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險公司中,經常要看的乙個指標叫做13個月保費繼續率,這個指標的計算相當複雜,因為需要調取15個月之前承保的保單資料,然後再看當前的繳費狀況。不僅如此,對於保單來說,會有不下二十種保全操作,這些操作有多種會影響到這個指標,還有這些操作的組合,導致情況會更加複雜。
在公司中,最早的時候,這個指標是在核心系統中計算的,因為那時候公司還沒有資料倉儲系統。後來有了資料倉儲系統之後,就利用資料倉儲的能力來計算這個指標了。因為在資料倉儲中,會儲存歷史資料,而且會對那些資料進行加工處理,從而在計算繼續率的時候,可以直接取得相關的計算資料結果,而不知什麼都從頭計算。
而且這樣做帶來的好處就是,業務部門以此為準即可,不需要從各處取得資料,然後再比較。
對於公司的繼續率指標也是一樣,之前有好幾個計算繼續率的地方,每個地方的演算法都不盡相同,誰也搞不清楚哪個才是真正正確的結果,只有在資料倉儲中能夠計算之後,才有了真正統一的標準。儘管在那之後,拋棄已有的計算方式也經過了很多波折,但是隨著不斷地溝通,大家還是最終認可了資料倉儲中的演算法。
然而,最近有傳言說要在核心系統中重新計算繼續率,這絕對是一種倒退,也是核心系統開發人員的一場災難。
畢竟核心系統使用的是資料庫而非資料倉儲,計算這種統計資料並非是它的專長,就好像是拿著一把匕首去砍柴一樣,效果怎麼會好呢?而且還有可能會損害大家的積極性,就像匕首很快就會崩潰一樣。
而且,這樣做出來之後,又會有多個標準,到底哪個才是準確的呢?
另外就是嚴重違反了dry原則,既然已經有了很準確的繼續率值,那麼為什麼還需要再重新開發呢?而且這樣會帶來很大的開發成本和維護成本,誰來負責掏錢呢?
而且,現在系統的效能已經比較難堪重負了,而這種統計資料的演算法又會非常消耗資源,一旦影響到正常的業務操作,誰來承受這個責任呢?
在工作中,人要各司其職,在軟體系統中,各種各樣的系統也是一樣。
軟體測試也要文件化
最近在做乙個 的 在合成專案後,整個小組無一人重視測試階段,結果在老師的初步驗收中就out了,在步入it學習的一年多時間裡,不大不小的專案做過很多,但在展示時,普遍是bug太多而總讓開發者沮喪不已,很早老師就提醒,生命靠運動,軟體靠除錯 屢次受教,屢次失敗,我一直思考,軟體測試採取什麼樣的舉措才能達...
什麼?財務也要軟體測試?
對於小白來說,可能會有一種誤解,覺得軟體測試是由軟體測試工程師來做的。那麼是不是只有軟體測試工程師進行測試工作呢?當然不是。因為在實際測試過程中,測試人員並不止軟體測試工程師!記住我這裡說的是測試人員,並沒有說軟體測試工程師。開發人員 ui設計師 產品經理 財務都可能是測試人員。什麼?財務也是測試人...
軟體系統架構
單應用,乙個包,整合系統所有功能 集群屬於水平拓展.傳統三層架構中存在許多問題,比如業務層中不同模組占用系統資源的比例相差太大,導致占用系統資源,可以使用集群解決這類問題.在集群架構,一般由這麼乙個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反向 伺服器,它的主要任務是實現負載均衡,接收使用者請求,到目標伺服器.反向 伺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