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dsp的時候,常常有個問題。f28335的dsp主頻可達150mhz,但是這個150mhz的配置實現方式在示例中只有一種方式。即選用30mhz的晶振,然後使用pll十倍頻得到300mhz之後,然後再2分頻得到150mhz。
經過查詢官方手冊,得到的結論是,常用的配置方式只能是這樣。
主頻的計算
首先看主頻得到的方式。下圖為官方手冊中的時鐘與pll(鎖相環)模組。
然後經過pll得到vcoclk(oscclk,在pll被旁路的時候為oscclk)。這個訊號的頻率由pll中的暫存器配置得到。
然後經過分頻得到clkin,該訊號就是cpu的主頻。
綜上,clkin=oscclk*m/n。
其中,m為pll倍頻的倍數,n為分頻的倍數。
配置過程
想要想要配置主頻clkin為f28335的最高主頻150mhz。通過組合看可以有很多中組合。但是官方的手冊中,關於晶振的選擇和分頻有一定的條件,加上這兩個條件,組合就少了。
條件一:首先是官方手冊中關於使用晶振時有頻率限制
條件二:在分頻的時候也有官方手冊中也有個條件,如下圖:
在分頻調頻下,可以使用2分頻或者4分頻。
如果使用4分頻,那麼vcoclk = clkin * 4 = 150 * 4 = 600mhz。
而m的範圍為1~10,然後晶振的範圍為600~60mhz,顯然這不符合官方手冊關於晶振的要求。
如果使用2分頻,那麼vcoclk = clkin * 2 = 150 * 2 = 300mhz。
而m的範圍為1~10,然後晶振的範圍為300~30mhz,由於m為正整數,因此結合官方晶振的範圍,只有倍頻數為9,晶振選擇33.33mhz和倍頻數選擇10,晶振選擇30mhz,這兩種組合。
而常見晶振型號中,晶振頻率沒有33.33mhz的,只有33mhz,但如果選擇33mhz的晶振,此時的主頻為 33 * 9 / 2 = 148.5 mhz,不滿足150mhz的要求。
因此最終只能選擇使用30mhz晶振,倍頻為10,分頻為2的這種組合。
F28335型號DSP的晶元資源
f28335整合了dsp和微控制器的長處。32位浮點dsp 片上儲存器 1 flash 256k times 16位 2 sram 34k times 16位 3 boot rom 8k times 16位 4 opt rom 2k times 16位 片上外設 1 pwm 18路 2 hrpwm ...
關於F28335的DMA用法
參考資料 ti的controlsuit例程裡面的example 2833xadctodma.c和ti的關於dma的reference guide sprufb8d f28335的dma中有幾個概念不容易理解,分別是,burst transfer和wrap。burst 外設中斷一次傳輸的資料,由最多3...
DSP28335中RAM空間不夠的解決方法
因為dsp中ram主要是用來儲存資料,但是當使用fft演算法,小波演算法等時會遇見資料量太大,內部ram空間根本不夠,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有兩種 1 如果資料時const型別,可以定義在flash裡面 2 外擴sram。外擴sram後,怎麼使用呢?1 在cmd檔案中定義一段資料空間,如 zone7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