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社會資訊化
3.資訊文化與現代社會
4. 資訊與社會資訊
5. 資訊資源
6. 資訊的度量
6.3 資訊獲取效率評價
7 參考資料
德魯克的知識經濟論
貝爾的後工業社會說
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說
奈斯位元的資訊社會說
職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不直接與生產裝置和物質資料打交道而與資訊打交道的就業者。
卡斯特的網路社會說
《資訊時代三部曲:經濟、社會和文化》——從資訊科技革命、資訊化經濟和全球化過程剖析網路社會中的新形態。
尼葛洛龐蒂的位元時代說
提出了數位化資訊空間、後資訊時代。認為工業時代是原子的時代,資訊時代是位元的時代。
馬丁的資訊社會的五大標準
戈爾的數字地球
用數位化的手段統一地處理地球問題,最大限度地利用資訊資源
資訊時代的定律
社會環境與資訊環境
社會環境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發展的標誌,資訊環境是社會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
恩格爾系數與資訊係數
恩格爾系數越高,資訊係數越低,兩者關係呈反比
資訊服務與知識服務
1. 資訊服務主要就是指依託資訊資源為使用者提供服務,或者是考慮到使用者的資訊需求,進而予以及時滿足。
2. 知識服務可以為使用者提供更為理想的支援,滿足當前使用者更高的要求。知識服務往往能夠深層次挖掘文獻資料的**知識點,進而也就能夠為使用者提供更為詳細全面的知識內容,促使相關文獻資料能夠發揮出更強應用價值。
知識經濟時代與學習型社會
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學習型社會是知識社會從資訊社會向上發展的必然結果。
網格與網路
網格是利用網際網路把地理上廣泛分布的各種資源連成乙個邏輯整體,就像一台超級計算機一樣,為使用者提供一體化資訊和應用服務(計算、儲存、訪問等),虛擬組織最終實現在這個虛擬環境下進行資源共享和協同工作,徹底消除資源「孤島」,最充分的實現資訊共享。(分布式系統)
網路是由若干節點和連線這些節點的鏈路構成,表示諸多物件及其相互聯絡。
資訊化與資訊基礎結構
硬資訊化與軟資訊化
1. 硬資訊化:以資訊基礎設施建設為標誌的資訊科技在社會領域全面推廣,從而成為社會演進的技術基礎和支援力量。
2. 軟資訊化:以資訊管理和服務為標誌的資訊資源與社會活動相融合,從根本上改造社會生活的資訊環境和發展環境
經濟資訊化、生活資訊化與管理資訊化
1. 經濟資訊化是社會經濟生產力的有機構成,資訊經濟水平代表並制約社會經濟水平。
2. 生活資訊化是重要的媒介和手段,資訊工具的更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3. 管理資訊化是社會管理領域中不可缺少的資源和力量,使管理活動更快捷、方便、實效。
日本資訊化指數
小松崎清介於20世紀60年代提出,計算方法是首先確定某個時點指標為基數,計算出其他時點各個指標的相對數,然後對相對數進行算術平均求得最終的社會資訊化指數。
產業資訊化發展指數
主要包括硬體裝備率和軟體裝備率和通訊能力裝備率
idc資訊社會指數
itu資訊化發展指數與資訊化指數
世界經濟論壇網路就緒指數與歐洲數字競爭力報告指數
cid於2023年提出網路指數,網路就緒指數是指乙個國家和地區融入網路世界所做的準備的程度,包含乙個國家和地區加入未來網路世界的潛在能力(三大類九小類)。
歐洲數字競爭力報告指數(2023年)——八大類
資訊經濟規模的測度
社會資訊化測度是對社會整體或區域性資訊化狀態的定量評價,是資訊測度的重要內容(定性分析)
中國國家資訊化指數與世界現代化指數
1 中國國家資訊化(niq)指標是全球第乙個由國家制定的資訊化標準(20項指標)
2 世界現代化指數:
文化與資訊文化
