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背後的問題

2021-08-24 19:24:48 字數 1636 閱讀 9012

這兩天,和同事在一起討論問題,告訴她我以前走過的彎路:看到了幾個表面現象,就誤以為可以下結論了。其實,往往事情並非那麼簡單,需要不斷問自己「我真的發現問題的實質了嗎?」

以前,lg常恨恨地對我說:「最討厭你那副自以為一眼把人看到底的清高樣子了」,我聽了總是不以為然,我就以為早已把身邊這傢伙看得透透的了,所以對他很難再抱什麼新鮮感,也沒啥好奇的。

近兩年有些改變,再也不說「我一眼就看清楚你是什麼樣的人」這種話了。不要說一眼,n眼也未必就能看得那麼真切——那誰,借我,借我一雙慧眼吧。

原因還是思考略微加寬和加深了一些。

給我最大啟發的是孩子。

一開始總覺得這麼屁大點的孩子,還不把她的小心思看得真真的啊,可偏偏常常估計錯誤,於是就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想,想著想著就來氣,但這麼個小孩子,打不得,罵也沒用,還得常常告誡自己從書上看來的道理:教育者,不能示強,而要示弱,要彎下腰去傾聽。就這麼不情不願地照著書做了。結果慢慢改變了我,因為果然孩子心裡的想法並非如我以為的那樣,她不是我,她雖然小,但她一樣有自己的想法,而那常常是我想不到的。

這種理智上的被迫「示弱」慢慢變成了我的一部分本能——其實是在恢復一些本能。孩子教會了我謙虛,重新讓我以孩子的眼光來看世界,來對一切看似尋常的事物重新充滿好奇——這真是奇妙的變化。

某天,我和lg下班回家,發現家裡乙個盛放涼水的大玻璃杯不見了,四下遍尋不著。孩子說:是阿姨打破了。我一直喜歡那個瓶子,不高興地說:阿姨真是的,打破了也不說一下。

孩子抱不平了,說:阿姨倒開水去涼的時候,大杯子自己炸裂了,把阿姨的手還燙了,阿姨說她會賠的。

我想起下班碰見阿姨的時候,阿姨有點驚慌抱歉的神情,再聽孩子這麼一說,覺得自己實在不妥。趕緊當著孩子的麵兒打**給阿姨,詢問是否受傷,並告訴她不需要陪,因為沒準兒本該燙著我的,結果把她給燙了。我也經常直接把剛燒開的開水倒進這個大玻璃杯子,沒耐心多等等。

阿姨在**那邊很高興我這麼說,並且告訴我,平時她都不這麼著急把剛燒開的水倒進去的,是孩子急著想喝水,她就忘記了——而我其實是被孩子教育的——大人的心有時就這麼想不開,總是有那麼點放不開的「小」,因而導致有偏見,導致自以為是。

這麼點事情,我都還會這麼容易被自己的主觀意識蒙蔽,何況其他一些事情了。仔細一想,就覺得自己真得繼續向孩子學習,孩子喜歡窮追不捨地問「為什麼」,而成年人往往丟失了這個最可貴的本能,發現了一些貌似本質實則謬誤的東西,但誤以為是本質。

這裡有篇「質疑史上最牛校長」的部落格,讓我心中也一直存著的疑問得到了一些解釋,我也一直納悶,為什麼這位校長就這麼知道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說過,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引申之,也沒有無緣無故的重視安全教育,除非吃過這方面的虧。

以前看一些雜誌上的文章,說萬向集團的創始人魯冠球總是如何地先知先覺,能避開讓很多人掉下去的陷阱。我就總是非常納悶:這個魯冠球為何就能這麼神奇呢,莫非真的是有他人不及的預見天賦?為什麼偏偏是他?

後來再看了乙份嚴肅負責的刊物對魯冠球的報道,知道他在80年代初就吃過乙個大的經營上的虧,虧了1個億,這個教訓讓他深深懂得了對商業規律的敬畏。這種敬畏讓他不敢再存任何僥倖之心,總是用功學習,總是深思熟慮,謹守商道。所以,才有了後來萬向集團一直的穩健前行。

我釋然了,原來也是吃過大虧的呀。

教訓來得越早越好,真是不假。

喜歡追尋問題背後的問題的人,想必少不了對萬事萬物的一種敬畏之心吧。

喜歡這句話:造物所忌者巧,萬類相感以誠。

至此,對曾國藩一生耗心血修煉的「敬」和「恕」的功夫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和認識。

問題背後的問題

這兩天,和同事在一起討論問題,告訴她我以前走過的彎路 看到了幾個表面現象,就誤以為可以下結論了。其實,往往事情並非那麼簡單,需要不斷問自己 我真的發現問題的實質了嗎?以前,lg常恨恨地對我說 最討厭你那副自以為一眼把人看到底的清高樣子了 我聽了總是不以為然,我就以為早已把身邊這傢伙看得透透的了,所以...

《QBQ問題背後的問題》讀書筆記

讀書摘抄 推薦文 一 原來是組織氣候的問題 1 進朱者赤,進墨者黑 雖然每個人都有一定的 免疫能力 但是時間長了,再有定力的人,也會耳濡目染的受到感染 2 在 請給我結果 一書中曾經提到 責任是乙隻猴子,每個人都要管好自己的 猴子 只有這樣,每個員工才會有責任感,不會推諉塞責 推薦文 二 問題問對 ...

面試問題背後的「貓膩」

面試過程中,面試官會向應聘者發問,而應聘者的回答將成為面試官考慮是否接受他的重要依據。對應聘者而言,了解這些問題背後的 貓膩 至關重要。本文對面試中經常出現的一些典型問題進行了整理,並給出相應的回答思路和參 讀者無需過分關注分析的細節,關鍵是要從這些分析中 悟 出面試的規律及回答問題的思維方式,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