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寫這個可不是為了傳授或布道哦,我寫過一些投標方案,但是總想聽聽大家是怎麼寫的,都注意些什麼。所以,兄弟我先扔塊磚,大夥兒有玉的砸過來~
前面幾天在寫乙份投標方案。連續幾天搞到晚上10:00以後,週末還搞了個通宵,昨天去投了。總算乙個包袱卸了下來,結果怎麼樣也顧不上了,大家都說:盡人事,聽天命吧。呵呵
這個方案我主要負責技術方案部分,商務部分另乙個同事負責。由於是個沒人做過的東西,所以模型、框架得自己砸破腦袋想。方案的名稱是:中小學學生學習質量監測系統。招標方明確說了,這不是題庫,這是要監測學習質量!!人家還說,關鍵在於對教育理念的理解!
在這個方案投出去了我都有很多覺得不合適的地方,但是時間實在來不及了,也怪自己沒法考慮周全。所以我總覺得,就乙個投標方案製作來說,應該至少有3個人,乙個負責商務,另兩個負責技術方案。乙個人做技術方案總是顧此失彼。兩個人可以相互討論,相互審閱,可以避免很多問題。兩個人還有分工,乙個鑽研使用者需求分析,另乙個負責技術架構。但是要相互討論,這樣起碼雖然某一部分是乙個人來寫用的確實兩個人的腦袋。
從寫的步驟上來說,一般不適宜上來就動筆。這個和寫文章一樣嘛,總得要構思一下。我想這樣應該比較合適:
(1)分析清楚業主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這個如果拿捏不准就慘了。
(2)分清楚這個系統的使用者有哪些角色。這將有助於找出業務內容。
(3)確定這個方案的產品的最終部署結構、網路結構。這是大問題,因為如果開始不考慮這些,後面再考慮會很難;
(4)確定這個方案的重點在**,因為有的重視業務模型,有的重視技術實現(這個有時很難做,而且要看評標人的背景)。
(5)討論確定投標方案的框架,這中間要特別熟讀招標要求,需要注意的地方特別畫出來。
(6)接著就瘋狂的到網上搜尋資料吧,然後根據自己的思維和框架把方案的內容豐滿起來。一般來說,很多方案都是這樣「拼」起來的,不過好的方案還是要自己花功夫在裡面。一分錢一分貨嘛!
(7)相互審閱。這一點很重要,因為這麼短的時間寫這麼多內容(還有很多內容是「拼」來的),很難保證內容「圓潤」。別人看一遍能夠找出很多顯然的毛病和問題;能夠從內容的全面性、通暢性等方面找出問題。這期間最好能再反覆閱讀招標需求。
(8)投標方案各部分合成,審閱。
(9)列印、裝訂、簽字敲章、密封。這個其實有專門的公司做裝訂的,有條件的話可以交給別人去做,因為這個過程其實還是蠻痛苦的。
從內容上看,一般包括(但不限於):
(1)概論:說一些方案書目的、專案背景等。
(2)使用者需求分析:通常會對業主的相關系統做個業務建模。
(3)系統設計:對業主的狀況做乙個解決方案,可能是乙個系統的功能設計說明,也有可能是一些設計模型。
(4)專案技術方案:對技術平台路線、相關裝置需求(技術引數)、技術架構、關鍵技術等進行說明和設計。
(5)根據需要,通常還有系統的安全解決方案、儲存方案、備份與恢復方案等。
(6)系統專案實施方案:主要包括專案計畫、質量保證計畫、配置管理計畫、售後服務計畫等等。
從技巧或注意點上看,主要有:
(1)所說方案的面上一定要說得通。
(2)多用圖,大段大段的篇文字人家不願意看,圖形能夠非常有效的幫助別人理解你的意思。
(3)排版一定要整齊、美觀。這個似乎與「技術」無關,不過,這相當重要。道理跟我們寫高考作文一樣。
唉,先寫到這樣吧,一下子想不了很多,想到了慢慢添上來,大家多來說說吧。
大家如果願意的話,我們把自己做過的一些方案改一下共享出來大家分享如何?
**:
部落格應該怎麼寫
雖然我們大部分在機房都呆了一年了,但是還是很多人對於部落格還是望而生畏,不能說是應付差事,但是總有一點一些部落格就頭疼的感覺,更有甚者,冥思苦想,最終寫出來的總是不敬人意。今天 大話 基本上都要看完了,其實對於這本書還是深有感觸的,以 大話 為題,說說部落格我們應該怎麼寫。與其抱怨需求總是在變化,不...
標頭檔案應該怎麼寫
因為乙個物件只能定義一次,能夠宣告多次,所以標頭檔案最重要的規則是只宣告,不定義 除少數物件外 而且只宣告其他檔案需要用到的物件,其他檔案不需要用到的物件沒必要在標頭檔案中宣告。當其他檔案需要用到本檔案定義的一些物件時,我們可以將這些物件寫到頭檔案中,其他檔案只要include這個標頭檔案即可使用相...
OO UML應該怎麼寫文件
最近進入乙個軟體專案的二期開發小組,每天都在看一期的需求分析 概要設計 詳細設計等等文件。結果越看越困惑,每個子系統的文件模版都不一樣,而且認認真真的看了幾遍文件,大體輪廓是明白了,可是一些具體的問題寫得非常含混不清,甚至是不知所云,看的次數越多問題越多。為了看懂文件,我決定不再糾纏於文字描述,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