效能的開源http加速器,挪威最大的 使用3臺varnish代替了原來的12臺squid,效能比以前更好。varnish的作者poul henning kamp是freebsd的核心開發者之一,他認為現在的計算機比起1975年已經複雜許多。在1975年時,儲存媒介只有兩種 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