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lua table介紹,看以前的文章
官方文件是這麼描述#的:
取長度操作符寫作一元操作#
。 字串的長度是它的位元組數(就是以乙個字元乙個位元組計算的字串長度)。
tablet
的長度被定義成乙個整數下標n
。它滿足t[n]
不是nil而t[n+1]
為nil; 此外,如果t[1]
為nil,n
就可能是零。 對於常規的陣列,裡面從 1 到n
放著一些非空的值的時候, 它的長度就精確的為n
,即最後乙個值的下標。 如果陣列有乙個「空洞」 (就是說,nil值被夾在非空值之間), 那麼#t
可能是指向任何乙個是nil值的前乙個位置的下標 (就是說,任何乙個nil值都有可能被當成陣列的結束)。
local tbltest2 =print(table.getn(tbltest2))
這段**輸出的結果是多少?這裡的輸出結果應該是2。首先,要明白,這個tbltest2不是乙個簡單的table,它混合了列表(list)和記錄(record)兩種風格,表中,a = 2是record風格。其次,要明白,record風格的record是不作為外表的長度計算。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乙個函式,跟其他物件導向語言一樣,函式是不記為內部變數的。
既然像函式一樣,那就可以輸出a的值,是的。print(tbltest2.a)就可以了。
再看下面的**:
local tbltest3 =, 3,
}print(table.getn(tbltest3))
這段**輸出的結果是多少?這裡的輸出結果應該是3。要注意,表巢狀表,巢狀表也是元素。所以,輸出的結果是3。
table.getn(t)以下情況相當糾結,可直接看最後一句話總結:等價於 #t。
現在來看乙個比較糾結的:
local tbltest4 =print(table.getn(tbltest4))
這段**輸出的結果是多少?是1。我們都知道table獲取長度的時候,會遍歷一下整個表,在最後乙個非nil處,就會返回。但是,下面這段**呢?
local tbltest5 =print(table.getn(tbltest5))
輸出3,好玩吧?它把nil也當成元素計算長度了。但叫你摸不著頭腦的是下面這段**:。local tbltest5 =
輸出1.再發一段,讓你完全蒙掉:
local tbltest5 =
輸出3.蒙了沒?再看,這一段叫你以後再也不敢再table中寫nil值:
local tbltest5 =
看看吧,這一段的輸出結果是1。親,請問,你以後還敢在lua的table中用nil值嗎???如果你繼續往後面加nil,你可能會發現點什麼。你可能認為你發現的是個規律。但是,你千萬不要認為這是個規律。因為這是錯誤的。
1、在table中不要使用nil
2、如果非要使用nil,必須用table.setn()函式去設定這個table表的長度。注意:新版本的lua已經不支援setn了。
必須給你個結論:
setn函式已過時,不要在lua的table中使用nil值,如果乙個元素要刪除,直接remove,不要用nil去代替。
本文出自:
Lua中table的長度
官方文件是這麼描述 的 取長度操作符寫作一元操作 字串的長度是它的位元組數 就是以乙個字元乙個位元組計算的字串長度 table t 的長度被定義成乙個整數下標 n 它滿足 t n 不是nil而 t n 1 為nil 此外,如果 t 1 為nil,n 就可能是零。對於常規的陣列,裡面從 1 到 n 放...
lua 求table長度和判斷空
local table a 判斷一 錯誤方法 if table a then 你會發現你怎麼也進不來 條件判斷始終返回false,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 相當於建立了乙個表,只不過這個表的名字是匿名的,你看不到,我們假設它叫table b 你會發現判斷條件變成了比較table a table b的記憶...
lua中獲取table長度的問題
官方文件是這麼描述 的 取長度操作符寫作一元操作 字串的長度是它的位元組數 就是以乙個字元乙個位元組計算的字串長度 tablet的長度被定義成乙個整數下標n。它滿足t n 不是nil而t n 1 為nil 此外,如果t 1 為nil,n就可能是零。對於常規的陣列,裡面從 1 到n放著一些非空的值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