文化是社會文明的標誌,是社會精神的體現
資訊文化是作為一種具有特殊內容和表現手段的文化形態
廣義的文化與狹義的文化
1 廣義的文化:
2 狹義的文化:
作者從語言、哲學、技術、使用者等方面對資訊的進行了乙個簡單的闡述。在語言上,西方的資訊表示為information,本義為關於某種事物的具體情況,而中國關於資訊的基本含義為訊息,偶爾作為軍事使用,常常出現在古代文學作品之中(不知道是不是作者只分析了中國古代文學作品?)。
在關於資訊的哲學和技術方面的研究,西方可以說是遙遙領先了,比較有代表性的有英國科學哲學家波普爾(k. p. popper)的第三世界和夏農(c . e. shannon)的資訊理論。
個人總結:精闢的科學定義,往往最終產生於學科形成的末尾。資訊這片藍海正需要我們去闖蕩
情報:情況、資訊的報道與交流
資訊與資料、知識和智慧型(dikw金字塔體系)------> 個人理解為沙灘上找貝殼,如下所示。
資料(退潮後沙灘上的貝殼)--
--> 資訊(好看的貝殼)--
--> 知識(更快速的找到漂亮的貝殼)--
--> 智慧型(在**上面賣貝殼致富)
物質是資訊存在的基礎,能量是資訊運動的動力
零次資訊(零散的、不系統的資訊,第一手資料)、一次資訊(根據第一手資料加工的資訊)、二次資訊(資訊組織的結果)、三次資訊(高層次資訊組織資訊)---------->感覺很高大上的感覺
定義:是指人類社會資訊活動中積累起來的以資訊為核心的各類資訊活動要素的集合
構成要素:資訊的生產者(基礎)、資訊(核心)和資訊科技(延伸)
特性:一般經濟學特徵(需求、稀缺、可選擇性)、特殊性(相對共享、不可分割、不可替代、有效配置)----------->3+4
生產率悖論:資訊科技投資?,生產率?。
二進位制:0和1
常用的基本儲存單位為8個位元組
夏農:資訊是兩次不確定性之差
引文分析:引文耦合(兩個文字引用一篇或多篇相同的文字)、同被引(兩個文字同時被乙個或多個文字引用)、自引(自己引用自己)
1.布魯克斯方程(資訊的價值與人的知識結構或資訊結構的相關性和發展變化)
其中:k(s)為使用者自身的知識結構
δi為使用者能夠理解和吸收的知識結構的資訊量
k[s+δs]為吸收新資訊後形成的新知識結構
2.沃爾肯斯坦因方程(資訊對於資訊使用者使用價值)
其中:v個人資訊量
i為獲得的客觀資訊量
t為使用者詞庫量
a、b、c為常數
3.資訊資源豐裕係數
其中:r為資訊資源豐裕係數
r1為基本資訊資源生產能力
r2為基本資訊資源發展潛力
洛特卡定律(著者與文獻數量的關係)
齊夫定律(文獻中詞彙的分布規律)
布拉德福定律(科學文獻與科學期刊數量的關係)
資訊採全率
資訊採准率
資訊再現率
資訊適合率
資訊收集及時率
資訊收集費用率
《資訊管理導論(第三版)》,黨躍武、譚祥金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
Perl資訊資源
戲玩perl 大賽 obfuscated perl contest perl 5 porters郵件列表 可以加入perl 5掌門的郵件列表參與討論或關注最新動態 cpan就是perl綜合典藏網 comprehensive perl archive network 可以說是非常方便的一站式大賣場。裡...
資訊資源5
第四章 資訊資源內容管理 資訊需求 資訊採集 資訊儲存與檢索 資訊加工與分析 知識管理 資訊傳遞與共享 資訊採集 資訊源 資訊源類別 文獻分類 資訊採集原則 目的性系統性 及時性經濟型 計畫性 可靠性 預見性 資訊採集方法 定向 定題 定點 主動 跟蹤 社交 現場 委託 間諜 資訊採集途徑 內部途徑...
資訊資源管理總結
今天自考結束了,也要做乙個總結了,今天先寫一下資訊資源管理的總結。對於資訊資源管理,我的感覺是不是很難,但是考試很難。很多需要記住的東西。我對於資訊資源管理的理解就是三部分,基礎知識,規劃,管理。資訊資源管理就是資訊化,衍生出資訊資源,然後對這種資源進行管理,從而實現資訊資源的價值。下面是我對於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