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象,印跡
簡歷的重點是抓人
我有時會幫朋友們做些工作引薦,所以經常見到一種可惜的情況:有些人明明素質很好、專業很過硬、經驗很豐富,偏偏簡歷做得太過敷衍潦草,一眼看去泯然眾人、毫無亮點,甚至讓希望引薦的我感到汗顏。看來,有必要認真談談簡歷這件事情。
要想找到好工作,簡歷是敲門磚,所以怎麼重視都不為過,尤其是要提供「抓人」——也就是能給簡歷閱讀者留下深刻印象——的簡歷。
通常,應聘者和招聘方雙方都是不認識也不了解的,所以簡歷是資訊溝通的唯一途徑;而且招聘方往往需要閱讀大量的簡歷,所以瀏覽乙份簡歷的時間不會超過2分鐘。對應聘者來說,在這「決定命運的2分鐘」裡,他只有簡歷這個替身來替自己展示,來消除對方的疑慮,來爭取自己的機會。如果不能給招聘方留下特別的印象,哪怕個人再出色能力再強,都難有展現的機會。
大家尤其需要意識到的是,這「決定命運的2分鐘」裡,資訊的溝通是單向的。因為如果有不清楚或不確定的地方,招聘方人員可以互相溝通、協商,但往往不會和應聘人員來溝通確認。簡歷因此顯得更加重要,高質量的簡歷應當既能完整準確地表達自我,又能避免簡歷閱讀者產生誤解。如果能吊起簡歷閱讀者的興趣,讓他產生「我非得跟這個傢伙談談不可」的想法,那就是非常棒的簡歷了。所以說,「簡歷的重點是抓人」,聽起來有些誇張,其實也不無道理。
從這個角度看過去就會發現,很多人的求職準備是「輕重失調」的:他們為了面試準備正裝、查閱面經、背誦資料,不厭其煩地做一系列的準備,確實非常辛苦也非常努力,如果他們能拿到面試機會,表現一定會在平均水準之上。但是他們不夠重視自己的簡歷,只把畢業院校、工作經理簡單羅列就完事,抓不住招聘方的興趣,所以後面的表現根本無從談起。
每次我把這個道理講完,許多人都能理解並且認可,但是他們繼而遇到乙個很大的困難:意識到要重視簡歷了,但是不知該從**下手?你說要好的簡歷都是認真反覆修改的,甚至要改上一周,但是我改了一天,就覺得已經沒有可以修改的地方了,要怎麼辦?
下面我根據自己的經驗,講講簡歷如何能「抓人」。
首先說基本資料。簡歷開頭通常是個人的基本資料,如姓名、年齡、學歷、****等等。這裡有幾點要注意。
第一是不要羅列太過詳細的資料,比如身高、體重、視力之類,這類資訊對普通求職沒有幫助,反而會產生干擾;
第二是盡量使用看起來專業一些的郵箱,如果使用者名稱是全數字的qq號或者iloveyou之類個人化的宣告,通常的作用不是「抓人」而是「送客」;
第三是**,炳叔很早就告訴了我這個訣竅,雖然很多人不知道或者不認可,但據我觀察大部分情況下確實如此:女生的簡歷裡附上**一般是可以加分不少的(前提是所附的是專業得體的證件照)。其實這個道理對男生也適用:有**就是比沒**要加分很多,畢竟純文字給人的印象太單薄了,如果有**立刻就會立體深刻起來。只要你不是對自己的相貌完全沒有信心,附上專業的證件照幾乎總是能加分的。
然後說個人簡介,這是簡歷裡非常重要的專案,可惜往往被人忽視。
學歷、工作年限等等「硬指標」,往往不足以準確描述應聘者的情況,這時候,200字左右的個人簡介就顯得非常重要了——請注意,個人簡介絕不能是詞藻的堆砌,比如「本人工作細緻熱情、態度大方親切」,這樣的描述非常空洞,是抓不住人的。
好的個人簡介應當能簡明扼要地突出自己的價值和特長,把自己從一堆大而無當的形容詞裡凸顯出來,並給予足夠多的事實支撐。它應當達到的效果是,招聘方讀完個人簡介之後,應聘者的形象應當躍然紙上,比如「這是乙個工作時間不長,但已經很明確自己興趣在資料運營方面,已經取得一定成績,而且願意積極進去的小夥子」,或者「這是乙個有多年工作經驗,對**鏈的各個環節都相當了解,希望更多參與公司運營的應聘者」。至於如何組織語言來達到這樣的效果,我相信大部分人動動腦筋都可以做到,如果實在做不到,不妨找身邊人幫忙,念自己的個人簡介給他們,聽取反饋。
個人簡介的另乙個重要功能是在「本人無法現場辯解」的情況下打消招聘方的疑惑。為了提高簡歷閱讀的效率,招聘方常常會用型別的「刻板印象」來幫助篩選,比如文科生就善於辭藻,理科生就溝通吃力,做銷售的就舌燦蓮花,搞程式的就沉默寡言,應屆生就毫無經驗,社招員工就心機複雜。或許這種判斷在概率上是成立的,但具體到求職的個人往往有很大的偏差。如果給應聘者乙個回答的機會,招聘方的事先形成的刻板印象會改變,然而根據面試的流程,很多時候刻板印象已經決定了是否要進行下一步的接觸。所以,如果你確定自己不能用刻板印象來生搬硬套,就應當在個人簡介裡強調說明,比如「我雖然從事技術開發,但不排斥與人溝通,並且獲得同事的一致認可,在技術團隊裡負責了主要的對外溝通」。
