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做公司的三年it職能規劃。每次在做這些規劃的時候,都發現能夠學到很多東西,這讓我非常興奮。
而這一次規劃中,讓我非常困擾的乙個問題,就是如何計算it資訊化工作帶給公司的收益是多少。
公司的目標中明確提出,要提公升公司的人均單產。這點說白了,大家都知道,除了公司產值要增長外,還要提公升人和組織的工作效率,這樣才有可能提公升人均單產。
並且,在提公升人均單產的策略支撐中,公司也非常正常地將資訊化作為乙個非常重要的戰略提出來。但是,對於我這個負責it的部門來講,我必須幫助公司來回答,資訊化到底給公司能夠帶來多少價值。
很多做過職能規劃的人都知道,職能規劃中,很多目標都不能做到量化。往往是做個定性的判斷,或者通過某類評審會,或者提交某種文件。但是,要回答上面這個問題,如果我們還是用定性的方式來判斷,我堅決不同意。
在一次偶然的討論中,我意識到,如果我們將因為資訊化手段的改變,而讓客戶在做某樣事情的過程中的時間減少了,那麼由此減少的時候,如果客戶又能投入到工作中,那麼相對於公司來講,等於這個人在同樣的人力成本下,又多貢獻了這麼多時間的工作。
基於這個假設,我通過公司的產值,和公司的總人數,得出
人均貢獻值(p)=公司產值(v)/(公司總人數(n)*全年工作日數*一天工作小時數
我們可以使用括號中的英文本母代替文字含義。
那麼,我們就可以利用p來得出,資訊化給公司帶來的收益
資訊化貢獻產值(v')=活動參與人數*活動每年的次數*減少的時間*人均貢獻值(p)
這樣,對於我們來說,如果有乙個事情,每乙個月發生一次,每一次發生需要2小時投入,並且這個工作同時需要2個人完成。那麼這個時候,如果我能夠投入乙個軟體,完全解決好這2小時的問題,那麼這個軟體所帶來的收益是多少呢?
v'=12(月)*2(小時)*2(人)*p=48p。
假設p=100元/小時,那麼v'=4800元。也就是每年能夠收回0.48萬的產值。如果我這個軟體投入在500元左右,那麼這個投資就是非常值得的!
這樣我們就有了乙個可以計算資訊化收益的乙個計算方式。只不過針對於不同的資訊化,我們需要針對詳細的業務工作去做分析。
另外還有乙個問題就是,公司總體的產值增加中,那些是由提高人均工作效率所支撐的,哪些是由其他因素支撐的,包括新產品模式、組織結構優化、人均能力提公升等等。
關於這點,我目前還沒有經驗資料,但是,我必須針對這個問題,現行估算乙個出來。我是這麼考慮的。
針對公司的總體產值目標,先根據新老產品單獨分開產值目標,明確,舊產品的產值目標的提公升,由資訊化的改進來支撐。新產品因為基本是在驗證商業模式,還不成熟,先不納入考慮。這樣,根據新老產品的分類,進行目標的第一次拆解。
然後,依據麥肯錫的企業7s設計理論,企業的戰略支撐由5s完成,包括:系統、組織、人力、能力、文化。系統就是之管理和it,是我們職能考慮的。我先做了乙個假設,並且後面也使用實際資料去測試,基本系統能夠提公升40%左右,剩下的60%由其他4項來支援。當然了,40%是可以依據戰略調整的,我這裡只是想積累一些經驗,方便以後得出更好的係數。這樣,我們就依據5s,進行目標的第二次拆解。
這樣,資訊化所支撐的公司目標的增長目標,就等於
目標產值(v')=(老產品規劃產值-原產值)*系統客觀可貢獻比例
好,這樣,結合第一點,我們現在就可以完整地計算出來,資訊化工作對企業的貢獻有多大。針對這點,我還考慮在組織中設立資訊化投資委員會,來全面統一地衡量資訊化的收益。以對公司的投資進行全面負責。
如何提高企業的資訊化程度
中國wto使中國的經濟接入國際的大軌,每年gdp的增長,表明與發達國家間的差距正在縮短,逐步躋身於世界大國之林。同時,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企業正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並承受巨大的壓力。而在此強壓下,生產型企業如何來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能力 提高綜合實力,來順應 優勝劣汰 的叢林法則呢?面對如此激烈的競爭...
如何構建企業資訊化?
資訊化的構建過程 所以很多企業對致力於想通過大資料的手段來提高自己的收益,對大資料的熱衷也與日俱增,但是必須明確的是大資料必須建立在前期做的基礎資訊化工作之上。其實 一下很容易發現,資訊化的流程是這樣的 1 通過分析公司的業務流程,就是所謂的業務流。2 根據以上的業務流,搭建出來資料流。3 根據資料...
企業資訊化
要清晰地理解和掌握企業資訊化規劃的概念,我們需要首先認識什麼是企業資訊化。所謂企業資訊化,就是企業將資訊科技手段應用到企業的生產和運營管理中,利用資訊科技來改造和提公升自己管理水平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企業挖掘先進的管理理念,通過先進的資訊科技和管理手段去整合企業現有的生產 經營 設計 製造 管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