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專案過程能力基線的幾個討論

2021-08-23 11:26:10 字數 3278 閱讀 2751

說到過程能力基線,了解cmm/cmmi的人都不會陌生。一般是指組織的過程能力基線,通過數字反映了組織的能力。比如乙個組織的生產率是每人月生產**行2000行。當然現在一般用功能點來計生產率,比如每人月平均生產8.5個功能點,西格瑪是多少。

但是如果在專案一級上提出專案的過程能力,就讓我犯難了。當前的思路是從專案的大目標來分解。

專案的大目標一般有一按期發布,二缺陷要少。

從 工期上而言,有不少組織採用掙值管理的,完成可以採用掙值中的cpi和spi來管理,這樣不僅管理了工期,成本也得到了管理。但是我所在組織沒有採用掙值 管理。只有工期偏差。每階段都有實際的工期偏差,每週的工期偏差是當時的預計值。雖然沒有掙值更為準確,但足以為專案提供支援。這樣利用每週和每階段的工 期偏差可以生成專案工期偏差的過程能力。

從缺陷上而言,我當前還沒有想到合適的辦法。由於每階段的工作產品不一樣,每個工作產品的規模度量也不一樣,比如開發計畫書是按頁數的。需求分析是按功能點數量的。這樣想來,每個階段都有的度量只有工作量是合適的。同行評審缺限數量與工作量的比值是每個階段都可比的嗎?

這好象很有疑問。誰能告訴我,如何在專案中就缺陷控制生成控制圖?

---------

在cmmi5過程改進中,baseline和baseline model是兩道很難逾越的「坎」。

缺陷控制圖是baseline和baseline control的方法之一。其中的難點還在於組織級是否已建立缺陷的baseline(包括質量區間)。我想我們遇到的難點是,如何識別工作產品,並建立缺陷分類,以建立基線。

一般來講,我們可以從cmmi v1.2 專案5個階段著手,從開發中、交付前和交付後,對「評審發現的缺陷」、「測試發現的缺陷」和「系統執行中的缺陷」進行分類管理,其中「評審發現的缺陷」主要是「業務解決方案」、「技術解決方案」、「**」等中間產品。

同時,缺陷密度一般是缺陷數量和專案規模的比值較為合理。按照第二代fpa(function point anaylis)方法,我們可以忽略「缺陷的顆粒度」干擾因素(據說經過資料統計,顆粒度綜合印象係數分布在1附近),用fpa方法統計專案規模,從而得 到無主觀因素干擾的「缺陷密度」。

上面 carl 回答了一些,我這裡補充一些。

process performance baseline 和 process performance model 是兩個很重要的過程改進的標誌。

process performance baseline 可以理解為 過程在某個方面的 benchmark,是以後專案用來參考和對照的,它是乙個範圍值,在低成熟度級別的(如ml2 和 ml3)專案管理中,我們經常用的 threshold (閾值)跟這個意思類似,但是threshold 更多的依賴於專案經理和成員的經驗,是比較 主觀的;但是process performance baseline 是個比較客觀的值,它是需要一定量的 相同性質的(homogeneous)資料通過統計方法得到的。這個值的得到需要時間(也就間接告訴我們 達到 4級 是需要時間的),也就是需要不少類似專案資料支援,從而提高了過程的客觀性和透明度(資料管理),也提高了專案管理能力,所以這個概念是在 四級(不論是 ml還是 cl)中提出,這也才真正體現「過程控制」的概念,如果把 ml2和 3 認為只是工程概念。

對於 缺陷來講,我建議首先 分專案型別,目的是取樣資料時能夠滿足資料的要求之一(homogeneous),然後 建立 phase containment,對各種缺陷資料進行再分類,同時主要 缺陷引入(injection)和消除(removal)概念,這些資料在識別過程問題和提高過程能力方面很重要,(car和四級都要求剔除 過程中的問題,不同的在於common cause 和 special cause,);然後根據各個專案不同工作產品的規模(如 頁數、fps、模組數、測試用例數等)進行 normalize,就可以得到該項目的不同產品缺陷律,這樣與同類可以比較,資料多了,也可以考慮建立 baseline。一般的方法是資料少時就用平均法,多了就要用一些專業的control chart 來描述,對軟體來講,這個 baseline 永遠是相對客觀的,因為你總在不停的改正你的過程,原因是你的專案不會等你的過程穩定了才去調整你的過程,別忘了過程改進的目的是為了專案管理,是為了達 到乙個 的核心目的 - control,這個就是所有管理的終極目標。

