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華京津冀醫療健康大資料高峰論壇上,一場圍繞如何打通醫療大資料,提高醫院效率和為患者提供精準的醫療服務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清華大學資料科學研究院執行副院長韓亦舜表示,目前的醫療資料分散,並未開放。「如果資料不能共享顯然無法產生價值,我們一定要捅破窗戶紙,或者是找到解決瓶頸的道路。」
teradata大資料首席顧問肖立巨集也表示,國內大資料的發展水平不比國外慢,但國內的資料獲取比較困難。
他同時列舉了國外醫院和機構利用醫療大資料中的幾個例子。首先是醫療保險公司,都是通過大資料的平台和方法來規避理賠風險和處理理賠的資訊。
國外醫院利用大資料能對所有患者的資訊做乙個流程的分類,把相似的人分成乙個群體,將有些不必要的檢查去掉,比如說患者已檢測過的身高、血型等。
「不僅為醫院減少一些不必要的**,為醫院節省了資源,也為患者節約了成本。」肖立巨集表示。
目前,我國的公立醫院和醫療機構也希望對一些重點的疾病做大資料的分析。比如說對高危疾病進行預警。
但是,據統計,每個醫院在醫療健康方面都有his系統,甚至乙個醫院有200多個his系統,相互之間的格式不一樣,根本沒有辦法互通所以底層的資料如何互聯互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his還只是系統中的一小部分。
醫渡雲首席資料科學家彭滔表示,首先是醫院業務流程的複雜性。乙個三甲醫院內部資訊系統達到一兩百,醫生間處理的業務流程、差異性太大。
另外,中國醫療資訊系統不是乙個碎片化的系統而是乙個粉末化的系統。「國外電子病歷廠商只有5家,而國內前20的廠商加起來不足電子病歷市場的20%。」彭滔。
面對這樣乙個粉末化的市場怎麼辦呢?彭滔表示,目前只能把資料做整合,把所有的資料統一到乙個資訊平台上,上層的應用就不用擔心his、emr、lis、ris。通過資料同步,對資料進行分析、影射、結構化、歸一化,最後是應用,對資料進行整合。
從醫療大資料的商業化來看,阿里健康總架構師陳志剛表示,醫院對醫療資料的使用,以及他們願意支付的意願其實在目前來看是不明確的。「對患者來說,我們在過去的實踐中發現患者願意購買的不是資料而是服務,所以說要把資料轉化成服務,對患者有直接利益的服務,這中間其實是需要有乙個資料和相關線下服務的結合的落地,這是有很大的挑戰的。」
資料過於分散讓阿里目前更傾向於c端市場,「通過可穿戴裝置把服務以及對使用者的健康管理放在後面進行支撐,後續包括資料分析、自動診斷、遠端問診都可以打通。」
本次論壇由清華大學資料科學研究院醫療健康大資料研究中心等主辦。清華大學資料科學研究院成立於2023年5月,目前成立有工業大資料研究中心,經濟金融大資料研究中心,保險大資料研究中心、醫療健康研究中心等。清華資料創新基地,即清數d-lab,是在清華大學資料科學研究院、清華大資料產業聯合會和啟迪創業孵化器大力支援下成立的大資料創新創業平台。
平安好醫生在大資料時代的醫療發展道路
隨著大資料時代的到來,傳統行業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醫療領域的發展出現了新的機遇。醫生在進行臨床醫療時,通cjhowov過分析病人的資料,能夠更準確的找到最佳 方法。同時醫療資料也會更加的透明,個體 將會更加的專業。通過大資料分析,可以更好地對醫療服務進行定價。醫療的各個方面都會更加細化。面臨資料...
大資料未來發展
許多對大資料有需求的公司並不一定具備強大的研發團隊,在大資料處理過程中往往遭遇眾多挑戰。那麼,在面臨這些挑戰時,開發者最迫切需要的是什麼?為了解決公司中的實際問題,39.28 的人希望擁有更犀利和通用的計算框架 37.88 的人希望能擁有更好的資料探勘演算法 21.59 的人則對保障性更高的運維有了...
大資料發展歷程
任何技術的出現,在前期都是理論先行,但此時沒有應用場景,不會大規模的推開,那技術都得不到深度的發展。任何技術深度的發展,都是在有了應用場景,降低了門檻,才會真正的發展起來。大資料技術的發展也是這樣的歷程 最開始是由於像谷歌,雅虎這樣的搜尋引擎,因為儲存的網頁數量巨大,才有了這樣的大資料的概念。所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