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的一位親善大使去非洲的乙個國家,回來以後他就宣稱那裡的人是全世界最差勁的主人:海關人員板著一張臉,計程車司機態度惡劣,餐廳侍者傲慢無禮,市民不耐煩而又有敵意。
後來,這位親善大使看到一段話:「世界是一面鏡子,每個人都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像。」於是下次去那個國家時,他決定一路掛著笑容。結果竟看不到任何不高興的海關人員、計程車司機、侍者……人人都是臉掛笑容,親切友善,他這才發現,糾正別人態度最快的方法是糾正自己的態度。
有的人非常渴望友誼,但他們卻不肯向對方敞開心靈,一些人常常抱著「你不搭理我,我也不答理你」、「你不和我交朋友,我還不稀罕和你交朋友呢」的心理來為人處世,這種做法怎麼能獲得朋友的合作與幫助呢?
在人際交往中,誰都希望遇到天使般熱情善良的人給自己帶來幸運和快樂,而怕和冷漠兇惡的人打交道。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天使和魔鬼同在,有時候,善良的天使可能會變得魔鬼似的,而兇惡的魔鬼可能會像天使一般。那麼,我們該怎樣使自己多遇到一些天使而少遇到一些魔鬼呢?
把別人想像成天使,你就不會遇到魔鬼。這個經驗絕不是隨口說說的,而是建立在科學實驗基礎上的。曾有心理學家作過這樣乙個巧妙的實驗:實驗人員讓兩組參加者給同一位女士打**。告訴第一組的人說:對方是一位冷酷、呆板、枯燥、乏味的女人。告訴第二組的人說:對方是乙個熱情、活潑、開朗、有趣的人。結果發現,第二組的人與那位女士的交談非常投機,通話時間也明顯比第一組的人要長,而第一組的參加者很難與那位女士順利地交談下去,這是為什麼呢?道理很簡單,第二組的參加者把那位女士想像成是乙個幸運的「天使」,把她看作是乙個「熱情、活潑、開朗、有趣」的人,並以同樣的態度與之交往,而第一組則相反。
把別人想像成魔鬼,遇到的當然是魔鬼;把別人想像成天使,你就不會遇到魔鬼,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在人際交往中,人們都有保持心理平衡的需要。你怎麼看待別人,別人就會怎麼看待你。否則,對方就會感到不平衡。所以,如果你事先對別人有一種消極的看法,那麼,這種看法勢必會無意識地流露出來,並或多或少表現在你的語言和非語言的資訊上。而對方覺察到你發出的資訊後,也會作出相應的反應。有人曾經這樣說:你對別人的態度和別人對你的態度事實上是一樣的,我們往往能夠從別人的臉上讀到自己的表情。
每個人都希望在交際中獲得成功,都希望遇到天使,成功的關鍵在**呢?就在於調整你自己的心理和態度,用平和的心態對人。
把權力留給自己,把權力分給別人
對於與世無爭的人來說,權力是那樣的不值分文,但是當你揹負著責任的時候,權力就變成了不得不遵守的諾言。權力越大,壓力自然越大,有時候權力也會變成令人憎惡的東西。對於乙個管理者,把權力分給別人是一件很危險的事,因為你已經習慣並且能夠勝任運用你的權力,除非你遇到值得信賴的人。當然,很少有人願意一直握著權力...
在人之上,把別人當人 在人之下,把自己當人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煙。世界之大,你可以不知道全貌,但你不能無視別人的艱辛。蔡康永所說 你不能跟痛苦的人說你那個不算痛,我這個經歷才算痛。上山的人永遠不要瞧不起下山的人,因為他曾經風光過 山上的人永遠不要瞧不起山下的人,因為他們總會爬上來,一定要做好自己。生命,是一種回聲,唯有懂得...
第二章 把財富分享給別人
馬克思主義的勞動價值論是馬克思創立並完成的,包括以下內容 商品具有二重性,即價值和使用價值,使用價值是商品的自然屬性,具有不可比較性。價值是一般人類勞動的凝結,是商品的社會屬性,它構成商品交換的基礎。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等範疇,是馬克思用來說明商品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概念,深刻地揭示了商品的本質。...