乙個公司對 同乙個過程的 baseline 可以有多個,別忘了 裁剪在這裡仍然是適合的,因為這個的情況的根本(common cause)是背後不同的專案型別決定了這個資料。

只是薄見而已。

process performance baseline(ppb) 和 process performance model(ppm) 是兩個很重要的過程改進的標誌。

process performance baseline 可以理解為 過程在某個方面的 benchmark,是以後專案用來參考和對照的,它是乙個範圍值,在低成熟度級別的(如ml2 和 ml3)專案管理中,我們經常用的 threshold (閾值)跟這個意思類似,但是threshold 更多的依賴於專案經理和成員的經驗,是比較 主觀的;但是process performance baseline 是個比較客觀的值,它是需要一定量的 相同性質的(homogeneous)資料通過統計方法得到的。這個值的得到需要時間(也就間接告訴我們 達到 4級 是需要時間的),也就是需要不少類似專案資料支援,從而提高了過程的客觀性和透明度(資料管理),也提高了專案管理能力,所以這個概念是在 四級(不論是 ml還是 cl)中提出,這也才真正體現「過程控制」的概念,如果把 ml2和 3 認為只是工程概念。

對於各種ppb,它的建立過程類似,都是要進行資料收集、分類(這個非常關鍵,按專案型別是主要的乙個分類)和處理,這個可以參考ma 中的sps。

對於 缺陷來講,我建議首先 分專案型別,目的是取樣資料時能夠滿足資料的要求之一(homogeneous),然後 建立 phase containment,對各種缺陷資料進行再分類,同時主要 缺陷引入(injection)和消除(removal)概念,這些資料在識別過程問題和提高過程能力方面很重要,(car和四級都要求剔除 過程中的問題,不同的在於common cause 和 special cause,);然後根據各個專案不同工作產品的規模(如 頁數、fps、模組數、測試用例數等)進行 normalize,就可以得到該項目的不同產品缺陷律,這樣與同類可以比較,資料多了,也可以考慮建立 baseline。一般的方法是資料少時就用平均法,多了就要用一些專業的control chart 來描述,對軟體來講,這個 baseline 永遠是相對客觀的,因為你總在不停的改正你的過程,原因是你的專案不會等你的過程穩定了才去調整你的過程,別忘了過程改進的目的是為了專案管理,是為了達 到乙個 的核心目的 - control,這個就是所有管理的終極目標。

乙個公司對 同乙個過程的 baseline 可以有多個,別忘了 裁剪在這裡仍然是適合的,因為這個的情況的根本(common cause)是背後不同的專案型別決定了這個資料。

專案管理的幾個過程

一.商務談判 1.作人的姿態 作人似乎跟商務談判不太有關係,很多技術人員相信pm需要的是本事,是如何做好乙個專案,而不是會搞好關係弄的四平八穩的人。隨著pm在中國的悄悄興起,越來越多的pm開始在老總的授意下參與商務談判,和銷售們一起打單子,這就比較實在的需要pm們去揣摩客戶的心理。揣摩客戶心理需要有...

IT專案管理 幾個基本概念的討論

本篇主要討論projects 專案 programs 專案集 portfolio 專案組合 三者間的關係和其對企業的貢獻,以及operations 運營 與opm 組織級專案管理 的關係。一 專案 專案集 專案組合三者間的關係和其對企業的貢獻 從定義上,projects 專案 指為創造獨特的產品 服...

關於專案進度風險控制的討論

原問題摘錄 北京心靈方舟科技發展 專案經理 王奎 2小時前 有個關於專案進度控制的問題請教大家 在專案實施過程中有部分功能實現需要有人去研究學習才能解決,如果不研究學習可能解決方案就比較差,但是這個學習的時間可能不太確定,或者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比預想的要複雜的多,這個如何做進度控制?如何控制這個不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