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化網路的廣告效能似乎被高企了。確定的使用者群體,明晰的身份,甚至是實名使用者,通過長期的社交行為,社會化網路平台幾乎可以了解使用者的所有特徵,素描出使用者的立體具象,知道使用者的性別、年齡、所處城市、收入水平、工作、喜好、社交圈。這些似乎為精準營銷創造了無限的可能,也為社交平台獲取超乎以往的鉅額廣告收益帶來了想象空間。可實際情況卻並不如意。通使用者汽車6月份宣布取消在facebook上1000萬美元的廣告投放。facebook是這個星球上擁有最多使用者的**,超過9億的使用者。這麼多有明確剛性特徵的全球使用者不正是1000萬美元廣告費應該花費的地方?通用取消了預算的原因是facebook上廣告效果不甚理想,這一點看起來好像不太有說服力,對有明確特性的使用者投放廣告不應該取得極佳的精準營銷效果嗎?
事實上知道使用者是誰並不一定能取得精準營銷的結果,精準營銷不是使用者剛性特徵的精準,而是對使用者當下需求的精準把握,並匹配直接對應需求的產品或服務。知道使用者的年齡、性別、位置、收入與銷售達成並無直接關聯,擁有使用者並能引導他們對接品牌或產品才是營銷最終目標。使用者的剛性資料並不能確保一定能實現這個目標,僅僅是提高了可能性。
社會化網路能知道乙個在cbd上班的白領,就假定他有可能購買汽車,有可能購買筆記本,有可能進行國外度假。至於他是否真的有這樣的需求,現有的社會化網路營銷無法告訴你,因為這些假定是使用者的未來。在洞悉使用者未來這個層面,社會化網路很難做到。社會化網路重分享,使用者通過觀點、物品、消費等的分享建立共性,共性使用者聚集為群體,群體的存在又激發群體內的使用者參與更多的互動、更多的分享。所以就消費行為本身出現在社會化網路內的資訊絕大部分是過去式。
真正的精準傳播要能夠實現與使用者的零距離溝通,也就是要到使用者的心裡去,了解他們的彈性特徵,了解他們的消費趨勢和真正想法,才能精確的將產品傳遞給使用者。換一句話說,精準營銷是洞悉使用者未來一段時間內的需求,這個未來可能是一分鐘、乙個小時、一天或者更長。
這似乎將社會化網路推向了精準營銷的另一面,社會化網路沉澱過去,精準營銷卻需要洞察未來。
社會化網路要真正實現精準營銷,乙個有效的舉措是促發/匯聚使用者分享欲求,分享期望擁有的生活、物品、感情……。有兩種方式可以實現,一種是資料探勘,社會化網路內已經散落了大量的使用者欲求,但使用者並非非常直接的訴求我希望得到什麼,表達方式非常多樣,甚至非常隱蔽,例如一款新品手機推出,官微在微博上發布了一條資訊,某個微博使用者**了這條新品資訊並@給了乙個好友,很可能不是這個使用者對這款手機興趣,而是他所@的好友有意願購買類似的手機。這需要非常準確的資料探勘才能精確配對使用者需求。
一直有個疑問,螢幕前的使用者形象是因為社會化網路、碎片化的真實變得更為清晰,還是因為社會化社交形態的碎片化讓使用者變得步履匆匆、形象模糊。從邏輯上判斷,長期的社會化網路行為無法用虛假掩蓋真實,只要長期參與互動,一定會顯露個體本真。但在消費促進這個問題上必須假定使用者是陌生的、動態的,必須依託於動態資料探勘與精確資訊推送才能達成精準營銷的目標。
社會化網路 SNS 招聘的魅力和弊端
9月24日 tz按,本文中的 德卡獵頭 特指grace,maggie,lily sns 是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的簡稱,即社會化網路軟體,是web 2.0體系下的乙個技術應用架構,基於六度分隔理論運作。六度分隔理論是耶魯大學的社會學家stanley milgram於196...
社會化網路 SNS 招聘的魅力和弊端
9月24日 tz按,本文中的 德卡獵頭 特指grace,maggie,lily sns 是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的簡稱,即社會化網路軟體,是web 2.0體系下的乙個技術應用架構,基於六度分隔理論運作。六度分隔理論是耶魯大學的社會學家stanley milgram於196...
電子商務中的社會化營銷邏輯 三個成功案例的啟發
一直以來,一直是大眾眼裡的電商品牌代表,裡面經營著服飾,化妝品和3c產品等等品類,然而,近幾年,不再是一枝獨秀,電商界風起雲湧,出現了很多垂直化的電商品牌,也出現了很多同質化的電商品牌。比如,陳歐 為自己代言 的聚美優品化妝品特賣 雷軍的小公尺精心經營手機產品,也包括在大佬們的農業秀褚橙,柳桃和潘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