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哥氏定理

2021-08-26 23:01:50 字數 1707 閱讀 5039

在比力方程的推導中,遇到了哥氏定理的內容。本著不求甚解的精神,打算置之不理,但是遇到過的次數實在是太多了,不得已就得去學習一下了。看完之後感覺還是很容易理解,原來在自然科學中有那麼多其實容易,但沒理解的東西。在此立乙個flag,慣導基本知識學完之後一定要抽時間學習數學和物理。估計這個flag就在此隨風飄揚了。

首先作一些概念的介紹。

哥氏定理涉及到兩個座標系,在慣導中,我們可以認為是這樣兩個座標系:

地心慣性系—座標系不跟隨地球轉動而轉動,即在地球轉動中,地球上各個點在該系上的座標是時刻變化的;

地球固聯絡—座標系跟地球固聯在一起,跟著地球一起旋轉,即在地球轉動中,地球上各個點在該系上的座標是時刻變化的。

那麼我們將慣性系看作靜座標系,固聯絡看作動座標系,你就作為乙個動點。你相對於慣性系的運動就是絕對運動,你相對固聯絡的運動就是相對運動,固聯絡相對慣性系的運動就是牽連運動。

這還不夠形象。舉乙個這樣的例子,你去坐火車,我們選取地面,火車和你。我們就認為地面是不動的,火車在地上跑,你在車廂裡面走。你相對於地面的運動就是絕對運動,你相對於火車的運動就是相對運動,火車相對於地面的運動就是牽連運動。絕對速度(加速度)、相對速度(加速度)也是類似的概念。注意我沒有說牽連速度和牽連加速度,下面進行解釋。

所謂牽連運動,就是火車拉著你運動,你站在火車上,通過你的腳與火車的接觸你才能跟隨火車運動。那麼你的腳接觸的火車位置,就稱為牽連點,就是這個點牽著你跟隨火車跑。該點相對於地面的速度,就是動點(你)的牽連速度,加速度就是動點(你)的牽連加速度。

在此,我們以v⃗α

\vec_\alpha

vα​表示動點的絕對速度,以v⃗γ

\vec_\gamma

vγ​表示動點的相對速度,以v⃗e

\vec_e

ve​表示動點的牽連速度。那麼很容易得出,你相對於地面的速度,也就是你的絕對速度為:

v ⃗α

=v⃗γ

+v⃗e

\vec_\alpha=\vec_\gamma+\vec_e

vα​=vγ

​+ve

​這不就是你相對於地面的速度等於你相對於火車的速度加上火車相對於地面的速度嗎?

說到這,我開始覺得沒有說不下去了,所以我就施展我的盜圖**,如圖所示:

我在前面做了那麼多的鋪墊,我相信看到這大家也應該明白了牽連點的速度是怎麼來的。可能有的同志不明白方向為什麼垂直於om1

(om2

)om_1(om_2)

om1​(o

m2​)

。請掏出你的右手,四指按照座標系的旋轉方向握拳,你的大拇指就是角速度的方向,而且其向量表示應為:

v ⃗e

1=ω⃗

×om⃗

1\vec_=\vec×\vec_1

ve1​=ω

×om1

​所以可以得到:

v ⃗α

=v⃗γ

+ω⃗×

om⃗1

\vec_\alpha=\vec_\gamma+\vec×\vec_1

vα​=vγ

​+ω×

om1​

奈氏準則 夏農定理

奈氏準則 在理想低通 無雜訊 頻寬受限 條件下,為了避免碼間串擾,極限碼元傳輸速率為2w baud,w是通道頻寬,單位是hz.在任何通道中,碼元傳輸的速率是有上限的。若傳輸速率超過此上限,就會出現嚴重的碼間串擾問題,使接收端對碼元的完全正確識別成為不可能。通道的頻帶越寬 即能通過的訊號高頻分量越多 ...

奈氏定理和夏農準則

失真是指訊號在傳輸過程中與原有訊號或標準相比所發生的偏差。影響失真程度的因素 1.碼元傳輸速率 2.訊號傳輸距離 3.雜訊干擾 4.傳輸 質量 碼間串擾 接收端收到的訊號波形失去了碼元之間清晰界限的現象。計算機網路之中,碼間串擾的現象可以形象的表達為,訊號的頻率太高或太低,從而使得碼元之間的界限開始...

奈氏準則和夏農定理

奈氏準則 在理想低通 無雜訊,頻寬受限 條件下,為了避免碼間串擾,極限碼元傳輸速率2w baud 波特 w是通道頻寬,單位是hz 1 在任何通道中,碼元的傳輸速率是有上限的。若傳輸速率超過此上限,就會出現嚴重的碼間串擾問題,使接收端對碼元的完全正確識別成為不可能 2 通道的頻帶越寬 即能通過的訊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