個人簡介裡也可以提到自己的弱點,大致有兩種情況:第一是明確自己不擅長做什麼,所以更清楚自己擅長做什麼;第二是表示自己已經意識到這些弱點,正在努力改進。無論哪種情況,如果處理得好,都可以給招聘方留下「這個人對自己認知相當到位」的好印象。
關於教育經歷、工作經歷的部分,已經有很多文章提到過了,這裡不再贅述。從「抓人」的角度考慮,我最後來講講「專案經歷」的部分。
工作經歷通常太過巨集觀,只能表示應聘者在什麼規模的公司工作過多久,很多時候並不能作為有效的參考。專案經歷則沒有這個問題,它可以具體、微觀地介紹應聘者的工作,突出應聘者的個人特質,彰顯應聘者的個人價值,所以更需要認真對待。
在介紹專案經歷時,可以參考star法則:s即situation,也就是「這個專案是在怎樣的背景下開展的,當時的情境是怎樣的」;t即target,也就是「這個專案要達到的目的是什麼」;a即action,也就是「採取了怎樣的行動,做了哪些工作」;r即result,也就是「最終取得了什麼成果」。對個人貢獻者來說,star通常落在個人層面,對管理人員來說,star可以落在管理層面。如果你可以超越自己的角色,從更寬廣更深入的角度來談star,往往會收到不錯的效果。
要注意的是,專案經驗的介紹「適可而止」,也就是不要過分詳細。如果過分詳細,介紹了所有措施,羅列了所有數字,就很難抓住閱讀者的興趣,因為謎底已經**,在面試的時候很可能出現「無話可聊」的尷尬場面。好的專案經驗介紹應當像魔術一樣有所隱藏,讓招聘方看過之後,對這個專案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且迫切希望知道專案的細節:比如知道應聘者是如何做才能取得這麼好的效果,或者應聘者做了那麼多靠譜的事情之後效果究竟有多好。如果能在這幾點上成功抓住應聘者的興趣,拿到面試通知的機率就會大大提公升。
當然,以上我說的都只是「術」,也就是一些基本的套路,而真正重要的是「道」,也就是給招聘方留下深刻印象,成功吊起招聘方的胃口。所以簡歷的製作人不妨像產品經理學習,對簡歷這個產品怎樣修改,能真正「抓人」,引起招聘方的興趣。通常的情況是,每多思考一分鐘,就會得到一點想法,簡歷就更加完善一點。所以,好簡歷要「改上乙個禮拜」也並非天方夜譚——我有個朋友非常珍視某個招聘機會,於是花了乙個月時間,窮盡心力設計出乙份別出心裁的簡歷,開頭竟然不是個人基本資訊而是一道題目和自己的見解,因為他知道這道題對應聘方的價值,而自己的解法又足夠新穎(當然,他不會和盤托出)。結果一擊必中,也就毫不意外了。
布局中的BFC 重點是前言
一 前言 說實話,聽到bfc這個概念我心裡一陣咯噔,這到底是什麼?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但是又很模糊。問了一下度娘,看到張鑫旭的 css深入理解流體特性和bfc特性下多欄自適應布局 呀,原來是這東東啊。bfc應該是前端的基礎知識,也許很多前端er工作中經常用到,但是未必真的歸納總結過 自己躺槍 反正能...
重點是用陣列初始化vector陣列啊
在leetcode裡做到將兩個有序陣列合併成乙個,在原地第乙個陣列下進行 假設第乙個陣列的儲存單元夠用 本來是乙個很簡單的問題。自己在隨便初始化vector變數時候不知道 vectora m,m 9 裡面9所選的大小應該為陣列的大小,選成了8.導致一直有問題。啊啊啊,細節決定成敗啊。還有一點就是方法...
seo搜尋優化的重點是什麼
在當今seo搜尋優化的自然環境下,網際網路公司很多,做seo的網際網路公司也不在少數。有的是大中型企業的內建seo精英團隊,有的是大中小網路優化公司。只有做好營銷策劃,才能給企業良好的經濟發展權益。然後是seo搜尋優化的重點是什麼?1.的權重 的pr和br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 在搜尋引擎中的權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