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學習》讀後感心得體會3000字左右:
清晨,天微微亮。床邊的手機鬧鈴開始瘋狂的振動,持續的振動深入靈魂,像一位不速之客闖進我的夢裡,睡眼惺忪的我極不情願的半睜雙眼,順著鈴聲的方向,掙扎著關掉鬧鐘,然後繼續縮回溫暖而舒適的被窩……
上面這個場景,幾乎就是我最近一年中每個早上的情景再現,儘管已經換過四處住所,可是每天早上的情境幾乎沒有任何實質性的變化。之前讀了李笑來老師的《與時間做朋友》、《財富自由之路》,有過一小段時間的改變,那段時間,我就跟打了雞血一樣,渾身的血液都在燃燒。我開始拿著本子,學習柳比歇夫,將自己的時間消耗,精確的記錄下來,可是好景不長,受工作還有自己深入骨髓的惰性病毒的影響,在堅持了乙個月以後,我又被打回了原型。為此,我有過懊惱,甚至悔恨。每晚睡前,我都信誓旦旦的計畫著明天的一切,我要早起,然後開始健身、讀書、寫作、吃早餐……可是,每到第二天早上,當我的腦袋探出被窩,寒風刺骨,懶蟲入腦,惰性還是戰勝了理性。常常一覺醒來,已是日上三竿。等到意識完全甦醒,又開始埋怨,乃至痛恨自己的懈怠和懶惰。就這樣,我陷入了一種惡性迴圈當中,每天都在悔恨交加中度過,一邊蹉跎著光陰,一邊慨嘆時光飛逝……
就在前不久,我讀到了一本名為《刻意學習》的書,裡面的諸多觀點,就像一把把利劍,把一直困擾深深困擾我的那些問題,逐個給刺破了。前面一直困擾我的問題主要有三大方面:
1.起床困難,沒法堅持早起;
2.憎惡領導,進而厭倦工作;
3.對學習和工作深感焦慮,不知道該如何精進。
針對第乙個問題,書中算了一筆賬,如果乙個人從25歲持續不斷的工作到65歲,那麼有40年的時間,看上去挺漫長,可是去掉睡覺、吃飯、休閒、交通等等時間消耗,最後真正能為我們所掌控和利用的時間,不到5年。我想了想,如果像我這樣每天還賴床的話,連5年都沒有,頂多3年。雖然我已經學會了接受自己做個平凡之人,可是我並不甘於平庸。這句話看上去好像在玩兒文字遊戲,可是一字之差,生命的質量,卻有著天差地別,平凡意味著看清自己的位置,接納自己起點低,無背景的現實處境。但平庸則意味著我主動劃入深淵,讓自己心安理得的偷懶。這是非常危險的想法,乙個人,尤其是男生,如果年紀輕輕,就開始安於現狀,不思進取,人生的後半程,注定是又老又貧又窮。一想到這兒,現在每晚不管幾點睡,早上的鬧鐘一響,稍微猶豫,掙扎一會兒,我就會立馬起床,因為叫醒我的不再是鬧鐘,而是對於走向平庸的抗拒。
針對厭惡甚至憎恨領導這個點,書中一針見血的指出,這其實是乙個人無能的時候,為自己找理由開脫的表現。當然,書中並沒有直接針對這個問題而展開論述。讀書筆記(書中其實主要是討論大學生聽課與否的問題,只是看完那篇文章,我覺得剛好可以遷移到我的工作中來。大學時代,我們常常以老師不行,或者某某老師的課比較水,而藉故不聽講,甚至逃課。
我們老覺得這不行,那不行,其實就是我們自己不行。老師水平再不濟,能站到那個地方,也是有幾把刷子的。當然,還有的人會覺得自己當年沒認真學,才考到了現在的這所學校,有些課即使不認真聽,期末照樣可以考過。事實上,我自己就是這樣一種學生。一邊追憶曾經的風光,一邊逃避當下的生活。書中指出,如果真有本事,你倒是努力學習考個好大學啊,或者在大學裡認真學習,考個名牌大學的研究生啊。只知道吐槽,而沒有實質性的改變,那就是乙個人無能的體現。
再說回工作,正是因為學生時代就養成了一遇到老師不行就逃課的情況,以至於養成了一種壞習慣,進而到了職場,把這種毛病也帶到了工作當中,無可否認,老師們的水平參差不齊,工作中的領導也有好有差,可是這都不是我們不聽課,不努力工作的藉口。放棄學習,放棄工作,真正蒙受損失的還是我們自己。你不聽課,老師並不會因此覺得遺憾,但可惜你失去了構建自己完整的學習認知體系的機會。你不努力工作,上司也不會因此被炒,反而是你的不作為,被大家看在了眼裡,一旦哪天公司不景氣,第乙個失業的就是你。
王小波說,世界最無能的表現就是生氣。以前只是覺得很有道理,現在我才深刻領悟背後的內涵。生氣的人,往往被自己的情緒左右,進而意氣用事,做出的決定,很多時候其實是毫無理智的。一滴汙水掉進海浬,這是常有的事情,我們應該關心的是整片大海的風景,而不是只盯著那滴汙水。為了一滴汙水,而放棄欣賞整片大海的風景,不值得。
