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速讀? 快速閱讀9法

2021-08-22 12:39:50 字數 1683 閱讀 7766

快速閱讀9法

閱讀的速度常常體現閱讀的效率。在許多情況下,閱讀速度快的反比讀得慢的理解得更準確,記住的內容更多。究其原因,在於閱讀時眼睛與大腦的相互協調。人的大腦接受資訊的速度要比眼睛快得多,大腦容易無事可幹而開小差。如果不善於控制自己的思想,通過眼睛接收傳遞資訊就會偷偷地溜掉。因此,讀書的速度愈慢,就愈難以控制自己的思想。原因在於讀得慢的人常常陷入一些孤立的詞義和無用的細節之中,只見樹木不見林,無法理解作者的思想脈絡。這正是慢讀的弊端。

快速閱讀的關鍵是改變傳統的讀書方法和習慣。

1、默讀法

進行速讀時,注意只「閱」不「讀」,發音必將影響速度。「閱」者有迴旋的餘地,可以不採用所讀材料的全部詞彙,而只取其中的某幾個詞,甚至只是乙個完整的形象,只有採用經過壓縮的語句,才有可能快讀,才有可能從詞彙的樹叢中找到思想的森林。

2、瀏覽法

即閱讀時,目光撒下去所接觸的不是兩三個詞,而是完整的一句,整整的一行甚至再多些。這種瀏覽的方法用在了解一本書的大意上,通常在圖書館、閱覽室、書攤前拿到新書時使用。

3、選讀法

這是快速閱讀的一種形式,這種辦法用來選讀文章裡的部分章節。在這種情況下,讀者應通觀全文,爭取不要漏過任何部分,但注意力只能放在他要讀的主要觀點上。這種方法常常在讀者瀏覽了全書之後回過頭來通讀第二遍的時候使用,如要求在《范愛農》一課中找出追述和補敘的段落即可選用此法。這樣,閱讀速度就會大大加快,因為在這種情況下,讀者在未找到他所需要的章節、內容前,對其它部分可以一掠而過,不予細看,只把精力放在要讀的部分。

4、掃瞄法

這是一種快速瀏覽法。它的目的是為了從中找出我們所需要的且又較為明顯的東西,如人名、資料、成語、生詞、論點等。視覺(特別是周圍視覺)發達和經過訓練的人一開啟書就能迅速發現要找的東西。

5、提問法

在閱讀時,有意識地提問,然後迅速在書上尋求答案。如《崇高的理想》一文就可以提出一系列問題:什麼是理想;為什麼說理想是有社會性、階級性的;什麼是傳大的理想;為什麼說實現共產主義是最崇高、最傳大的理想?讀了《魯迅的精神》就該知道魯迅的精神是什麼,這樣,閱讀有了目標,有了疑問,帶著問題閱讀,便可爭取在閱讀中解決疑問。

6、提要法

閱讀時不宜平均使力,應有目的、有重點地進行閱讀,要抓大意,抓主句,抓脈絡,抓中心,可以邊讀邊列提綱和圖表,從中了解和發現重點、難點、新問題及新材料。

7.變音讀為視讀

視讀是不經過聲音的媒介,讓文字元號通過視覺直接反映到中樞神經,形成整體反映某一概念。因而比音讀快三四倍。

8.變順讀為跳讀

跳讀時,只抓住關鍵的詞、句、段而跳過非關鍵的詞、句、段、形成整體記憶。整體記憶又稱「積塊」記憶。如一篇文章的字可以視為「點」,詞、句、概念可視為「塊」。大腦中貯存了許多片語、句子和邏輯關係後,就可以看到乙個字而「須知」乙個詞,見到上句而「預知」下句,達到「一目十行」。

9.運用組合記憶

當記新概念時,許多概念腦中已有的,則無須重記,而對少量要記的,卻又可以以熟帶生、以老帶新。組合記憶的訓練愈多,閱讀的速度就愈快,每分鐘可達八百字以上,且記住的內容更牢固。

皮亞傑指出:「良好的學習方法可以增進學生的效能,乃至加速他們的心理成長。」快速閱讀是提高閱讀效益、培養自學能力的有效方法,它不僅為學生涉獵課外讀物,開闊視野、啟迪思路、增長知識開啟了方便之門,而且為語文教學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添上了翅膀。在語文教學中,快速閱讀確實具有事半功倍的優勢。實踐證明,它是優化語文教學的重要途徑。

彭俊 2007-11-18 14:10

如何速讀? 自我訓練速讀八法

自我訓練速讀八法 速讀能力的高低是反映閱讀者平時閱讀素質與水平的主要標誌。四 摘重法。大多文章可以事先或事中列表或確定摘記綱要,在速讀中把綱要完成,如通過掃視迅速理出文章的要素,如作者 題目 地點 人物 時間,編寫出適合自己記憶特點的綱要來。五 循序法。一般的文章的條理很清楚,往往只需要把它的目錄迅...

如何快速閱讀

如何快速閱讀 究竟怎樣才能快速讀懂一篇文章或者一本書?這其實並不難,只需養成下面的8個習。步驟1.形成默讀習慣。經常閱讀的朋友都知道,有聲朗讀和默讀的差別是十分明顯的。各用作用不同,如老師上課,主持人播音和演員表演就必須出聲表達 但對自己看書和學習而言,就必須克服落後聲讀習慣,加快閱讀速度。實驗表明...

如何快速閱讀

我知道標題這樣寫一定會引來很多爭議,但這正是我內心最想表達的意思。想來嘰嘰歪歪的,或說屁話的,我提醒你小心,因為我會罵回去。在過去的3周,我在亞馬遜和多看買了6本書,分別是 思考中醫 大話設計模式 我的大學 任應秋講 黃帝內經 素問 套裝共2冊 傷寒論你的名字 所以,對於我而言,快速的讀書完全是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