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京劇舞台不像現在這樣的「鏡框式」,一面對著觀眾,三面都是後台;而是三面「開放」,只有後邊是「後台」的。舞台上也根本沒有現在這樣的幕布,只有舞台後部的一張彩色繡花大帳子,帳子的左右兩側各開了乙個門,掛著門簾。從觀眾這邊看過去,左邊的門,叫作「上場門」;右邊的就是「下場門」。這樣的一套裝置,在京劇有了幕布與布景後,就被稱之為「守舊」了。
在《中國京劇史》一書的中卷,刊載了一張極為珍貴的京劇現場演出照,是楊小樓演出的《連環套》。那張**非常清楚地展示了當時京劇的樂隊在舞台上的位置:靠近上場門的是掌握鼓板的鼓師;靠近下場門的,則是演奏京胡的琴師,其他樂師則分坐在他們之間。
正因為京劇的樂隊是坐在舞台正中的,所以才被稱為「場面」——過去,在京劇開始演出前,樂隊先要坐在那裡敲打三遍。叫作「打通(讀tòng——去聲)」。那更是直接在展示京劇的「場面」了。
後來,京劇舞台上出現了幕布與布景,樂隊當然就不能再放在舞台**。這才移到舞台的一側去了。
50年代初,因為京劇樂隊的擴大和現代型劇場的建設形成,還曾經有過將樂隊放在舞台前的樂池裡的情況。但後來發現那樣的話,樂隊的演奏就會形成一堵「音牆」,把演員的演唱聲音全都封閉在舞台上了,觀眾根本聽不見。所以很快就取消了這種做法。連「樣板戲」那麼龐大的樂隊大都也沒有再次移到樂池裡去(個別有例外)。
最初將樂隊移到舞台旁邊時,樂隊也還是完全暴露在舞台上的。後來才漸漸向「內」移動,「躲」進了邊幕後。為了進一步淨化舞台,後來還在放樂隊的邊幕與舞台面之間加上了一塊像「紗窗」似的大隔板,使得樂隊的主奏樂器演奏者能夠看到舞台上演員的表演,而觀眾則看不見樂隊了。
近一二十年間,京劇的樂師越來越受到重視(這是很正確的,大大的好事),有些名琴師往往被故意從邊幕後「推出」來,坐在觀眾能夠看得見的地方(當然也還是在側幕條的旁邊)。他的一些突出的演奏技巧,再配合以演奏者激烈的演奏動作和表情,往往就會更多地被觀眾報以熱烈的掌聲。
這種做法固然也符合「間離效果」的原則,但多少還是有點「攪戲」,似乎不足為法。因為戲劇終究還是應該以舞台上演出的故事為中心啊。
所謂的位置問題
在cocos2d x中,常通過sprite的boundingbox 方法來獲取該sprite的邊框,這個邊框最常用的用途就是做為碰撞框了。但是如果你在乙個sprite 比如a 中通過addchild加入乙個子sprite 比如b 則b通過boundingbox 獲取到的邊框,比如boundingbo...
drawtext的位置問題
如圖所示,文字的內容安排,文字有一條基準線 baseline 為x軸,向下的方向上為y軸,所以在基準線 下方的為正值,在基準線上方的為負值在基準線距離文字矩形區域頂部距離為top值,距離文字矩形區域下面的底部距離為bottom值,在文字本身上,基準線距離文字本身的頂部為ascent 底部為desce...
MoveWindow位置不對的問題
由於以前設計到介面的設計非常少,但現在的工作涉及到這個,所以記下來,怕以後還遇到類似的問題。在調整介面的時候,需要移動乙個按鈕,但是只要一移動,問題來了,在對話方塊上,死活顯示不出來,原始 如下 m but.getwindowrect rc m but.movewindow rc 後來記起來了,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