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分析與設計 lesson16

2021-08-21 03:27:11 字數 1214 閱讀 7217

用例簡介

用例圖由參與者(actor)、用例(use case)、系統邊界、箭頭組成,用畫圖的方法來完成。

參與者不是特指人,是指系統以外的,在使用系統或與系統互動中所扮演的角色。因此參與者可以是人,可以是事物,也可以是時間或其他系統等等。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參與者不是指人或事物本身,而是表示人或事物當時所扮演的角色。比如小明是圖書館的管理員,他參與圖書館管理系統的互動,這時他既可以作為管理員這個角色參與管理,也可以作為借書者向圖書館借書,在這裡小明扮演了兩個角色,是兩個不同的參與者。參與者在畫圖中用簡筆人物畫來表示,人物下面附上參與者的名稱。

用例是對包括變數在內的一組動作序列的描述,系統執行這些動作,並產生傳遞特定參與者的價值的可觀察結果。這是uml對用例的正式定義,對我們初學者可能有點難懂。我們可以這樣去理解,用例是參與者想要系統做的事情。對於對用例的命名,我們可以給用例取乙個簡單、描述性的名稱,一般為帶有動作性的詞。用例在畫圖中用橢圓來表示,橢圓下面附上用例的名稱。

系統邊界是用來表示正在建模系統的邊界。邊界內表示系統的組成部分,邊界外表示系統外部。系統邊界在畫圖中方框來表示,同時附上系統的名稱,參與者畫在邊界的外面,用例畫在邊界裡面。因為系統邊界的作用有時候不是很明顯,所以我個人理解,在畫圖時可省略。

箭頭用來表示參與者和系統通過相互傳送訊號或訊息進行互動的關聯關係。箭頭尾部用來表示啟動互動的一方,箭頭頭部用來表示被啟動的一方,其中用例總是要由參與者來啟動。

順序圖

時序圖(sequence diagram)是顯示物件之間互動的圖,這些物件是按時間順序排列的。順序圖中顯示的是參與互動的物件及其物件之間訊息互動的順序。時序圖中包括的建模元素主要有:物件(actor)、生命線(lifeline)、控制焦點(focus of control)、訊息(message)等等。

類圖

系統分析與設計Lesson1

所需技能 規劃能力,對任務 專案進行統籌管理,合理安排過程時間 理解能力,要能理解需求,分析需求 書面表達能力,能撰寫各種各樣的文件 編碼測試能力,要對底層的資料結構演算法等具有設計,具備編碼能力進行開發,能構思出高質量的輸入來進行測試。總結能力,對時間花費 工作量進行計算,事後進行總結,反思並提出...

系統分析與設計 lesson1

一 簡單題 將系統化 規範化 可度量的方法應用於軟體的開發 執行和維護的過程,即將工程化應用於軟體中。軟體工程是 指導計算機軟體開發和維護的工程學科。採用工程的概念 原理 技術和方法來開發與維護軟體,把經過實踐考驗 而證明正確的管理技術和當前能夠得到的最好的技術方法結合起來,這就是軟體工程。soft...

系統分析與設計Lesson1

按照 swebok 的 ka 劃分,本課程關注哪些 ka 或 知識領域?解釋 cmmi 的五個級別。例如 level 1 initial 無序,自發生產模式。用自己語言簡述 swebok 或 cmmi 約200字 cmmi 軟體能力成熟度整合模型整合 是把現在所有現存實施的與即將被發展出來的各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