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試水母嬰醫療,寶寶樹能擺脫低盈利烏雲嗎?

2021-09-11 15:46:03 字數 2625 閱讀 1215

政策利好持續推動,外加市場需求強勁,母嬰醫療因此得以快速發展,行業內的企業也是動作不斷。

因此,寶寶樹在母嬰醫療方面向前了一步,而在這之前寶寶樹是如何布局母嬰醫療領域的呢?

寶寶樹多次試水母嬰醫療

隨著人們的消費水平公升級,使用者對母嬰醫療健康方面知識的需求越來越高,寶寶樹也意識到單純的線上醫療知識的輸出已經不能滿足使用者的公升級性需求了。

《2023年中國衛生統計年鑑》的資料顯示,我國平均每1千名兒童只有0.43位兒科醫生,也就是說每2300名兒童患者才配備1位兒科醫生。這些觸目驚心的資料都能看出母嬰醫療資源極度不均衡。

因此,寶寶樹基於線上的母嬰醫療知識工具無法滿足使用者的公升級性需求,以及線下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這兩個因素,重塑了其母嬰醫療業務,從而推出了網際網路+模式下的「開講」和「專家答」這兩個產品,讓知識個性化、服務化。

寶寶樹推出的「開講」專案與眾多國內知名醫生、專家合作,每堂課都吸引了超兩萬使用者報名。因此,這個線上產品在使用者與醫生之間火爆圈粉。原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陳靜曾提到,門診中其實70%都是常見病,並不需要面對面診療,線上課堂其實是一種非常高效、方便的方式,這能夠讓她幫助到更多有需要的病患。

除此之外,寶寶樹推出的「專家答」平台聚集了國內近百位孕育醫療和早期教育的權威專家,使得使用者能夠進行一對一諮詢,並與專家進行快速地語音交流,同時這一平台還能對母嬰使用者在多領域的問題進行解答。使用者在這就能接觸到全國甚至國際頂尖的專家,並且可以親耳聽到專業的意見,這與在寶寶樹社群裡僅看到文字的感覺完全不一樣,使用者的體驗感得到了極大的提公升。

可以說寶寶樹在母嬰醫療業務方面的幾次試水做的還是比較成功的,這與其社群+電商的運營模式積累下來的天然流量和大資料有著很大的關係。而且寶寶樹經過十一年的沉澱,必然其使用者的信賴感會有所增加,但即使寶寶樹在母嬰醫療上已經嘗試過很多產品,但是目前來看,這一塊的盈利情況可能反倒成了寶寶樹的乙個心結。

為什麼寶寶樹母嬰醫療業務盈利不高?

一方面,「碎片化」知識付費產品不足以解決使用者的疑慮。

目前,寶寶樹的母嬰醫療業務只能給使用者提供諮詢的服務,而且使用者每付費一次只能了解到某個知識點,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使用者所獲得的知識就比較碎片化。這種形式的業務更像是給使用者提供快餐式服務,但是若使用者想要真正持續吸取知識養分,解決母嬰醫療的各種需求,那麼這種「碎片化」知識付費產品是不足以一次性就解決使用者的疑慮的。

與這種知識付費的產品相比,孕婦或許更願意去正規醫院諮詢,畢竟正規醫院還是靠譜點。而且在正規醫院孕婦可以和醫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醫生也可以看到孕婦到底是什麼症狀,從而給出更準確的建議。

但是在寶寶樹知識付費的產品上諮詢就不一樣了。如果使用者只根據自身的情況來找尋平台上別人提問過的答案,那麼了解到的答案可能並不適用於使用者本人,畢竟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因此就有可能會存在誤差。但如果使用者直接根據自身情況來提問醫生,這樣獲得的結果確實比較有針對性,但是每提問一次就要付費一次,使用者要是提問幾次才有可能完成一次諮詢的話,還不如去正規醫院付一次性的錢就可以解決使用者的疑慮,這樣還比較節約使用者的時間。

照這樣看,寶寶樹有可能會因提供「碎片化」的知識服務,而失去一批願意為知識付費但希望獲得持續性、完整性知識的使用者,從而影響到寶寶樹在母嬰醫療方面的盈利。因此,寶寶樹在母嬰醫療業務上還需探索更多元、穩定的變現路徑。

另一方面,僧多粥少,行業競爭激烈。

母嬰**同質化嚴重,與寶寶樹類似的**有搖籃網、辣媽幫、媽媽網等,其中**內容涉及到母嬰醫療的功能也類似,譬如母嬰知識庫、問題諮詢、交流社群等內容大多數重疊。正是因為使用者有這方面的需求,才會衍生出這麼多母嬰**,這麼看來母嬰醫療還是存在一定的市場,但是母嬰類**必須要考慮到使用者群更迭的問題,如果使用者不存在孕育的問題就有可能會離開,不會使用這類**。

既然低盈利受制於激烈的市場競爭和還不夠完善的產品模式,那剛剛推出的「小星醫生」這一品牌能否改善這個現狀呢?或者說,在母嬰醫療方面,寶寶樹能靠小星醫生這個新品牌提公升多大的盈利能力呢?

「小星醫生」或助攻寶寶樹走出盈利低烏雲?

而且這個品牌還有復星的參與,要知道,復星擁有全球優質的醫療資源,也涉獵母嬰領域,那麼寶寶樹和復星的合作必然能給「小星醫生」帶來了一定的優勢。這樣看來,小星醫生的醫師資源隨之也會得到改善,因此有可能會提高引流。

如此看來,寶寶樹這次以「小星醫生」來進行母嬰醫療的下一步探索是比較明智的決策。可以說,它抓住了每個生命在剛開始階段的最初需求。而且2023年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3年全國新出生嬰兒數為1758萬人,那麼這些嬰兒的母親之後有可能會成為「小星醫生」的使用者。要知道,每年新生嬰兒的數量都在不斷增長,那麼「小星醫生」可以說是有一定市場的。

除此之外,小星醫生」的開放平台戰略本質上是為家庭使用者提供一站式的問題解決方案。與之前的產品相比,「小星醫生」確實在提供的服務上有所改善,已經不再是單純地提供「碎片化」的知識。而且這種一站式的服務還能節約使用者的時間,提高諮詢的效率。照這麼說,「小星醫生」的盈利情況是有可能會好於之前的知識付費產品的,然而「小星醫生」能給寶寶樹帶來多大的盈利空間,我們尚不得而知。

但不得不提的一點是,小星醫生雖然可能是寶寶樹的最新利器,但是其面對的客群仍然主要是原來的那一批使用知識付費產品的使用者,一方面因為這批使用者有購買力,願意購買,另一方面她們的需求是顯而易見的,所以說怎麼讓寶媽們願意為新產品買單是盈利提公升空間的關鍵。

總之,寶寶樹想用「小星醫生」這個新品牌來提公升其母嬰醫療業務的盈利是有可能的,但能夠提公升的空間有多大,還有待考量。未來,寶寶樹在母嬰醫療領域是停滯原地,還是勇往直前,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