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還是乙個文藝青年的時候,曾經有乙個願望,就是找乙個安靜的城市,亦或是繁華都市中的某條安靜的街道,在那裡開一家咖啡店。我跟我的(特別是經常加班熬夜的)朋友們交流過這個想法,驚訝的發現,似乎每個人心中,都有乙個類似的「願望」,只不過,有的是開咖啡店,也有的是開書店、奶茶店、玩具店等等。
這類願望的乙個共同特點是,基本上沒有人最後把它實現,大部分時候,只是說說。或許,當時作為文藝青年的我們,只能看到開咖啡店浪漫的一面,卻不知曉其背後的艱辛。
最近在讀一些關於it技術史、消費者行為和經濟史之類的書籍和文章,越來越覺得有時候我們的工作——設計、開發、運營等等,都像是開咖啡店一樣,除了沉浸在體驗的提公升、難題的攻克、資料的增長之類的喜悅中之外,或許有時候我們應該跳出這些,去關注一下,一家商業公司更加本質的東西。理解了這類東西,或許以後真的能將咖啡店開起來。
如今,網際網路已經像水和電一樣滲透到了很多普通人的生活中,但是從整個工業文明的發展來看,網際網路依然是個新興事物。關於網際網路的盈利模式,總結起來,類別還是比較清晰的。之後這段時間,我打算以我自己的理解和歸類方式,來試圖討論一下網際網路圈子裡面常見的盈利模式。現在這篇,為第一篇——流量變現模式。
插圖:《terminal》 imdb:7.2
關於流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理解其價值。比如,如果你想開一家賣鞋的店鋪,在租金合理的前提下,你一般會選擇熱鬧的商業街;你想擺攤賣雞蛋灌餅,在交得起保護費的前提下,你一般會選擇居民區的大門口、地鐵站出口,或者寫字樓密集的地區。理由很簡單,因為這些地方有很多人經過,而這些人,很多是帶著需求的,很可能會產生購買行為。
另一方面,你有沒有注意到類似這樣的細節:很多超市,如果它有2層樓的話,入口一般在2層;如果是3層樓,入口則十有**在3層;而它們的出口,不出意外,一定會在1層。這種設定的目的顯而易見,是為了讓你多在超市中停留。換句話講,超市的經營者認為,你在超市中停留的時間越久,就越有可能多買東西。
著名的家居賣場宜家,據說也曾使用過這樣的策略來提高銷量。所謂「自古宜家一條路」,有報道稱,一旦進入宜家商場,你基本上就必須走完全程才能出來(有一些快捷通道,但是特別隱蔽)。宜家靠著「讓顧客迷路」的方式來促成更多的訂單,以至於「有高達60%的購買品,不在顧客原本想買的清單之內。」(後來被****,據說做出了改變。宜家家具如何靠迷路創造60%的衝動購物)
這些例子都說明了乙個基本的事實:流量是產生消費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講,流量越大,可能產生的消費越多。
在網際網路產品中,將虛擬的流量轉化為真實的收入,同樣是一種基礎的盈利模式。這種模式有幾種具體的落地方案:
上圖:搜房網首頁上的廣告
上圖:搜尋「深圳 英語培訓」,google給出了一些精準的廣告資訊。
匹配廣告的另外一種重要應用,是在電商平台**上。
上圖:在**搜尋「澳大利亞 簽證」,在結果頁面右側會顯示一欄叫做「掌櫃熱賣」的區域,這是**直通車(直通車)的推廣結果展示區域。它的機制跟google的搜尋廣告差不多,競價排名,cpc付費。據說直通車廣告已經構成了**網主要的收入**。
3、社交廣告(典型案例:facebook、廣點通)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是否購買一樣商品,會有很多影響因素,這其中乙個重要的因素是「他人推薦」。如果把廣告跟社交元素結合,有時會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這類推廣方式,目前還不是很成熟,很多公司還在探索,比較有代表性的,我想應該是facebook。
上圖:facebook的側邊欄廣告
對於facebook來說,側邊欄廣告是其重要的收入**,其基礎的投放、展現和收費模式跟普通競價廣告差別不大,但是facebook在廣告中加入了各種各樣的社交元素。例如上圖中,廣告內容下方有一行字「12,717 people like this」。一般我們會覺得,有很多人推薦過、使用過的產品或服務,肯定不會差,facebook的like功能結合廣告,很好的抓住了人們的從眾心理,拉近了受眾與廣告之間的距離。
不但如此,facebook作為乙個社交**,其廣告所指向的網頁往往不是單純的商品介紹,而是類似專頁、活動等營銷運營方式,這樣使用者就更加有可能跟「廣告」產生互動。一旦產生了互動,除了對使用者本身起到了宣傳作用之外,還可能會觸發feed機制,產生一條feed。試想,同樣是廣告資訊,一種是冷冰冰的放在頁面上;另一種是你的朋友產生的,其內容部分可以互動,並且旁邊還有朋友的名字和頭像的時候,是不是覺得更加「可信」呢?
