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理本經注釋卷一

2021-09-06 01:33:20 字數 3547 閱讀 6471

第一章:總述造化

最初無稱,真體無著。

最初,無初也。無初而為萬初之初,故曰最初。無稱,無能名也。真體,乃造化之本然。無著,不落於一切聲聞覺照也。此言造化之初,實有真體本然,第無可稱,亦無所著,而非虛無之謂也。

唯茲實有,執一含萬。

茲指真體言。實有,對虛無言。執一,有專一之意。含萬,有統括一切有無之意。此言一切所有,皆屬虛無,唯此真體,乃為實有。其為體也,專一不二。其為用也,妙妙莫測。是為造化之本原,萬物之主宰也。

唯一含萬,妙用斯渾。

神化莫測,謂之妙。用者,本然所具之知能,所謂理也。渾,未分也,此言真宰一體而含眾妙,知能無所不具。第此際,尚一無所見也。

唯體運用,作為始出。

運,動也,猶心間之念動。作為,乃妙用之見於事者。此言本然運用之際,雖然一無所有,而作為之機已發露於外。後此之造化,總由此一動而起焉。

真理流行,命昭元化。

真理,即天理之理。理含於真體,理出於流行。元化,即物之本源,造化原始,名曰大命,俗稱無極。此言,真宰造化之始也。真理,即妙用也。含於體,謂之用;運於為,謂之理。流行者,充周貫洽之義。命,又令也。昭,顯也。元,大也,始也。化,運化也。

本厥知能,爰分性智。

知,即妙用之蘊於里者。能,即妙用之見於表者。性智,即智慧型賦予物者。此際稱為首性,又曰大命。大命立,而萬化之根起焉,是稱元化。

一實萬分,人天理備。

此言大命承真宰之化,而成先天之化也。一實,乃大命之本然。萬分,乃大命之顯化,所謂萬理森然已具也。人,統萬靈言。天,統萬形言。理,統人性物理言。備者,無所不有也,是謂理化。

中含妙質,是謂元氣。先天之末,後天之根。

一實渾融,湛然澄籍。萬理既分,則各含妙本,若有跡者然,故曰妙質。及其凝聚而成氣,則曰元氣。言其為後天永珍之始也。完先天無象之末,起後天有象之根,此又萬理承大命之化而化者歟!

承元妙化,首判陽陰。

此言元氣,承先天之化,而起後天之化也。承,繼也。判,分也。陽陰,即性智之所化。蓋元氣,無形之終,本其性智,凝為有形之始。性智異情,各妙其化。則元氣中凡屬性者,化而為陰。以性根知,知主靜,靜而為陰。元氣中凡屬智者,化而為陽。以智根能,能主動,動而為陽也。陰陽判,而變化之道生焉,是為氣化。

陽舒陰斂,變為水火。

此言承陰陽為元氣之化,而自為變化也。舒者外發,斂者內收。陽根智慧型而主動,故外發。陰根性知而主靜,故內斂。一舒一斂,一內一外,兩儀立焉。此元氣初化之象也,繼而陽變為火,陰變為水,水火交錯,而生生之義起焉。此陽陰所成之形也,是為形化。

水火相搏,爰生氣土。

搏,互擊也,有交感之意。水火交感,水得火而生氣,火煉水而生土。於是水火土氣,四象成焉。水火為獨變,氣土為交生。是為發生。前此言化,後此言生。化者,以此變彼,仍是一物。生則一生二,二生三,似至十百千萬,無窮盡焉。

氣火外發,為天為星。水土內積,為地為海。

氣火皆屬陽,故外發。氣為天,火隨布入而為星。水土皆屬陰,故內積。土為地,水隨流浸而為海。言天,則九天動用無不包。言星,則日月星辰無不概。言地,則七洲分夜無不屬。言海,則江湖漢河無不通。

高卑既定,庶類中生。

高指天星,位乎上者言。卑指地海,位乎下者言。定,安奠也。庶類,萬物也。中,空際也。言天地既定,天下既分,中留空際,以為四氣交錯之所也。細蘊變合,萬物生焉。

造化流行,至土而止,流盡則返。

無中生有,謂之造。以物變物;謂之化。流行,兼理氣兩化之生機言,如源泉混混之不竭也。至:而止者,造化起自無形,止於有形,土乃有形之極,故上於土;流盡則返者,雖止於上,而流行之勢無息,上盡剛返而退行。前者退,後者進,一退一進,既有遇會之機;而生生之義寓焉。是為形生之由也。

返與水合而生全石。

此言萬類形生之始也。次於土者,水也。蓋土氣返而遇水。遂與水合而生金石,夫土重濁,水明潤,合則成金石。水土各有勝衰,水氣勝成金,金乃水為質,故溶則成水;土氣勝則成石,石乃土為質,故燒則成士。

金與火合而生草木。

次於水土者,火也。水土與金二者,返行而遇火,遂與火合而生草木。蓋金性堅固,人性上炎,金火交融,水上滋培,草木生焉。金又勝為木,故堅勁。水所勝為草,故柔靡。

木與氣合,而生活類。

次於火者;氣也。上、水、火、金、木五者,返行而遇氣,遂與氣合而生活類。蓋土性堅柔,水潤,火溫,木能生,金能鳴,適遇氣之能運動。六氣凝合,煙蘊妙化,則成活類也。氣火勝者飛,水上勝者走;氣勝者翔,火勝者耀,土勝者逸,水勝者遊。

