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天津三絕,很多人都知道是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和耳朵眼炸糕,其實楊柳青年畫、泥人張、風箏魏也是天津三絕,只不過是民間藝術三絕。
而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四川綿竹、濰坊楊家埠是中國四大年畫產地,其中楊柳青和桃花塢又有「南桃北柳」之稱,可見楊柳青年畫的地位。
楊柳青年畫出現於明萬曆年間,興盛於清乾隆、嘉慶時期,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的年畫作坊是戴廉增、齊健隆兩家,到清末楊柳青已經有大大小小幾十家年畫作坊了,下圖是幾年前在楊柳青石家大院拍的,表現的是柳青鎮河沿大街的商業街景,可以看出戴廉增生產的木版年畫在楊柳青年畫產業中是很有代表性的。
不過查過資料後發現,戴廉增年畫店的字型大小是「廉增」和「廉增麗」兩個,和博物館裡寫的不太一樣。
楊柳青年畫裡的娃娃形象只不過是年畫眾多題材裡的乙個小分支,除了以娃娃為主題,還有各種歷史故事、文學典故、民間傳說、戲曲故事、風俗時事、格言勸誡、仕女兒童、花鳥魚蟲、風景名勝、農家生活等等等等……
但一提到楊柳青年畫,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是大胖娃娃形象,這和宣傳楊柳青年畫時的側重有很大關係,天津全運會的吉祥物「津娃」也是取材於天津楊柳青木版年畫的娃娃形象,雖然當時被很多人吐槽很醜……
再比如「天津噴」,它的圖案設計也取材於楊柳青年畫的胖娃娃形象。
下圖是楊柳青年畫中最有代表性的《連年有餘》,小時候姥姥家的牆上就貼著一張,這張年畫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娃娃頭上的髮髻一邊是男孩的,一邊是女孩的,將娃娃的性別模糊處理,表達兒女雙全的願望。
其實娃娃和大鯉魚、蓮花、蓮蓬、壽桃等等年畫中經常出現的形象都只是承擔一種借物寓意的功能,只不過娃娃形象的寓意更單純一點,代表生命的繁衍,再與各種象徵吉祥的動植物圖案搭配,比較容易表達年畫的主題,且楊柳青年畫的特點是「美、滿、吉祥」,加上胖娃娃形象會顯得畫面更加飽滿,所以娃娃的形象出現頻率比較高。
這些原因綜合在一起,也就造成了很多人以為楊柳青年畫的形象只有娃娃這種誤會。
談古論津丨席廠下坡
在河北區天泰路和南口路之間,有一條名字特別奇怪的路,名為 席廠下坡 大概在2010年之前,席廠下坡上還有個席廠小學,但先後改名為天泰小學和育嬰裡二小了。小時候一直不明白這條路為何叫 席廠 還以為以前這裡都是賣涼蓆的,我還有個二逼同學說 戲 廠小學是唱戲的 最近發現,此地形成的時間比明成祖朱棣1404...
談古論津丨謙德莊有今天,一要謝郭美美,二要謝郭德綱
1917年,直隸 今河北省 南部發大水,波及到了天津南鄉一帶。文安 大城 靜海等地的大批災民逃難到天津,落腳到了小劉莊這片地勢比較高的地方。因為那年月,睡一宿就要30萬人民幣 折合銀元約1500 3000塊 的郭美美還沒出生,所以紅十字會還有能力出頭賑災,每戶發了一塊銀元 一袋白面,這才讓搭起窩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