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戰場機變之軍爭篇》

2021-10-06 13:38:49 字數 2109 閱讀 6810

《孫子兵法之軍爭篇》是戰場機變中的第一篇,也是《孫子兵法》的第七篇,主要講的是「凡用兵之法」。通過軍隊對「利」的看重,進行一步步的分析,提出了「風林火山」等概念。從軍隊的立命之本談起,一點點引出自己的觀點。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眾,交和而捨,莫難於軍爭。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 

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者也。軍爭為利,軍爭為危。舉軍而爭利則不及,委軍而爭利則輜重捐。是故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里而爭利,則擒三將軍,勁者先,疲者後,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爭利,則蹶上將軍,其法半至;三十里而爭利,則三分之二至。是故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故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用鄉導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和為變者也。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掠鄉分眾,廓地分利,懸權而動。先知迂直之計者勝,此軍爭之法也。 

《軍政》曰:「言不相聞,故為之金鼓;視不相見,故為之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民之耳目也。民既專一,則勇者不得獨進,怯者不得獨退,此用眾之法也。故夜戰多金鼓,晝戰多旌旗,所以變人之耳目也。 

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以治待亂,以靜待譁,此治心者也。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飢,此治力者也。無邀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陣,此治變者也。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從,銳卒勿攻,餌兵勿食,歸師勿遏,圍師遺闕,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孫子說:用兵的原則,從將帥接受國君命令,聚集民眾組成軍隊,到開赴戰場與敵對峙,沒有比率先爭得有利先機、掌握主動權更困難的了。軍隊爭取先機之利中最困難的地方就在於以迂迴進軍的方式實現更快到達預定戰場的目的,把看似不利的條件變為有利的條件。

所以,由於我們迂迴前進,又用利益來**敵人,使敵人不知我意欲何去,因而後於敵人發動,卻先於敵人到達目的地。能這麼做,就是知道迂直之計的人。「軍爭」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率領全部攜帶裝備輜重的軍隊前去爭利則不能按時到達;如果扔下一部分軍隊去爭利,則裝備輜重將會受到損失。卷甲急進,白天黑夜不休息地急行軍,若奔赴百里,一意爭利,則三將的將領會成為敵之俘虜。士卒身強力壯者先到,疲弱者滯後掉隊,這種做法只有十分之一兵力能到位;強行軍五十里去爭利,則前軍將領會受挫折,而軍士一般僅有一半如期到達;強行軍三十里去爭利,則士卒也僅能有三分之二到位。這樣,部隊沒有輜重就不能生存,沒有糧食**就不能生存,沒有戰備物資儲備就無以生存。所以說不了解諸侯各國的圖謀,就不要輕易與他們打交道;不知道山林、險阻和沼澤的地形分布,不能行軍作戰;不使用嚮導,就不能掌握和利用有利的地形。所以,用兵打仗要以謀略來取得勝利,以利益作為行動的目的,以分散與集中作為變化手段。按照戰場形勢的需要,部隊行動迅速時,如狂風飛旋;行進從容時,如森林徐徐展開;攻城掠地時,如烈火迅猛;駐守防禦時,如大山巋然;軍情隱蔽時,如烏雲蔽日;大軍出動時,如雷霆萬鈞。奪取敵方的財物,擄掠百姓,應分兵行動。擴張領土,分奪利益,應該分兵扼守要害之地。這些都應該權衡利弊,根據實際情況,相機行事。只有率先知道「迂直之計」的將帥,才能贏得勝利,這是軍爭所應遵循的原則。

《軍政》說:「戰場上說話指揮,聽不清或聽不見,所以設定了金鼓;用手勢來指揮,看不清或看不見,所以用旌旗。」金鼓、旌旗,是用來統一士兵的視聽的。軍隊的行動統一整齊,那麼勇敢的士兵就不能單獨冒進,膽怯的士兵也不敢獨自後退。這就是指揮大軍作戰的方法。所以,夜間作戰大多用金鼓指揮,白天打仗多使用旌旗指揮。這都是根據人們視聽的實際情況來決定的。

對於敵方的軍隊,可以挫傷其士氣;對於敵軍的將帥,也可以動搖他的決心,使其喪失鬥志。所以,剛列好陣勢時,士氣必盛;半天不開戰,士氣就低落;整日不接戰,人心思歸,其氣益衰。善於統兵打仗的人,總是會避開敵人銳氣強盛的時候,趁其士氣衰竭時才發動攻擊。這就是正確運用士氣的原則。用治理嚴整的我軍來對付軍政混亂的敵軍,用我鎮定平穩的軍心來對付軍心躁動的敵人。這就是從心理上制伏、戰勝敵人的辦法。用就近進入戰場的部隊來等待長途奔襲的敵軍,用休整良好的部隊對付倉促疲勞的敵軍;飽食的部隊對付飢餓的部隊,這就是從體力上制伏、戰勝敵人的辦法。不要去迎擊旗幟整齊、部伍統一的軍隊,不要去攻擊陣容整肅、士氣飽滿的軍隊,這是懂得戰場上的隨機應變。

所以,用兵的原則是:對佔據高地、背倚丘陵之敵,不要作正面仰攻;對於假裝敗逃之敵,不要跟蹤追擊;敵人的精銳部隊不要強攻;敵人的誘餌之兵,不要貪食;對正在向本土撤退的部隊不要去阻截;對被包圍的敵軍,要預留缺口;對於陷入絕境的敵人,不要過分逼迫,這些都是用兵的基本原則。

《孫子兵法戰場機變之九變篇》

孫子兵法之九變篇 是戰場機變中的第二篇,也是 孫子兵法 的第八篇,主要講的是將軍根據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戰略戰術,應戰場的瞬息萬變而改變策略的戰術。孫子曰 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眾。圮地無捨,衢地交合,絕地無留,圍地則謀,死地則戰,途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

《孫子兵法戰場機變之行軍篇》

孫子兵法之行軍篇 是戰場機變中的第三篇,也是 孫子兵法 的第九篇,主要講的是如何在行軍中宿營和觀察敵情,根據不同的地形搭建營地,設定觀察場所,監測敵情。孫子曰 凡處軍相敵 絕山依谷,視生處高,戰隆無登,此處山之軍也。絕水必遠水 客絕水而來,勿迎之於水內,令半濟而擊之,利 欲戰者,無附於水而迎客 視生...

《孫子兵法》 一軍爭第七

軍爭第七 孫子曰 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眾,交和而捨,莫難於軍爭。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者也。軍爭為利,軍爭為危。舉軍而爭利,則不及,委軍而爭利,則輜重捐。是故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里而爭利,則擒三將軍,勁者先,疲者後,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