最後,我想整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其實還是書中關於學習的見解。這半年來,有關學習方面的書籍,我真沒少看。上半年讀了《精進》、《好好學習》、《請停止無效努力》、《財富自由之路》還有《和時間做朋友》。事實上,並不是《刻意學習》寫得比其他幾本更好。只是他們為我讀《刻意學習》時的頓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我們常常在生活中,或者學習中,努力了一段時間,看不到效果,就半途而廢。按照這本書的解釋,這是現代人追求強及時反饋的後果,所謂強及時反饋的意思是指人們做任何事情都渴望立馬看到效果,有所回應,而且越快越好。理解了這點,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很多人會沉迷於遊戲當中;很多人**減到一半就堅持不下去了;很多家長送孩子去補課,三天兩頭問有沒有用。其實看上去三件不相關的事情,背後原理都是一樣的。那就是急功近利。**和學習都是乙個需要長期堅持,不斷投入的過程。而遊戲就不一樣,拿著**,奔赴戰場,瞄準目標,只要你一開槍,立馬就會得到回應。那種及時反饋的感覺就像抽大煙一樣爽,而且隨玩隨爽。可是**和學習就不是這樣,尤其是學習,整個過程就像修築水壩,修建之初,你得持續不斷地向裡面扔石頭,當石頭累積到一定量時,才會初見端倪。等石頭終於露出了水面,我們才能真正在上面施工,在上面修路搭橋。可是由於人類的急性子,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在石子還沒有露出水面以前就已經放棄了。學習也是如此,前面的積澱,在短期內未必有用,因為真正要看到效果,得等到你建構起一整套完整的學習體系和框架。
此外,關於學習,我覺得裡面最重要的點可以用四個字概括——持續學習。因為對強及時反饋的熱切渴望,我們做什麼事情都巴不得一蹴而就,一飛沖天。於是,我們做一件事之前,不是想著先如何打好基礎,而是還沒開始幹之前,就去尋找各種捷徑和乾貨。書中總結到,世界上如果真正什麼好的學習秘籍,那就是四個字,持續學習。而且是刻意地持續學習。學習,不是為了完成任務,應付考試。真正的學習,應該和我們平日裡吃飯喝水一樣平常,學習是一種習慣。既然如此,那麼學習就不應該間斷,而是幾十年如一日的持續投入。找準了方向,堅持不懈的學習,不斷根據當下的反饋,調整我們學習的方法和強度,這才是學習之道。深諳此道的李笑來老師,也談到了類似的觀點。那就是他的學習成長指數圖。那張圖,是一張經濟學上有關複利的圖,指數圖的前半部分平穩而光滑,增勢極緩。可是一過了某個節點,後面增勢陡峭,直聳雲天。我自己的理解是,這很像中學時代物理老師常講的一句話——量變引起質變。雪崩發生的剎那,最後落下的那片雪花看似罪責深重,其實沒有哪一片雪花真正的無辜。因為前面積累的每一片雪花,最終都會和其他雪花裹成雪球,勢如破竹的滾下了山坡。那微妙的一瞬間,不過就是指數圖上的那個節點,剛好在那一刻達到了臨界,然後終於爆發了。
以上種種告訴我們,沒有任何一種進步來自偶然,許多看似毫無來由的爆發,都不過是默默累積的結果。當然不是所有積累都有效,必須持續有效的積累才算數。
這彷彿應了一句老話: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發。
樊登讀書賦能讀後感 《賦能》讀後感心得體會
讀書筆記,希望對您有幫助!賦能 讀後感心得體會 賦能 讀後感心得體會 僅供參考,如果覺得很不 錯,歡迎點評和分享。賦能 讀後感心得體會 閱讀完 賦能 這本書,我理解它表達的主要觀點是在錯綜複雜 的環境下,團隊要確立共同的目標,營造互信 共享的氛圍,要學會 給員工賦能,從而打造能應對不確定性的靈活的團...
學習心得體會1
首先我定義了乙個類 sealed class usermodel set public string username set public usermodel string name,int32 age public void displaymember userage this.username...
angular學習心得體會
1 ionic的自定義服務factory,service,provide等.factory hots function hots 這個名字是自定義服務的名字,可以注入到不同controller裡面公用,一般邏輯處理,資料處理,都會放在自定義服務內,當你初試 angular 時,很自然地就會往 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