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離我們還有多遠?從汽車誕生之初開始,安全、輕鬆的駕駛便成為了人類不斷追求的目標,早在上個世紀20年代,人們便開始有了讓汽車自行駕駛的種種構想和實踐。
2023年,世界上第一輛有證可查的無人駕駛汽車linrrican wonder便出現在了美國紐約街頭,這輛車能實現「自行駕駛」是因為後方有一輛跟車通過無線電波來操控方向盤、離合器和制動器等等,幫助前車「自動」完成轉彎、剎車、鳴笛等操作。
世界上第一輛「無人駕駛」汽車 linrrican wonder
雖然這種「跟車操控」的方式與自動駕駛解放人類雙手的目的多有相悖,但這輛「美國奇蹟」還是被認為是實現自動駕駛的最初嘗試。2023年,日本筑波工程實驗室研發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基於攝像頭來檢測前方路況實現導航的自動駕駛汽車,借助車身配備的兩個攝像頭,這輛車可以檢測到前路的標識,並通過計算來確定駕駛路線。
相較於linrrican wonder, 包括早期用脈衝訊號實踐自動駕駛導航的firebird ii概念車等,日本筑波工程實驗室的這次實踐則基本奠定了大多自動駕駛技術研發車企如奧迪、沃爾沃、特斯拉等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通過不斷全面的檢測系統、計算效能和駕駛輔助幫助汽車在特定情形下實現更高的自動駕駛能力。
全球首款搭載level 3自動駕駛技術的量產車:全新奧迪a8
以奧迪為例,奧迪於今年7月全球首發了全新一代奧迪a8,這款旗艦車型最亮眼的便是將量產車的自動駕駛技術推向了level 3級別。在車速小於或等於60公里/小時,使用者可以啟動道路擁堵狀況下的自動駕駛功能(traffic jam pilot) ,屆時車輛將接管油門、剎車、轉向系統,自行在擁堵的主幹道或者高速公路上跟車、起步甚至變道,使用者可以完全解放雙手。而整套系統背後,正是不斷精進的感測器技術、擁有強大運算效能的**駕駛員輔助控制單元以及二者與其他技術的精確互動在提供有力支撐。
奧迪首開全球先河,率先採用雷射掃瞄器(中間)
感測器方面,除了常見的攝像頭和雷達檢測外,奧迪也首開全球汽車業先河,率先採用了雷射掃瞄器識別車輛前方區域,以此對遠端雷達和前段攝像頭的成像形成了補充。遠端雷達能夠檢測前方車輛及其與本車之間的相對運動,雷射掃瞄器用經過精確測定的立方體來描述這些車輛,還能識別道路兩旁的防撞護欄等設施的距離和相對大小。前端攝像頭也是一台光學感測器,能夠對轎車、卡車、行人和騎車人——尤其是城市環境中的行人和騎車人——等相關物件進行準確歸類。除此之外,它還能傳送車道標線、可行駛路面以及交通標誌資訊。
奧迪自動駕駛技術超級計算中心:**駕駛員輔助控制單元(zfas)
感測器系統收集的所有測量值均由**駕駛員輔助控制單元(zfas)進行處理。目前zfas提供的運算能力已經超過了前代奧迪a8整車運算能力的總和。感測器資料會送到所謂的zfas「融合層」,經過處理後生成乙個360°的環境模型,包含移動物體、靜態障礙物和道路模型,其中,道路模型由傳統導航地圖以及感測器識別的路面標記和輪廓共同生成。zfas對車輛的行駛狀況和周圍環境判斷、處理後,再反饋給自動駕駛輔助系統,最後,使用者直接通過**介面操作便可實現自動駕駛的所有功能。可以說,zfas綜合了感測器資料融合、場景分析、決策與車輛控制等重要任務,保證了自動駕駛功能的順利執行。
此外,作為「量產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奧迪自動駕駛技術也綜合運用了多樣的技術來確保自動駕駛的安全性,這也是奧迪在量產自動駕駛時做的最多的工作。例如,制動系統,全新奧迪a8配備了乙個駕駛員狀態感測器以及電容方向盤,它們能夠判斷駕駛員的雙手是否放在方向盤上,該系統能使車輛在主動式交通擁堵自動駕駛與手動駕駛之間平順切換、無縫過渡。即便意外出錯,車輛也能確保達到安全狀態。
從技術層面來看,奧迪的自動駕駛技術已引領著全新奧迪a8實現更高的自動駕駛能力,並不斷邁近人類的自動駕駛設想。雖然在相關法律、法規仍不夠完備和道路、停車場標示等還需更加標準化的實際情況下,我們依舊無法回答出自動駕駛離我們還有多遠這個問題,但充足的技術準備必定不可或缺。
自動駕駛離我們還有多遠?
近年來,隨著雲計算 大資料 人工智慧的發展和應用,自動駕駛快速發展,現在已經進入了區域性試點階段。然而離大規模落地的成熟期 進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方式還有一段距離。在未來的自動駕駛汽車中,資料是驅動汽車的燃料。未來的自動駕駛汽車將變成乙個資訊 資料的採集 計算和分析的工具。車輛將收集的資料資訊回傳到雲...
SLA離我們還有多遠?
前些年,對於中國的it管理應用群體而言,sla 服務水平協議 還是乙個很遙遠的事物。很多it管理廠商紛紛表示,在it管理基礎平台構建的初期,sla進入企業並真正得以運用是非常困難的。不過,從去年開始,這樣的 冷市 終於出現了走暖的跡象。隨著企業sla部署需求的攀公升,廠商也開始將其作為市場推廣的重點...
原創 全自動化測試離我們還有多遠?
自動化測試是目前的趨勢,這個大家肯定都有目共睹的了,很多公司的招聘現在也是直接用測試開發崗來替代測試崗。而早在國內有這個變化前,國外的微軟 google 等大公司也在逐漸減少專職的軟體測試崗,讓開發承擔起質量保證的主要職責。那麼問題來了,國內的全自動化測試離我們還有多遠?對於使用自動化的人來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