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管理理論基礎

2021-08-21 16:06:37 字數 3266 閱讀 5782

什麼是專案?

在既定的資源和要求的約束下,為實現某種目的而相互聯絡的一次性工作任務

或者說,一些人在一定的時間裡面完成一些事情

什麼是專案管理?
把各種系統、方法和人員結合在一起,在規定的時間、預定和質量目標範圍內完成的各種工作

或者說,怎樣多快好省的完成專案

專案的特徵
明確的目標

獨特性資源成本的約束性

專案實施的一次性

專案的不確定性

特定的委託人

結果的不可你轉性

瀑布式管理
需求分析 >> 方案設計 >> 實施/編碼 >> 測試/評估 >> 維護

產品階段問題
沒有單獨的角色負責產品,往往是專案經理兼任

做出來的功能不是使用者真正想要的

產品不能按期交付

產品質量無法保證,後期維護成本很高

需求無休止的變更

客戶的任何需求都答應下來,需求會永無止境

版本分支很多,新增功能或者需求變動改動太高

專案管理問題
專案經理往往從技術骨幹轉崗,懂技術,不一定懂管理

缺少系統的管理理論和方法,靠經驗和人治

對專案的估計偏樂觀,每月30天,每天8小時

需求分析,任務分解不夠細緻,粗枝大葉

專案週期過長,節奏無法控制,前松後緊

研發階段問題
缺少統一的編碼規範,或形同虛設

結構混亂,架構不合理,系統不靈活

濫用全域性變數

沒有良好的注釋習慣

變數命名隨意,含義不清晰,中英文夾雜

缺少安全和效能意識

沒有測試意識,**質量無法保證

跟風選擇時髦的技術或者框架,遇到問題無法解決

測試階段問題
專案前期無法展開測試,測試人員只能等

研發無法按期交付,壓縮測試時間,最後只能犧牲質量

沒有很好的bug管理規範和系統,口頭/email/im跟蹤

往往缺少壓力測試,真正上線發現問題比較嚴重

往往缺少安全測試,一旦出現問題影響嚴重

不做版本控制,混亂的**庫和開發環境

溝通問題
專案啟動後產品經理就消失了,無人解釋和確認需求

遇到問題互相扯皮,強調這是其他人的責任

乙個人負責一攤,知識難以傳承,風險比較高

缺少團隊合作,遇到問題時不願或不能請別人幫忙

專案內部溝通不暢,每個成員知識埋頭做自己的事情

戰略和組織問題
跟風,別人做什麼,自己也做什麼

不專注,事情開個頭就匆匆結尾

產品沒有創新,模式沒有創新

等級劃分太嚴格,管理人員脫離一線研發

找人難,留人難

交付
目標是通過盡早且持續地交付有價值的軟體來滿足客戶

歡迎對需求提出變更,即使是在專案後期

不斷交付可用的軟體,週期越短越好(1-4周)

可用的軟體是衡量進度的主要指標

倡導可持續的開發,行成開發,銷售和客戶穩定的節奏

溝通
業務人員和開發人員在一起工作

激勵專案團隊,給他們所需要的資源,並信任他們

最有效的溝通方法是面對面交談

團隊
團隊的敏捷性依賴於對技術,過程和架構持續性的改進

保持簡介,盡最大可能減少不必要的工作

最佳的架構,需求和設計出自於自組織的團隊

定期反省總結如何改進研發過程並制定具體計畫改進

反饋
結對程式設計:質量,減少犯錯,集體所有

計畫遊戲:使用者故事,優先順序排序

測試驅動開發:測試**先行

客戶加入團隊

持續改進
持續整合:單元測試,持續整合伺服器

重構:非重寫,每時每刻都應該進行

小版本發布:小步快跑

共識
編碼共識:團隊的共識,尊重,集體所有的基礎

集體所有權:消除單點,知識傳播

簡單設計:參考unix設計哲學

隱喻:意會,好的命名

編碼
隨時和客戶溝通

單元測試優先

序列整合

延遲優化

莫加班

測試
單元測試完全覆蓋

發布前單元測試全通過

發現bug後先寫測試用例

定期執行驗收測試並公布結果

實踐經驗,僅供參考
結對程式設計

**規範

源**管理

**review

每日提交

交叉測試

重構分享會議

簡單設計

自動化框架

禪道和scrum的對應關係

團隊關係

產品基本管理流程

產品詳細管理流程

第一步:產品經理 》建立產品

第二步:產品經理 》理整理需求

第三步:產品徑路 》根據需求創立不同的計畫

第四步:專案經理 》建立專案

第五步:專案經理 》關聯產品

第六步:專案經理 》關聯需求

第七步:專案經理 》分解任務

第八步:研發團隊 》估算任務並領取

第九步:測試團隊 》分解用例

第十步:專案經理 》 建立build(版本)

第十一步:產品經理 》 建立發布

第十二步:專案組 》 總結會議,形成改進計畫列入下一期專案

專案管理的理論基礎與體系

專案與專案管理的概念 專案 是為達到特定的目的 使用一定資源 在確定的時間內 為特定發起人而提供的產品 服務或成果而進行的一次性努力。專案管理 是在專案活動中綜合運用知識 技能 工具和技術 在一定的時間 成本 質量等要求下來實現專案的成果性目標。系統整合專案的特點 1 以滿足客戶和使用者的需求為根本...

TCP IP理論基礎

一 tcp ip的分層模型 osi協議參考模型,它是基於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 的建議發展起來的,它分為7個層次 應用層 表示層 會話層 傳輸層 網路層 資料鏈路層及物理層。這個7層的協議模型雖然規定得非常細緻和完善,但在實際中卻得不到廣泛的應用,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於它過於複雜。但它仍是此後很多協...

TCP IP理論基礎

linux中網路棧的介紹一般分為四層的internet模型。分別為應用層 傳輸層 網際層和網路介面。tcp ip實際上是乙個協同工作的通訊家族,為網路資料通訊提供通路。為方便將tcp ip協議族大致上分為三部分 1.internet協議 ip 這一部分也稱為網路層。主要包括ip icmp和arp。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