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安裝完成之後,需要進行一些基本資訊設定:
1.設定使用者名稱
$ 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your name"
2.設定使用者郵箱
$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email protected]"
注意:該設定在github主頁顯示誰提交了該檔案
git config --global 引數,有了這個引數,表示你這台機器上所有的git倉庫都會使用這個配置,當然你也可以對某個倉庫指定不同的使用者名稱和郵箱.
3.檢視設定
git config --list
什麼是版本庫呢?版本庫又名倉庫,英文名repository,你可以簡單理解成乙個目錄,這個目錄裡面的所有檔案都可以被git管理起來,每個檔案的修改、刪除,git都能跟蹤,以便任何時刻都可以追蹤歷史,或者在將來某個時刻可以「還原」。所以,建立乙個版本庫非常簡單,首先,選擇乙個合適的地方,建立乙個空目錄:
例如:我在h:碟符下建立資料夾mygit,然後開啟,接著在該目錄下右鍵git bash here
1.建立資料夾
2.在檔案內初始化git(建立git倉庫)
進入test資料夾 cd test
初始化git git init
注:1.如果看不見,設定電腦顯示隱藏檔案
2.初始化一次後,以後就不用在該資料夾下初始化了(即使把下面示例中建立的檔案刪除,重新建立新的檔案,都不用再進行初始化操作了)
3.向倉庫新增檔案
(1)建立檔案
touch 檔名
注:建立完檔案,檢視狀態 git status
(2) 將檔案從工作區提交到暫存區
git add 檔名
執行上面的命令,沒有任何顯示,這就對了,unix的哲學是「沒有訊息就是好訊息」,說明新增成功。注意 : 可反覆多次使用,新增多個檔案
檢視檔案狀態 git status
(檔案在工作區時,檔名是紅色,在暫存區時,檔名是綠色)
(3)提交檔案到倉庫
git commit -m'提交描述'將檔案從暫存區提交到倉庫
簡單解釋一下為什麼git新增檔案(在建立好檔案的前提下)需要git commit
命令,-m
後面輸入的是本次提交的說明,可以輸入任意內容,當然最好是有意義的,這樣你就能從歷史記錄裡方便地找到改動記錄。嫌麻煩不想輸入
-m "***"
行不行?確實有辦法可以這麼幹,但是強烈不建議你這麼幹,因為輸入說明對自己對別人閱讀都很重要。實在不想輸入說明的童鞋請自行google,我不告訴你這個引數。git commit
命令執行成功後會告訴你,1 file changed
:1個檔案被改動(我們新新增的hello.py檔案);0insertions
:插入了零行內容(hello.py中目前沒有內容)。
add
,commit
一共兩步呢?因為commit
可以一次提交很多檔案,所以你可以多次add
不同的檔案,比如:
$ git add file1.txt
$ git add file2.txt file3.txt
$ git commit -m "add 3 files."
1.修改檔案
我們檢視檔案狀態:是 modified : hello.py
2.接下來提交檔案到暫存區,最後提交檔案到倉庫(過程同上)
1.刪除檔案
rm 檔名
2.從git中刪除檔案
git rm 檔名
3.提交操作
git commit -m'提交描述'
git init 初始化乙個git倉庫
git status檢視檔案的狀態資訊(看檔案處在哪個區域)
git add檔名 將檔案從工作區提交到暫存區
git commit -m'提交描述'將檔案從暫存區提交到倉庫
為什麼有些技術人員不寫部落格?
常有人跟我討論我在blog上發布過的博文,有時候他們還希望我來撰寫某些文章。在討論的過程中,我幾乎總是會問為什麼你自己不開乙個部落格,或者為其他人的部落格做些貢獻呢?當我在引導他們為技術類的主題寫一些博文時,極少有人對此感興趣。我的母親總是告訴我 以及她的學生們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她說,寫作可能...
為什麼有些檔案上傳後無法管理
對於ide或sata硬碟來說,幾十g的資料,上百萬的檔案量,在頻繁的檔案讀寫操作中有時會出錯www.cppcns.com,具體表明是,一些檔案無法管理了,無論在ftp或在伺服器的資源管理器中都無法管理,點選這些檔案的屬性,可以發現,檔案的程式設計客棧安全結構損壞了,如何解決這種情況呢?可以這樣,執行...
易寶典 為什麼有些資料夾無法訪問 刪除?
宣告 歡迎批評指正 簡略 有使用者問小易 自己明明有管理員許可權,資料夾也沒有加密,為何還是無法訪問 刪除某些資料夾呢?這就要從檔案系統說起了。現在的作業系統基本上使用的都是 ntfs 檔案系統,高效可靠。它對檔案許可權設定的支援更是大大提高了其安全性。不過也有弄巧成拙的時候 例如,重灌系統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