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一下日常用到的linux命令,就當做日誌了
1、檢視linux 埠號 netstat -apn | grep 80
2、殺死程序 kill -s 9 pid
(tomcat 啟動不起來有可能是遠端除錯埠未關閉 或者tomcat埠未關閉)
3、改變檔案的許可權 chmod 755 檔名
4、解壓:tar xzvf filename.tar.gz
壓縮:tar czvf filename.tar.gz dirname
5、兩台linux之間傳輸檔案
檢視防火牆/etc/init.d/iptables status
如果未關閉關閉 /etc/init.d/iptables stop
a伺服器pingb伺服器(從b伺服器拷貝到a伺服器)
在本地a拷貝遠端的伺服器b上的檔案:
scp root@[b的ip位址或主機名]:[b上存放檔案路徑] /檔案 [a上存放的檔案路徑]
如:scp [email protected]:/home/oracle/test.sql /home/oracle/
在本地a拷貝遠端的伺服器b上的資料夾及資料夾下的檔案:
scp -r root@[b的ip位址或主機名]:[b上存放檔案路徑] [a上存放的檔案路徑]
如:scp -r [email protected]:/test /test/
6、刪除迴圈檔案
rm -rf test.txt
7、移動檔案
mv test.txt ./andy
8、查詢檔案
find / -name 'my.cnf' 查詢檔案
9、linux下mysql
資料庫的備份與還原
備份:mysqldump -u root -p shop > /home/andy/shop20150910.sql
root為使用者名稱,shop為要備份的資料庫,自動會備份到/home/andy/檔案目錄下
也可以壓縮備份
mysqldump -u root -p shop | gzip > shop20150910.sql.gz
還原:mysql -u root -p shop < /home/andy/shop20150910.sql
10、檢視tomcat下的日誌檔案
tail -f /usr/andy/apache-tomcat-7.0.64/logs/localhost.2015-12-09.log
11、迴圈覆蓋拷貝
\cp -fr src dest
如果不加\沒法將所有的強制覆蓋檔案
12、關閉防火牆
service iptables [stop|start|restart]
如果是centos 7的話需要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停止firewall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service #禁止firewall開機啟動
資訊** :
常用到的linux命令
tar.bz2 命令 tar jxvf tar.bz2 tar.z 命令 tar zxvf tar.z tar.gz 命令 tar zxvf tar.gz ps 關於這些引數你可以用man 幫助,注意區分大小寫 大多以tar.gz 和tar.bz2打包軟體,大多是通過 configure make ...
java開發常用到的linux命令
1 查詢檔案 find name 個人簡歷.txt 根據名稱查詢 目錄下的個人簡歷.txt檔案 2.檢視乙個程式是否執行 ps ef grep tomcat 檢視所有有關tomcat的程序 3.終止執行緒 kill 9 19979 終止執行緒號位19979的執行緒 4.檢視檔案,包含隱藏檔案 ls ...
用到的Linux命令
最近在linux上面開發乙個專案,經常要用到一些命令,有時候用過又忘了,在這裡自己給自己做個記錄 1 檢視某個庫是否已經安裝 做linux開發的時候,往往會出現 某些庫 can not found 的情況,在我們新增了這些庫之後,如何檢視這些庫的路徑是否被識別了呢?下面介紹乙個命令 ldconf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