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工作越久,好像越不敢想象沒有工作的樣子。你有這樣的感覺嗎?
2023年12月,我從南京回到西安,重新開始尋找工作,一開始我覺得休息上幾個月也好,不用著急。可是真到了西安,休息了乙個星期就開始恐慌!沒工作啊,再也沒有收入了,而你的各項支出分毫未減!
2023年9月,我離開工作7年的公司,再次開始求職。這一次我想一定要好好規劃一下,想好了再做決定,休息三五個月也能接受。可一旦閒下來,不再需要朝九晚五地上下班,忽然覺得心裡空蕩蕩的。離開了工作,似乎什麼也沒有了!然後,迅速的,又開始因為不再有收入而恐慌了……再後來,只好迅速地去上班了。
我發現,自己已經深陷「工作–薪水–消費–工作–薪水–消費」這種迴圈而無法自拔了。我們的慾望閾值越來越高,我們的消費水平不斷公升級,我們越來越不能沒有工作了。意識到這一點,讓人不寒而慄。
於是,我開始琢磨,工作到底給了我什麼呢?如果丟掉眼下這份工作,我還有什麼?
你想過這樣的問題嗎?
從上面的問題,我又想到另外乙個問題:除了工作和平台,你還有什麼?
現今這個時代,公司已經不再養人,進入一家不錯的工作,一幹一輩子,哪怕天天混日子也可以終老的時代徹底終結了,我們隨時都可能遭遇裁員、公司解散、被炒魷魚
等狀況,從而不得不再次面對求職。
當這個時刻悄然到來,你就不得不面臨這個問題:除了工作和平台,我還有什麼?
我們該怎樣才能不依賴於工作,以從容自由之心穿行在這慾望的都市裡呢?
也許靜下心來盤點一下自己,努力在工作中從下面幾個方面積累,能幫助我們獲得從容自由:
財富個人品牌
人脈愛好
能產生被動收入的資產
財富
你覺得什麼是財富?或者什麼叫有錢?
一百萬?一千萬?還是乙個億?
其實財富不是用錢來衡量的,而是用時間。
所謂財富,是指完全沒有工作收入時,保持現在的生活水平,你還能生活多久。
從這個角度看,擁有千萬的人,不一定比只有10萬塊的人財富多。
那麼,來算一算,你工作這幾年,攢下的錢,折算成財富,是多久?
當你算出你的財富是多久,你就知道在更換工作時,你能承受多久的空檔期。乙個月,三個月,還是一年,都可以輕鬆算出來。
當你有了空檔時間預期,在更換工作時,就沒那麼慌了。將自己找工作的週期設定得比你的財富週期稍稍短一些(1~3個月),對你能夠安心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非常有幫助。
所以,我們在工作時,就要了解自己的收入和支出狀況,統計每個月的總收入和花銷,看看收入減去花銷之後的盈餘是多少。對於工薪族來說,尤其重要的是分析每個月的花銷,看看錢都流向了**,哪些地方產生了不必要的開支,有針對性的優化,這樣就可以在收入相對穩定的情況下獲得更多的積累。日積月累,哪怕你每月只累積1000塊,四年也有將近5萬塊,可以為後面的簡單理財提供支援。
個人品牌這兩者之間,有非常大的不同。
前者說明你曾歸屬於**,是與你所在公司繫結的,別人看到的是你服務過的公司,是從公司的角度來看待你,你個人的屬性被忽略了。
而後者,說明你擁有了超越公司背景的個人屬性,別人首先看到的是你這個人,而不是你在哪個公司工作。
只有你擁有了獨特的個人屬性,與你交往過的人,才可能因為你個人的屬性而記住你,才有可能經常想到你,你才有可能走出自己的道路,也才有可能從容行走於職場。
所以,當我們在一家公司盡責工作時,要多想想:
當我離開了這裡,除了我曾在這裡工作過這個原因,還有其它的、獨屬於我的東西,能夠讓別人記住我嗎?
我現在擁有的,哪些是帶不走的,哪些是可以伴隨我風行天下的?
