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從《俄羅斯方塊》中悟到

2021-06-01 00:53:28 字數 1543 閱讀 2213

陰暗、死亡、悲哀 恐怖的 《俄羅斯方塊》

《俄羅斯方塊》之父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

相信大家都玩過《俄羅斯方塊》這個經典的小遊戲

,並有一段為之痴迷瘋狂的日子。這個遊戲看似簡單卻變化無窮,令人上癮,尤其是在那個遊戲資源嚴重缺乏的年代。只是,玩了這麼久的遊戲,還真不知道這個遊戲竟隱喻了如此的深意!當然,作者的理解難免牽強和偏頗,但不失為獨到了。

《俄羅斯方塊》其實反映了作者的一種***叛逆傾向。任何事物的完美——人類一直在追求的終極目標,在俄羅斯方塊中則以無縫無隙的緊密團結來隱喻這種完美(我們也可以認為作者所力求表現出的這種團結是反映人類社會)。但是,當那幾行之間的最後一塊縫隙被填滿時,這種團結——等待著他們的將是什麼呢?毀滅——甚至可以說是——徹底的消無。為什麼會如此呢?殘缺美——這是藝術上的名詞,斷臂的美神正是這一美的終極體現。而俄羅斯方塊中所要消滅的這種團結,實際上是數世紀以來一直統治著某些人頭腦的「天下大同」的思想。

「四百億人應該有相同的理念,相同的審美觀,相同的正義與**。」如果沒有記錯的話,這是《銀河英雄傳說》中某位政客的言論(大意如此,記不清了)。對於他們這些人而言,這樣是絕對有利於他們的統治的。而在現實生活中,從小便以國家教育機器對孩子們進行精神控制的國家也並不在少數,我們日常所說的「小p孩」,其實有很大一部分正是這種教育體制的犧牲品。不過更讓人吃驚的是,還有一批人竟瘋狂地支援人類的「精神大同」,他們認為這樣才能使這個地球——整個人類社會盡快統一,並得以飛速發展。而在《俄羅斯方塊》中,作者以他的**告訴了我們這種思想的唯一結局——沒錯,毀滅,只有毀滅。

文學、**

、科技、戰爭……這所有的一切都是**於人類精神上、思想上的分歧與差異,而這正是推動人類發展的原動力,「天下大同」也許會帶給我們和平與安寧,但那卻是一種令人窒息得發狂的和平與安寧。

讓我們看一下《俄羅斯方塊》之父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這個人吧。雖然沒有什麼證據,但我們有理由推測他正是以這個作品來反映自己對那個「絕對精神控制」的史達林時代的憤怒。雖然《俄羅斯方塊》的前身tetris問世乃是在2023年,早已遠離了那個恐怖的年代,但或者正是父輩的遭遇,才使得阿列克謝下定決心用這部作品來隱喻自己的思想及對那個時代的憤怒。可笑的是,愚蠢的克格勃(****委員會,蘇聯間諜情報機關)並未看出《俄羅斯方塊》中的反抗思想,並有眾多人為此遊戲而瘋狂痴迷著,不知對於阿列克謝來說,這是一種幸運抑或是悲哀呢?

方塊、長條、扭曲積木……這些不斷落下的物體不斷地構成團結體,然後在不斷地毀滅消無,構成了一種近乎永恆的迴圈,阿列克謝以這一看似平凡單調的過程默默地表現著人類的發展史,也就是「存在—錯誤—毀滅—存在」的過程,如果你一直讓這種團結存在又消失的話,那就構成了乙個在狹小空間內的永遠無法斷裂的圓環,這正是人類永遠的悲哀。

但是,如果你故意不將一行湊滿,而是使它不斷上公升的話,那結果又會是怎樣的呢?

毀滅——依然是毀滅,而且這毀滅可以說是永恆的,也就是說,在這一遊戲中,無論你付出多大的努力,最後依然無法逃離毀滅消無這一命運,這正驗證了「進化的終點便是死亡」這個古老的觀點。阿列克謝的厭世及悲觀傾向在這裡表現得淋漓盡致。可是,究竟又有多少人能看懂他在這一看似普通的遊戲中所隱含的東西呢?

當我看到幾歲的小孩和七八十歲的老人捧著手掌機為那一行一行的消失而歡欣雀躍時,心中卻會湧現出一股難以名狀的悲哀…… 人類永恆的悲哀……

俄羅斯方塊高階 AI俄羅斯方塊

前文回顧 致青春 python實現俄羅斯方塊 人工智慧大火的今天,如果還是自己玩俄羅斯方塊未免顯得太low,為什麼不對遊戲公升級,讓機器自己去玩俄羅斯方塊呢?有了這個想法之後利用週六週日兩天的時間去蒐集了大量的資料,在電腦宕機好多次之後終於將ai俄羅斯方塊實現了。所謂讓機器自己去玩俄羅斯方塊,就是讓...

俄羅斯方塊

俄羅斯方塊 tetris,俄文 是一款風靡全球的電視遊戲機 和掌上遊戲機遊戲,它由俄羅斯人阿列克謝 帕基特諾夫 發明,故得此名。俄羅斯方塊的基本規則是移動 旋轉和擺放遊戲自動輸出的各種方塊,使之排列成完整的一行或多行並且消除得分。由於上手簡單 老少皆宜,從而家喻戶曉,風靡世界。俄羅斯方塊的開發者是阿...

俄羅斯方塊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using namespace std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em a,b memset a,b,sizeof a const int sudu 40 const int dir 4 2 c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