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藥物研發過程中,究竟哪些儀器需要使用記錄?

2021-10-14 06:48:30 字數 719 閱讀 3649

最近遇到幾個標本充分體現了手工操作的重要性,固然手工方法步驟繁瑣,人員變異大,質控困難;但作為儀器的補充還是很有意義的,以下幾個例項分享;

1.血常規 --------

白細胞,紅細胞,紅細胞壓積,血小板,白細胞分類計數這些專案手工計數比較簡單也不需很特殊的試劑;(血紅蛋白需要文齊氏試劑目前我們科室沒有)新生兒白細胞數值的校正、血小板的假性凝聚及紅細胞冷凝集可以通過血塗片解決,還有其他影響因素所致的結果不准,使用手工計數的方法可以加以排除。

2.凝血-----------------

前幾天,有一骨科年輕男性患者查凝血測試,當天操作人員報告pt12.1;aptt不凝;fbg2.41;tt19.2;重新複查aptt仍不凝,報告危急值;第二天醫生再次開單為該患者做凝血,正好趕上我值班,結果與前一天差別不大,感覺挺奇怪,一般常見使用抗凝藥物過量導致aptt不凝同時伴隨tt不凝(肝素但非低分子肝素),於是檢視儀器原始結果顯示----;報警:凝集曲線異常(sysmex ca-1500);傳輸到lis時顯示99999.99;lis設定99999.99為不凝;採用手工方法測試3次分別為26.8;29.4;27.2;隨報告為27.2

3.血糖----------

主要還是條件限制,儀器年頭長,穩定性重複性準確性不用說,有時碰見結果高的複查3遍3個數一次天上一次地下一次中間飄忽不定,每次使用都在熬,熬乙個算乙個;但是還是要出報告啊,那就得各想各的辦法保證結果的準確了。最常見的血糖實在不放心就用尿試紙條複查看一下大概,或者與快速的對一下。

關於研發過程中的思路

一般我們在研發過程中,控制會議,會遇到很多問題。有些人看的很長遠,但是過於理論化,實際實現起來,成本過高,這就是我們常說的over design 有些人只看眼前,認為能用就行。這時候主持人要思路清晰,匯集各方的精髓於己,加工運用。以下是個人的思路 臨時方案 最終方案 過渡方案 從臨時過渡到最終的方案...

研發過程中需要進行的測試

1 介面單元 邊界測試 使用golang的test單元測試方法,每個介面必須在test目錄下存在對應的單元測試檔案,並進行自我測試,包括rpc層和web層,缺一不可。在單元測試中,必須對於使用者輸入的引數全部認為可能非法,檢查進行邊界錄入異常檢查,並測試通過。2 介面壓力 疲勞測試 介面壓力測試統一...

研發過程中的質量度量

測試工程師,本質上就是產品的質量檢查員。我們把開發做好的產品拿過來進行檢測,從而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作為測試,我們應該是比產品更懂技術,比開發更懂產品。測試人員,對於產品的業務邏輯,可能會比產品同學還要更為明白。這樣來說,測試對於產品質量的把控尤為重要。在測試中,從底層的白盒測試,再到ui層的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