活與理合,而人生焉。

氣之上無物矣,則惟理也。理則返於先大矣。士、水、火、氣、金、木、活類,通為七宗。造化之數盡於七,後天之形全,則先大之理賦,而人人中焉,此則盡終返始之義.所謂妙合而凝也,後天之氣有清濁,先天之理有次第,因稟賦之不同,所以有聖、賢、智。愚之不一也。或曰,後天之物,莫不有先天之理。奚獨言人,日是也。但物乃理隨氣中,氣勝於理。故其功用歸於氣,人乃氣因理出,理勝於氣,故其知能盡於理,此人所以有貴於萬物也。

氣人水土,謂之四元;金木活類,謂之三子。

氣、火、水、士、為萬物之宗始,故稱元。金、木。活類,為四元之所生,故稱於。四元,先天地而化,三子後天地而生。

四元三子謂之七行,七行分布,萬匯生成。

行者,並行不悻,流行不息之意。分布,錯合變化也。萬匯,萬物也。言有此七行分布,則萬匯莫不資之以生;賴之以成,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十有外六行,而為物者也。

殊形別類,異質分宗。

萬物之化,次第於四。曰氣、曰象、曰形、曰質。元氣有定,體無定象;陰陽有定,象無定形。風火水土,有定形,無定質。金木活類,則定質也。萬物之生,等等不一。但凡由於形象者,則別其類,如生於水土者為金類,生於火風者為木類,是也。凡由於質異者,則分其宗,如翼者為鳥亡宗,蹄者為獸之宗,堅者為木之宗,靡者為草之宗也。有宗則必有支,由是而支分派衍。至於千百無窮之狀,千萬無窮之色,千萬無窮之性情。又各因其所生之殊異;而稱宗別類焉,要皆從其大宗大類,而變化之也。

理隨氣化,各賦所生。

先天有金石草木鳥獸之理,後天有金石草木鳥獸之形,雖理隨氣化,卻並然不亂,皆各賦其所生,如鳥生鳥,獸生獸,從未有鳥生獸,獸生鳥者也。草生草,木生木,從未有草生木,木生草者也。以至鴉生鴉,雀生雀,梅生梅,李生李,皆無隕越淆清亂,是謂各賦所生也。言賦必有賦之者,觀理者,可以窮本矣。

大化迴圈,盡終返始。

此獨言生人之義。環,圓環,無端末者也。迴圈;繞環而行也,真宰之造化,如迴圈之無端末。自無形,流行至於有形,而萬物出。自有形,流行至於無形,而人類生,人為盡終之化,即返始之機。如迴圈然,其始處,即終處;終處,即始處也。盡其終,則返其始矣。

故推人也,獨秉無精,妙合元真。

元精,四行三子之精萃。元真,即真宰之全體 大用也。秉,即享賦。妙合,神妙暗合而莫知其所以然也。物與人皆得其後天之氣,而人獨得其精。物與人同賦先天之理,而人獨受其全,何也?方物之中,乃由里達表,自上而下,以理就」氣 日入於氣,故儀得其粗偏。人之生.乃由表達裡.自下而上,以氣合理,日就於理。故獨得其精全,精全之至則本然之真也、故日妙合元真。元真,非至精至全乾能合也。

理象既全,造化成矣。

造化譬如作文,含於心者,謂之理。著於書者,謂之象。起承轉合全,而造化之文成矣。又如樹;真理如種,物象如枝幹、葉花,人如果,人之果出.而造化之樹成矣。

自最初之境,分體分用,顯為著命,裕性理,凝元氣,剖陰陽,變水火,化四象,定天地,生萬物,金石、草木、活類農等發明,以至於人,通為十四品。先天七品,為來為降;後大七品,為復為公升,來復降公升全,而造化之始終盡焉, 始之所以來,即終之所以往,知其來復、盡其始終,斯為人極之道盡,而天f道復也,是之謂造化流行之序。

性理本經注釋卷一

第一章 總述造化 最初無稱,真體無著。最初,無初也。無初而為萬初之初,故曰最初。無稱,無能名也。真體,乃造化之本然。無著,不落於一切聲聞覺照也。此言造化之初,實有真體本然,第無可稱,亦無所著,而非虛無之謂也。唯茲實有,執一含萬。茲指真體言。實有,對虛無言。執一,有專一之意。含萬,有統括一切有無之意。...

三字經帶註解 三字經注釋及解析

三字經注釋及解析 一 前言 三字經 是一部優秀的童蒙讀物,代表了中國古代童蒙讀物的最高水平,古今許多學者都給 三字經 以高度評價。清人王相稱 三字經 是 蒙求之津逮,大學之濫觴 三字經註解備要 的 敘 中認為它是 一部袖裡 通鑑綱目 近人章太炎稱讚 三字經 是 急就章 與 凡將篇 之比 今人張志公先...

三字經帶註解 《三字經》完整注釋版

三字經 完整版,有注釋,很難得,為孩子收藏!r n zh ch x ng b n sh n x ng xi ng j n x xi ng yu n人之 初性本善 性相近習 相遠 解釋 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的,只是由於成長過程中,後天的學習環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 好與壞的差別。g u b ji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