另外,使用者在社交**上往往會留有更加準確、詳細的個人資訊。**可以利用這些資訊,對使用者進行細分,以至於可以實現更加精準的廣告投放。
hao123的盈利模式很簡單,首先利用其獨特的定位和運營,獲得大量的流量。然後,把這些流量分發到各種**上,向**收費。
流量分發的前提是獲取到流量。所以,爭奪使用者的上網入口就成為了這類盈利模式的大前提。搜尋引擎是乙個很重要的入口,瀏覽器起始頁也是,如果還嫌不夠,那就要把入口再前置,把自己的軟體直接安裝在使用者的電腦上。
還記得當年,各種「番茄花園版windows xp」、「雨林木風版windows xp」大行其道的時代嗎?在網際網路還不是特別發達的年代,國內的盜版軟體主要的承載方式還是光碟。那個時期,國內有很多盜版系統打包組,你回憶一下,你安裝了這些盜版系統之後,是不是有時候會「自帶」搜狗輸入法?ie起始頁會自動設定成hao123?(你現在明白為什麼有那麼多「熱心人」願意「免費」製作系統安裝盤了吧?或許你也看懂了,為什麼機鋒網上有那麼多「熱心人」發布各種「美化版」的rom了。但是這個不絕對,有一批人是真的熱心。)這些都是在爭奪使用者的上網入口,以便於擷取到流量。
360瀏覽器就是這樣的方式。
上圖:360瀏覽器裡面其實包括多種盈利模式,但是其基礎,都是流量分發。並且由於其入口足夠的前置,連google這樣的公司都需要買他們的流量。
總結:流量變現模式的典型閉環
流量變現模式的邏輯是:先獲得大量的流量,然後在此基礎上通過廣告、流量分發等方式賺錢。我們以360為例來說明一下這種模式的典型閉環。
首先,大前提是國內的計算機使用者普遍技術水平不高,網路環境又比較惡劣。
其次,360通過免費的手段(當年瑞星怎麼也想不通,防毒軟體免費?那還賺什麼錢?)和「安全」的概念,用「360安全衛士」、「360防毒」等產品積累了大量的使用者,獲取了強大的網際網路入口,並且其入口足夠的前置(直接安裝在使用者計算機上,且常駐)。
網際網路的基本盈利模式
時斷言,facebook將在今年年內上馬c2c商業模式。謝文的該番言論意味著,時下很火的sns社交 有望走出看上去很美的局面,開始盈利探索。到今年年底,我可以賭facebook會有c2c商業模式,會有支付系統,而myspace馬上就要做了。謝文認為,web2.0概念可以產生新的商業模式。在如今的開放...
國內網際網路主要盈利模式
國內網際網路主要盈利模式 1 廣告收入 訪問量達到一定規模,人均訪問量至少要在萬級以上,如三大門戶 2 與傳統 合作 通過 的增值服務進行收費,如互聯星空的電影 電視節目收費 3 電子商務 網上銷售,會員收費制,或交易額提成,如 當當網上書店 易趣網 阿里巴巴 4 與電信運營商合作 5 網路遊戲 網...
網際網路時代的盈利模式
這次討論網際網路時代的盈利模式。吳軍在浪潮之巔中,用了 流量 流量 流量 來強調新經濟時代的核心。其實,流量就像是實體經濟中的顧客數。流量代表著有多少人對這件事感興趣,也就是有多少人會進這家店。就像顧客量是實體店的生命一樣,流量可以說是網際網路的關鍵。有了流量,才可以變現。有了流量,代表有人會看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