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
總結來說,分塊的光柵化過程包含了以下三個主要的步驟:
1. 根據分塊的可見性,將它們劃分到不同的bin中。
2. 根據記憶體限制策略,從優先順序較高的bin中選集出需要光柵化的分塊。
3. 為每乙個需要光柵化的分塊分配光柵化記憶體,並且分別為它們建立光柵化任務。
光柵化任務的執行過程又主要分為以下兩個步驟:
1. 建立畫布。畫布以前面分配的光柵化記憶體為後端儲存。
2. 呼叫畫布提供的繪製介面執行以前記錄的繪製命令。這些繪製命令就作用在前面分配的光柵化記憶體中。也就是前面分配的光柵化記憶體儲存了分塊的光柵化結果。
當所有標記為acquired for activation的分塊都光柵化完成之後,就會觸發乙個action_activate_pending_tree操作,也就是將cc pending layer tree啟用為cc active layer tree。
建立光柵化執行緒:
void schedulerworkerpoolimpl::start(
const schedulerworkerpoolparams& params,
int max_background_tasks,
scoped_refptrservice_thread_task_runner,
schedulerworkerobserver* scheduler_worker_observer,
workerenvironment worker_environment) else
}}}
src/base/task/task_scheduler/scheduler_worker_pool_impl.cc
schedulerworker*
schedulerworkerpoolimpl::createregisterandstartschedulerworkerlockrequired()
return worker.get();
}
src/base/task/task_scheduler/scheduler_worker_pool_impl.cc
執行光柵化執行緒:
void categorizedworkerpool::run(
const std::vector& categories,
base::conditionvariable* has_ready_to_run_tasks_cv)
}}
src/content/renderer/categorized_worker_pool.cc 什麼是光柵化
2015 04 02 00 44 555人閱讀收藏 舉報 光柵化是將乙個圖元轉變為乙個二維影象的過程。二維影象上每個點都包含了顏色 深度和紋理資料。將該點和相關資訊叫做乙個片元 fragment 光柵化的目的,是找出乙個幾何單元 比如三角形 所覆蓋的畫素。粗略地講 你模型的那些頂點在經過各種矩陣變換...
光柵化的理解
計算機的螢幕是二維的平面座標,以左上角為原點,x軸向右增加,y軸向下增加。在3d圖形學中,物體是3維的,擁有x,y,z三個座標,並且擁有r,g,b三種顏色,alpha透明度,u,v貼圖座標,n法線。三維物體在二維螢幕上的顯示,大致分為以下幾步 座標變換 transform 將場景中的三維座標轉換為二...
什麼是光柵化
計算機圖形學常常聽到乙個名詞,光柵化 什麼是光柵化?光柵化 rasterization 是把頂點資料轉換為片元的過程。具有將圖轉化為乙個個柵格組成的圖象的作用,特點是每個元素對應幀緩衝區中的一畫素。光柵化其實是一種將幾何圖元變為二維影象的過程。該過程包含了兩部分的工作。第一部分,決定視窗座標中的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