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編碼中
四、編碼完成及自測
五、提測
六、覆盤
經常性重複一些流程,時間久了就容易越過一些步驟。eg:
這些問題看起來都很「幼稚」,其實暴露的問題就是開發流程不規範;沒有良好的程式設計習慣。雖然不至於每次都按照list羅列的步驟去執行,但是很有必要把一些基本的操作內化成一種習慣,一種優秀的習慣。
誰最了解這個需求?我覺得未開發前是產品;開發完成後就應該是開發人員,而不是測試。
開發人員要理解需求文件,最好的方式就是多看幾遍,從技術角度思考能否實現?如何實現?
不侷限於只了解自己開發的部分,而是要了解自己做的功能的上下文;
理解的越透徹,提出的疑問就越多,越能盡快、盡早的暴露問題。我就經歷過幾次需求理解不透徹,立馬開幹,做到一半發現做不下去了的情況,然後改方案、返工…
是否能夠順利編碼的最重要、最核心的環節。
不要覺得寫文件是浪費時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想清楚了再做,想清楚了,寫**時間其實是很短的,前提是一定要多想。
我們開發前,一般都有對應的技術文件,維護再wiki中。這麼做好處多多:
1)梳理技術設計思路;
2)組織的知識資產;
3)把iso、cmmi等認證所需資料融入到日常開發中。
需要做到:
1、考慮每個技術細節和技術實現難易點、寫清楚實現流程;
2、別人根據文件即可順利開發;
3、這個過程盡可能多的提出所有疑問:針對產品的?開發的?測試的?ui的?
4、快速、高效的出設計文件。
原則上乙個設計文件再過完需求的2-3h之內出來。
leader分配任務的時候都要考慮開發時間。自己寫完設計文件之後,對開發時間應該做到心裡有數。如果leader評估的開發時間和自己心裡評估的開發時間有出入,要及時提出來。
基於哪個分支來拉分支,不要基於「髒分支」拉**。
多人一起合作完成功能時候,為了減少**衝突,及時commit,及時提醒隊友git pull,會減少不必要的merge。
當手頭要做的東西很多,要記住:拆!
拆成乙個乙個功能點,每做完乙個功能點,及時commit。每個commit都是乙個完整的、小的點。不要在乙個commit中包含多個功能,好處是:一步一步紮實的向前走,確保每個開發完成的就沒有大問題,這樣避免開發節奏混亂。
eg:
git commit -m "feat:首頁配置-區域化logo"
;git commit -m "feat:首頁配置-區域化標題"
;而不要一次性把這2個功能都開發完了一併提交。
~~git commit -m "feat:首頁配置-區域化logo、區域化標題"(不推薦!)~
~
很多問題再編寫設計文件時候未必能夠發現,經驗表明,很多問題是在開發過程中發現的。
這個時候及時反饋,尤其涉及到影響開發進度、開發思路的問題,及時組織相關人員討論。
個人習慣是,開發對應的功能時候就順手維護sql指令碼,而不是開發完畢一次性維護。
好處是:避免遺漏。
1)如果有精力,寫單元測試最好。因為可重複執行;
自測的質量直接決定提測的質量。這是對自己**的負責,也是節省測試人員的時間。節省別人時間就是對別人工作的尊重。
確保本次開發涉及到的相關指令碼都已跑;
確保**都入測試分支,jenkin部署不遺漏。
部署完畢,不要覺得萬事大吉,要去看看對應的功能是否如期出現,然後通知相關人員對接。
開發流程是否順暢?
下次開發同樣的功能?開發速度能否提公升?實現方法能有哪些改進與優化?
技術難點在**?
跟產品、前端、測試、開發人員溝通是否順暢?
良好的編碼習慣
1 以簡潔明瞭的方式編寫c程式。通常把這種程式編寫方法稱為kis 保持簡潔 不要用古怪的方式編寫程式。3 計算機和編譯器是很好的教員。如果對c的某個特點沒有把握,編寫乙個簡單的程式,然後編譯並執行它,看看會發生什麼結果。4 在每乙個函式的前面加上描述函式用途的注釋。5 執行列印操作的函式所列印的最後...
養成良好的軟體編碼習慣
最近在看 軟體開發沉思錄 這本書,感覺第六章物件健身操這篇文章總結的不錯。主要描述了在oo設計模式下的一些軟體編碼規範。在此我將這些軟體編碼規範分享給大家,希望在軟體編碼規範上能給大家起到一定的幫助。編碼規範內容如下 1 方法只使用一級縮排。2 拒絕使用else關鍵字。3 封裝所有的原生型別和字串。...
C 編碼規範2 良好的程式設計習慣
詞語選擇 避免使用由經常使用的命名空間複製的型別名。型別名不能使用下列詞語。system collections forms ui 識別符號 包括引數名 中不要使用縮寫。如果必須使用縮寫 任何超過兩個字元以上的縮寫都使用camel大寫格式,即使這不是標準縮寫。命名空間 命名命名空間的一般規則如下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