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太少,如何閱讀?

2021-09-08 22:59:22 字數 1054 閱讀 5400

你有閱讀的習慣嗎?有自己的閱讀框架嗎?

國慶長假,沒有到處跑,閒在家裡讀讀書。看了一下我在豆瓣標記為 「想讀」 的書籍已經突破了 300 本,而已標記讀過的書才一百多本,感覺是永遠讀不完了。

好早以前我這個 「想讀」 列表是很短的,一般不超過 20 本,因為以前我看見這個列表太長了後,就會主動停止往裡面再新增了,直到把它們讀完了,這樣倒是有助於緩解下這種讀不完的壓力與焦慮感。

但後來漸漸想明白這個方法其實有很大的弊端,因為這樣的處理演算法是先進先出的,而更好的選擇應該是按優先順序佇列來的。所以,後來我只要遇到好書,都往列表力放,只是在取的時候再考慮優先順序,而不再對佇列的長度感到憂慮。

中間層的興趣性閱讀則屬於個人興趣偏好的部分,比如我喜歡讀讀科幻(今年在重讀劉慈欣的各階段作品)、魔幻(如《冰與火之歌》)和玄幻之類的**。

最外層的探索性閱讀,屬於離個人工作和生活比較遠的,也沒太大興趣的部分;這部分內容其實就是主動選擇走出邊界取探索並感受下,也許就可能發現有趣的東西,也可能就有了興趣。

也許很多人的閱讀都有類似的三個層次,但不同的是比例,以及選擇的主動與被動性。目前,我在內層功利閱讀上的比例最大,佔 70%;中層的興趣閱讀約 20%;外層的探索閱讀佔 10%。這個比例我想不會是固定不變的,只是一定階段感覺最合適的選擇。

有時,招人面試時,最後我總愛問對方:「最近讀過什麼書?」倒不是真得關心對方讀過什麼書,其實就是看看有沒有閱讀的習慣,看看對方是否主動選擇去學習和如何有效的處理資訊。畢竟閱讀的本質就是處理、吸收和消化資訊,從讀書的選擇上可以略窺一二。

深度閱讀意味著已經完成了內容選擇,直接可以進入沉浸式閱讀;而在能選擇之前,其實就有乙個內容收集和沉澱的階段。平時我都是用碎片時間來完成這個收集和沉澱,為了讓這個收集和沉澱發揮的作用更好,其實需要建立更多樣化的資訊源,以及提公升信源的質量。

通過多樣化的信源渠道,利用碎片時間廣度遍歷,收集並沉澱內容;再留出固有的時間,聚焦選擇分層閱讀內容,進入沉浸閱讀;這樣乙個系統化的閱讀習慣就建立起來了,剩下的就交給時間去慢慢積累吧。

但框架指導了我的選擇。

時間太少,如何閱讀?

你有閱讀的習慣嗎?有自己的閱讀框架嗎?國慶長假,沒有到處跑,閒在家裡讀讀書。看了一下我在豆瓣標記為 想讀 的書籍已經突破了 300 本,而已標記讀過的書才一百多本,感覺是永遠讀不完了。好早以前我這個 想讀 列表是很短的,一般不超過 20 本,因為以前我看見這個列表太長了後,就會主動停止往裡面再新增了...

如何快速閱讀

如何快速閱讀 究竟怎樣才能快速讀懂一篇文章或者一本書?這其實並不難,只需養成下面的8個習。步驟1.形成默讀習慣。經常閱讀的朋友都知道,有聲朗讀和默讀的差別是十分明顯的。各用作用不同,如老師上課,主持人播音和演員表演就必須出聲表達 但對自己看書和學習而言,就必須克服落後聲讀習慣,加快閱讀速度。實驗表明...

如何閱讀文獻

文獻分類 文章全名 作者 刊物縮寫 出版年給文章命名,用多級目錄分類對文章進行分類,文獻累計到一定程式就分類採用硬拷貝的方式進行集中整理。當一篇文章涉及多個主題的時候,多級目錄分類就不太靈光了,我目前的做法是部分兩邊都放 部分只放最重要的主題。將我的博士 分成6個小方向。然後將資料分成6個部分。每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