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學奧賽系列教程 計算機文化基礎2

2021-09-01 11:40:14 字數 1000 閱讀 1774

計算機發展歷史和分類分代:

第一台電子計算機:

2023年第一台計算機在美國賓夕法利亞大學誕生,名字eniac,叫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占地面積:170平公尺,重30噸,耗電140千瓦,每秒運算5000次,由18000多個電晶體,1500多個繼電器,10000多個電容和7000多個電阻構成。

計算機分代

根據電子元器件的發展,分為四代:

第一代:電子管時代(1946-1957)

採用電子管作為運算和邏輯元件,使用機器和組合語言程式設計運算次數5000-30000

次每秒。

第二代:電晶體時代(1957-1964)

採用電晶體作為運算和邏輯元器件,具有主儲存器和外儲存器,使用高階語言(fortran,cobol)程式設計,運算速度:幾萬到幾十萬次。

第三代:中小規模積體電路時代(1965-1970)

採用積體電路代替分立元件,採用半導體儲存器,**處理器採用微程式技術,擁有較完善的作業系統。出現了並行技術、多處理器、虛擬儲存等技術。運算速度:幾十萬到幾百萬次

***:大規模超大規模積體電路時代(1971-)

採用大規模和超大規模積體電路為主要部件,採用更高整合度的半導體儲存器,出現了磁碟、光碟、滑鼠、掃瞄器、數位相機、高解析度顯示器等。運算速度:達到兆赫。

計算機分類:

根據效能指標、運算速度、主儲存器大小、指令系統效能強弱、機器**分為:

巨型機:超級計算機,如銀河系列、天河系列

大、中型機:國家級科研機構和重點院校使用

小型機:一般科研機構、普通院校使用

微型機:個人、企業辦公

工作站:用於圖形影象處理和計算機輔助設計,是效能高的微機

相關考題舉例:

1、微型計算機的問世是由於()的出現

a.中小規模積體電路 b.電晶體電路

c.(超)大規模積體電路 d.電子管電路

資訊學奧賽系列教程 計算機文化基礎一

在資訊學奧賽中,會考查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常用軟體的操作常識,相關的知識都包含在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中,本系列課程根據歷年考試的題目分析,精簡出需要考查的知識點一一列出。馮 諾依曼,著名匈牙利裔美籍數學家 計算機科學家 物理學家和化學家 馮 諾伊曼對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eniac 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 的...

資訊學C 教程 4 計算機內的資料編碼

乙個數在計算機中的二進位制表示形式,叫做這個數的機器數。機器數是帶符號的,在計算機用乙個數的最高位存放符號,正數為0,負數為1.比如,十進位制中的數 3 計算機字長為8位,轉換成二進位制就是00000011。如果是 3 就是 10000011 那麼,這裡的 00000011 和 10000011 就...

資訊學奧賽一本通1356 計算 calc (棧)

時間限制 1000 ms 記憶體限制 65536 kb 提交數 5797 通過數 2252小明在你的幫助下,破密了ferrari設的密碼門,正要往前走,突然又出現了乙個密碼門,門上有乙個算式,其中只有 0 9 求出的值就是密碼。小明數學學得不好,還需你幫他的忙。用整數除法 共1行,為乙個算式。共1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