當你經常這樣想時,就會培養出成長的意識,培養出建立個人品牌的意識,就會付出額外的努力,在工作中想方設法歷練自己,力圖在公司的平台上,在出色完成工作的同時,淬鍊獨屬於自己的能力和資源。
如果你想建立個人品牌,我曾寫過一篇「這8種**點亮程式設計師的個人品牌」的文章,也許有幫助。
如果你想修煉自己的可遷移能力,「轉行不必從0開始,7成積累能遷移」可能有點參考意義。
人脈
我們和公司的很多同事,雖然天天見面,卻往往只是點點頭扯一下嘴角,此外便再無交流,所以,大多數時候,同事是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
而同事,其實是我們可以積攢的最重要的人脈,也是最方便發展的。
很多人創業時,都會尋找以前共事過的、信得過的老同事;很多人離開原公司發展後,遇到合適的機會,也會不自覺地想起老同事中那些與機會匹配的人並主動與他們聯絡;也有一些人離開公司後,會因為種種原因而和老公司發生業務往來,此時往往是之前關係不錯的同事能夠促成業務合作的成功;還有一些人會把同事關係延伸到生活中,把同事處成親密的朋友……
我們參加工作後,一周7天中的5天,5天中每天最重要的8~9個小時,都是和同事一起度過的。同事真真正正是我們的近鄰,應該珍惜這種關係,誠心加以維護,沉澱自己的人脈。
要想從同事關係中沉澱人脈,第一點就是前面講到的——擁有個人品牌。也就是說,別人想到你時,不是面目模糊的a公司的市場人員(這樣你離開a公司就沒人記得你了),而是鮮活的善於處理複雜客戶關係的張三或最善於開發新客戶的李四。這樣別人就更容易注意到你,更容易與你交流,也更容易記得你。
獨特的個人標籤有助於你在眾人的心智中佔據一席之地,雙贏思維則會讓你在與同事的交往與協作中變得大受歡迎——因為能做到這點的人實在是太少了,大多數人都是只考慮自己的目標,總是請求別人幫忙完成自己的事情而不考慮給對方「禮物」。
所以,如果你能夠在與人的交往與協作中,多多考慮對方的目標,做事時能夠多多考慮會給對方帶來什麼影響、能不能幫助對方實現他的目標,這樣你將創造更為融洽的關係。
人脈關係,是你在公司的平台上可以發掘的,獨屬於你的收穫,即便你離開了這裡,它們依然會伴隨著你前進,甚至會在某個人生拐角處突然給你帶來意外的驚喜。
興趣愛好
事業、家庭、健康、身心靈,這四個方面組成了乙個人的生活,使得每個人的生活都是多元中心的,只有你真正做到多元,做到四象共贏,才會有圓滿幸福的人生。
工作是我們獲取經濟**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們實現自我價值的必經途徑,能夠對我們的心靈產生重要的影響。然而影響我們心靈的,卻不只有工作,我們還當找到另外的滋養心靈的事情,至少一件,可以讓你持續去做,持續助益於心靈的事情。
這件事情,應該是這樣的:即便沒有經濟收入,你也一直願意做下去。這就是你的興趣所在,是你愛好的事情。
乙個人活在世上,必須有自己真正愛好的事情,才會活得有意思。這愛好完全是出於他的真性情,而不是為了某種外在的利益,例如金錢、名聲之類。他喜歡做這件事情,只是因為他覺得事情本身非常美好,他被事情的美好所吸引。
如果乙個人幹的事情恰好是他喜歡的,又能帶來可觀的收益,養活自己、養活家人,那他真真是幸運兒!
而多數時候,我們沒那麼幸運,難免會被掙錢養家這種生活的壓力拉扯著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難免不快樂。這時我們的心靈難免就會被工作磨損(哪怕是你喜歡的工作,長時間做同一件事也會磨損心靈),我們就特別需要通過另外一件事來保養我們的身心。
是的,保養身心。我們就像一部機器,需要不斷地自我修復和保養,否則就會像一直開一直開卻從不保養的汽車那樣快速報廢。
做自己愛好的事情,就是對自己的保養。當你做這樣的事情時,能夠全身心的投入,享受當下,甚至會體驗到心流,這會讓你的心靈得到必需的放鬆、滋養和成長。
希望我們都能在努力工作的同時,葆有自己的一項愛好。當你能夠像小王子馴養玫瑰那樣投入地去作一件事時,你的生活就會顯得特別美好。
被動收入
陷入「工作–薪水–消費–工作–薪水–消費」這種迴圈會讓我們像乙個陀螺一樣旋轉,無法停下來。即便偶爾停下來,也會覺得恐慌。
工資收入的最大特點就是:一旦你停止工作,收入就沒有了。所以靠工資,你無法真正擺脫上面的感覺和狀態。要想跳脫出來,只有創造你的被動收入。
所謂被動收入,就是你什麼事兒也不幹也還會不斷產生的收入。
那麼,有哪些形式的被動收入呢?看看這些:
其實有很多途徑,比如:
當你的被動收入達到一定量級,哪怕你不工作,也可以很好的生活下去。
小結
如果你能在工作中積累:
財富個人品牌
人脈愛好
能產生被動收入的資產
就能夠走出獨屬於你個人的道路來。但是很多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是千難萬難,所以,最重要是開始,有了第一步,慢慢就會有第二步。
就讓我們從上面這些要素中挑選乙個小小的,小小的點(比如每月拿到薪水先轉存1000塊到乙個雷打不動的賬戶,比如每天晚上想想今天有什麼收穫明天要做什麼),開始行動吧。
離開了公司,你還有什麼(節選)
這裡只節選 興趣愛好一節,觀點有點意思。事業 家庭 健康 身心靈,這四個方面組成了乙個人的生活,使得每個人的生活都是多元中心的,只有你真正做到多元,做到四象共贏,才會有圓滿幸福的人生。工作是我們獲取經濟 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們實現自我價值的必經途徑,能夠對我們的心靈產生重要的影響。然而影響我們心靈的,...
教你回答「為什麼離開原公司?」
幾乎每個跳槽的應聘者都會被問到 為什麼離開原來的公司?論壇裡也經常會有提出這樣的問題。以下是我的分析和回答,與大家分享。我是跳槽來到現在的公司的,而且並不比以前公司的職位和薪水高,可是我現在覺得我的跳槽是值得的。以前朋友們經常會一起熱烈的討論跳槽的原因,我總結一下有以下幾種 1 工資低 2 加班多 ...
我為什麼想離開現在的公司
我剛跳槽,但很快發現剛進去的這家公司也有很多不如我意的地方。雖然事事如意的地方也許只能是天堂了,但是有些事情在我看來是很難接受的。同事的技術水平。並不是有意貶低同事,應該也有水平比較高的同事,但至少現在合作的同事水平有限。工作快三年了,我的技術水平說好聽點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不好聽就是高不成低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