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固態硬碟 4K對齊

2021-09-11 22:56:17 字數 2055 閱讀 6685

揭秘4k對齊

和機械硬碟不同,固態硬碟(ssd)不能直接在乙個已有資料的儲存區內覆蓋寫入,而是先將原位置的資料擦除,再寫入新資料。

因此它的日常流程,其實就是「讀」→「擦」→「寫」。在固態硬碟中,最小的讀寫單位被稱為「頁」、最小的擦除單位被稱為「塊」,通常乙個頁的尺寸就是——4k。

由於分割槽偏移尺寸一直是從63扇區開始(63x512b=31.5kb),這就會導致使用者第乙個資料的前4kb存放在系統邏輯扇區的第31.5kb到35.5kb之間。

持續下去後,後續所有資料就都會卡在2個物理扇區之間,那麼一次正常的寫入(「讀」→「寫」),就被硬生生地變為「讀」→「擦」→「寫」三個步驟。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沒有被4k對齊的固態硬碟往往表現為執行卡頓、工作效率不高。

換言之,4k對齊其實就是讓乙個4kb大小的資料一步寫入,以避免出現被拆分二次寫入的情形。

如何判斷硬碟是否4k對齊

了解這些之後,我們再來看一下如何去檢查自己的電腦是否已經4k對齊了。

1)win+r啟動「執行」對話方塊,敲入「msinfo32」調出「系統資訊」面板;

2)依次展開「元件」→「儲存」→「磁碟」,然後查詢右側窗格中的「分割槽起始偏移」;

↑↑↑找到「分割槽起始偏移」這個數值

3)將「分割槽起始偏移值」(本例中為「370831966208」)除以4096,如果最終結果為整數(即無需拆分,可以一次性讀寫)則代表該分割槽4k已對齊,否則就是沒有對齊;

數值除以「4096」,比如本例中結果為整數,則代表當前硬碟已經是4k對齊的了!3. 如何4k對齊?已裝好系統的硬碟可以無損4k對齊嗎?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4k對齊是在硬碟分割槽時就已經完成的,這與作業系統本身或者說是否能夠通過重灌系統解決沒有一丁點關係。一般來說,對硬碟實施4k對齊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對乙個新硬碟分割槽對齊,另一種是對乙個已裝好系統的硬碟無損對齊。

新硬碟分割槽直接對齊

對新硬碟對齊通常是最簡單的,因為現在的作業系統都支援4k對齊,當你在乙個剛剛購買的新硬碟上安裝作業系統時(win8以後均可),系統其實已經預設對分割槽進行了4k對齊。

換言之無須任何操作,你的硬碟就已經是4k對齊狀態。當然你也可以借助winpe等一些裝機工具手動實現,效果一樣,這裡不再贅述。

↑↑↑作業系統安裝時的分割槽,預設就已經按照4k對齊了

已裝好系統的硬碟無損對齊

對於乙個已裝好系統的硬碟對齊則要麻煩很多,乙個很重要原因是分割槽屬於有損操作,如果還用上一步重新分割槽的方式,就需要提前將資料備份到另乙個硬碟上,費時費力。

這時我們可以借助一款硬碟工具軟體——aomei分割槽助手專業版實現。

↑↑↑aomei分割槽助手可以方便地對乙個已有分割槽進行無損化4k對齊

aomei分割槽助手使用起來非常簡單,啟動完成後,右擊需要對齊的分割槽選擇「高階操作」→「分割槽對齊」,然後將彈出框設定為「4kb對齊」,接下來只要根據螢幕提示耐心等待即可。

一般根據資料量不同,無損對齊的時間也會有長有短,一般都是1-3小時左右,完成後重啟一下電腦即代表對齊成功。

這裡選擇「4kb對齊」,當然由於我的硬碟已經是對齊狀態,軟體其實已經提示不需要再次對齊了!寫在最後

總的來說,4k對齊並不會讓你的固態硬碟速度更快,而只是讓它發揮其應有的實力。同時主控晶元以及廠家對於硬碟的優化,也在速度因素中佔比很大,因此大家也不要過於神化4k對齊。

SSD固態硬碟分割槽4k對齊的方法與必要性

順網建議使用固態硬碟來做回寫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很高興得到了大家的認同,現在越來越多的使用者開始使用固態硬碟作為回寫盤,但是發現很多人卻忽略了乙個很重要的地方,就是在使用windows 2003對固態硬碟進行分割槽和格式化所造成的效能損耗!現在大部分的快閃儲存器組織結構是由很多個512kb的塊 b...

4k對齊和SSD寫入放大

前段時間學習了一下linux下io排程,突然想起4k對齊和寫入放大,就合一起作個筆記。4k對齊 早期硬碟每個扇區以512位元組為標準,新一代硬碟扇區容量為4096個位元組,也就是所說的4k扇區。硬碟標準更新,但作業系統一直使用的是512位元組扇區的標準,所以硬碟廠商為了保證相容性,把4k扇區模擬成5...

什麼叫4K對齊 如何進行硬碟4K對齊?

什麼是叫做4k對齊?其實 4k對齊 相關聯的是乙個叫做 高階格式化 的分割槽技術。高階格式化 是國際硬碟裝置與材料協會為新型資料結構格式所採用的名稱。這是主要鑑於目前的硬碟容量不斷擴充套件,使得之前定義的每個扇區512位元組不再是那麼的合理,於是將每個扇區512位元組改為每個扇區4096 個位元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